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何時能上3300?需要等這三筆錢“到賬”

對於近期行情,簡單說幾點。

行情從來都是資金推起來的,但資金為什麼要買?不同的資金有不同的理由。

概括起來可以認為,2月25號之前,是外資配置盤買起來的,他們錨定的是A股低估值,外資是增量,這個從北上資金流入狀況就可以看出;

2月25號開始,主要是國內機構回補+槓桿資金買入帶起來的,增量資金其實不多。

沒有增量資金,所以近期指數不漲

這三者後續會如何變化?短期會不會繼續買入?如果這三者都不買,散戶能否單獨把指數買到3200點以上?

外資層面,買入力度明確減小,龍虎榜上看,對於重點個股在不斷賣出。

外資現在的規模已經和險資、公募基金可以硬肛了,你別覺得不怕。

國內雞狗、槓桿資金方面,這裡可以看兩個數據。

上證報3月20日曾報道,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3月18日,股票基金整體平均倉位已達89.81%,較上週(截至3月11日)大幅上漲2.2個百分點。90%倉位基本是機構極限位置。

融資盤方面,場外配資無法統計,所以我們看看兩融。


滬指何時能上3300?需要等這三筆錢“到賬”


融資買入額佔當日A股成交比例,平時在8%-12%波動,牛市且政策面不壓制的行情下,例如2015年癲狂期,可以到19%。

看似兩融還有加倉空間,但放心嗨不讓你加。

放心嗨2月說,鼓勵盤活市場,融資買入額佔比從8%開始攀升;現在到了12%,放心嗨又在兩會接受採訪時說,現在“市場活躍度已經夠了”,再疊加最近各種政策,態度顯然。

散戶在A股中佔比高,力氣非常大,短期確實能主導行情。

但散戶投資者整體來看,一定是右側趨勢投資者,遵循反身性原則。

簡單來說,指數低位或震盪,散戶是不繼續加倉的,只要上漲趨勢出來了,趨勢級別越高,越猛買,永遠是一輪中長期牛市見頂時,買的最多。

結論很清晰,市場沒有增量了,這是滬指不能放量新高的直接原因。就這點量,就這些概念板塊,拆東牆補西牆,只能說維持大盤高位震盪。

滬指沒有站上3300的必要

短期滬指再度上行,唯一的可能是,出現什麼新的變量,來一筆新的買入且中期持有的資金,把市場估值水平推升到新高度。

之前我們認為,科創板7月開閘,5月開始,市場會為科創做氛圍,所以短期回調後,行情5月可能會開啟下一階段。

但這個邏輯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兩週前認為科創邏輯可以走牛,但這兩週,科創邏輯產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那就是,目前找不齊那麼多符合上市要求+足夠優質已經相對穩定盈利的企業。

如果這樣,那麼科創第一批規模,和政策重視程度,可能會有折扣。

第二,科創板對標科技股,怎樣的資金會買科技股?只靠科技股,市場能走牛市麼?

我認為,市場單靠科技股,直接開啟下一波全面指數行情,並且推動右側散戶像2015年那樣傾巢出動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只有科技股走強的時候,市場的分化行情也可以走的很順利,只不過這個行情不是全面牛市而已。

有行為原型可以複製。2013年創業板牛市,滬指就不怎麼漲。只要滬指維持2900-3100點區間3000-4000億每日成交,科創板首批完全具備發行條件,存量行情支持科技股分化炒作。

這個邏輯,可以得出一個衍生結論,那就是,滬指日成交金額3000億以上(這個數字有可能變動,但大概是這麼個意思),監管層不會放鬆對於槓桿資金的限制力度,因為監管層最大的目標是完成科創板保駕護航,3000億以上沒必要擴大市場活躍度。

由於槓桿資金往往負責行情加速階段,所以市場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難以出現類似於2月底3月初的加速上漲態勢。

等這三筆錢

如果市場想要更進一步,把滬指推上3300點+成交金額重回5000億大關,需要找一個怎樣的增量來源?

我視野裡能夠看到的,只有一個邏輯:配置盤進一步加力,配置牛到來。

中期來看,外資配置盤今年沒有走完,根據現有消息推斷,下一個增量窗口應該在6-9月。外資配置A股的動力沒有被消滅,原因很簡單:


滬指何時能上3300?需要等這三筆錢“到賬”


滬深300點位不低,但估值還是很低。只要銀行不爆雷,A股估值水平,滬指不到4000點,就繼續處於明顯低估水平。

長期來看,注意養老金、房地產市場資金轉移到股市的配置盤需求,盯住指數ETF基金份額變化即可。

但這屬於“50永遠漲”的觀察範圍了,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