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夯實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礎

近日,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就標準體系建設如何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問題,發表了《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夯實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礎》的署名文章,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體系建設的思考。

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夯實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礎

趙波: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夯實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礎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互聯網體系的核心,是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樞紐,是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的載體,正成為推動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標準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溝通的基礎,是互聯互通的前提,引領著技術和應用的創新。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體系,既是打造平臺體系的技術支撐,又是構建平臺發展生態的關鍵環節。

一、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步入規模化擴張的關鍵時期,典型應用已經顯現,龍頭企業正加快部署平臺建設。在供給側與需求側兩端發力的趨勢下,未來的發展蘊藏著無限的機會,又面臨著巨大挑戰。

一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百花齊放,關鍵標準有待統一。自《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發佈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和試點示範,支持建設43個平臺創新發展項目以及40個平臺應用試點示範,推動個性化定製、產業鏈協同、全生命週期管理等多種平臺模式的發展。北京、上海、天津、山東、廣東等20餘個地方出臺了發展工業互聯網配套措施,打造本地化標杆示範平臺。產業界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熱情高漲,具備了自下而上的內生髮展動力,呈現出推進路徑各具特色、應用模式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同時,企業對上雲安全、數據確權等方面還存有顧慮,多平臺間互聯互通、跨平臺調用的統一接口規範有待建立,平臺發展關鍵標準亟需統一。

二是平臺核心關鍵技術亟需攻克,體系化推進有待提高。工業互聯網平臺涉及供應鏈、設計、生產、服務等多方面協同,需用到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多個學科。基於複雜性和跨學科的特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技術需求非常廣泛,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平臺,攻克數字孿生、平臺管理、微服務框架、建模分析等關鍵技術瓶頸,通過建立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支撐平臺的落地實施和應用推廣。

三是平臺創新環境有待健全,融通發展新生態需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還處於市場剛起步、應用剛顯現的階段。共性技術還未提煉,技術體系還有待完善;開發與試驗環境、開源社區等同步發展,技術成果轉移及應用創新的環境還有待營造;標準、測試評估等支撐體系仍在建設,跨領域企業融通以及區域協調的格局還未打開;聯盟、企業、供應商、第三方等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還未有效對接,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協同發展的態勢還未形成。

二、標準體系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的基礎支撐

標準體系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通過全面規劃平臺關鍵標準,推動技術成果固化和轉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享,在經驗沉澱與創新發展間嫁接橋樑,充分發揮“標準化+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最大價值。

標準體系從平臺發展的核心目標出發,關注平臺建設、應用和管理各方需求,以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應用和價值提升為導向,需要匯聚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力量協同推進、共同發力。標準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可以充分識別建平臺、用平臺、管平臺三方的標準化需求,以支撐整個平臺產業鏈條的發展。通過參考架構、接口規範、互操作和可移植性等標準,可為平臺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提出技術要求;通過平臺服務規範、應用指南、等標準,可有效支撐平臺使用方的業務活動;通過平臺能力評估、治理規範等標準,可幫助其他相關方開展測試評估等活動。標準與平臺全生命週期各環節的融合,有利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技術研發、行業應用、服務創新等全價值鏈協同發展。

標準體系以系統方法論為基礎,強調整體與局部的協調,全面支撐平臺技術體系的完善和推進。基於綜合標準化的理論,標準體系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平臺架構和組件層層剖析,分析各層級的技術點與標準化需求。例如邊緣層亟待解決的設備接入、數據處理等問題,就可通過協議兼容、邊緣數據規範等標準進行統一;應用層亟待解決的工業APP開發與流通等問題,就可通過開發環境要求、產品分類分級規範等標準引導企業開展攻關。基於系統方法論構建的標準體系,即可全面瞭解平臺技術體系,又可識別關鍵核心點,引導產業加快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高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效率。

三、對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體系建設的考慮

鑑於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化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標準體系尚未健全、核心關鍵標準亟需制定的現狀,建議下一步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順應標準化改革新方向,構建兩級新型標準體系面向平臺標準化需求,構建政府主導建設和市場自主建設的兩級新型標準體系。政府側重保基本,主導制定通用性強、基礎支撐作用明顯的國標、行標和地標;市場側重提高競爭力,自主建設模式創新、行業應用以及急需解決的技術等滿足市場、創新需要的團體和企業標準;發揮兩級標準各自的優勢,互為補充,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化工作。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體系可分為基礎共性、核心技術、安全和應用服務四類具體的研製方向。基礎共性標準用於統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術語、架構,幫助各方認識和理解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技術標準用於規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設計、開發和實現,指導技術研發、測試驗證等;安全標準用於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安全防護能力,規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安全管理;應用服務標準用於指導不同應用場景、不同行業,制定有針對性的實施指南。

(二)參考架構先行,營造標準研製與平臺建設互促共進的工作格局

參考架構是理解、分析、構建新事物的方法論,也是國際國內通用的一類標準,通過從不同視角對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剖析和描述,有助於形成一致的平臺架構、指導平臺建設與使用、梳理平臺的生態關係。從美德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路徑來看,參考架構的深化應用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發力點。美德在建設平臺的同時都提出了參考架構,並基於參考架構,進一步研發用例集、指南和測試床等成果,拓展平臺應用。這種方式一方面為技術路徑和技術選擇提供參考,提高平臺建設的質量;另一方面可加速實現技術和業務框架及其解決方案的通用性,提高平臺及平臺應用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能力。參考架構先行,系統地梳理平臺的商業、技術、功能等需求,以點帶面,開拓相關技術標準和應用標準,自下而上構建和完善標準體系;同時在動態優化中,用標準反向帶動平臺建設,最終實現以參考架構為核心的標準化與平臺建設推廣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工作格局。

(三)創新標準應用服務模式,同步開展成果轉化

建立並完善以市場為主導、政府積極推進、科研單位技術支撐、企業應用實施的標準應用推廣機制,系統推進標準成果轉化和標準應用示範,實現標準與應用的協同發展。一是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試驗驗證環境,開發平臺能力、接口協議、工業APP等關鍵標準驗證和實施工具,提升標準應用的可操作性;二是在重點行業建設行業標準測試床,基於標準孵化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創新解決方案,挖掘產業價值,推動應用落地;三是定期發佈標準參考數據、標準符合性優秀案例等,營造行業的競爭對標氛圍;四是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開源生態建設,圍繞核心關鍵技術培育開源社區和項目,形成開源成果並轉化為標準,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和應用創新。

(四)加強國際標準化,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加快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國際標準化工作機制,充分利用中德等雙邊合作機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建立與德國工業4.0等對標機制。構建由政府負責政策主導、標準化組織技術支撐、產業聯盟應用推廣的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針對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化最新發展、核心標準研製等重大問題開展定期交流,全面對接國際最新發展趨勢。推動參考架構等核心基礎標準的互認,探索建立聯合測試床的新模式,將國內優秀標準化成果推向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