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2015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477-1523-9

著者:高宇 文化作家,自由撰稿人,“宜兴青瓷制作技艺”传人,无锡江南青瓷社文化统筹;著有《瓷里看中国:一部地缘文化史》

本书提要:

这本书以“文化”为主线讲历史、讲玉。但“文化”不是简单的逸闻故事、繁文缛节。它以人的思想迭变为骨,以人的行为传承为肉,或以文字、或以心口、或以器物,代代相延。历史这部长剧,英雄也好、草根也罢,都只是龙套,“文化”才是决定它样貌的导演。本书就以这种视角解构历史,再用玉之一物,来把解构出的这个不一样的历史呈现给读者。因此,本书讲历史却不说故事,讲玉却不谈鉴定。但喜欢历史的读者,可以从中管窥历史的本相而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喜欢玉的读者,亦可以从中认识真正的玉文化而获得品玉的“眼力”。


第一章 四方皆玉:文明起点

  • 第二节 文明玉之源

一、史前“五朵金花”

三皇五帝的神秘面纱已经被我们拨开得差不多了,其实,我们甚至可以知道他们大概都是哪个史前文化里的人物,方法并不复杂:首先,根据《史记•五帝本纪》里五帝各自管辖地盘的四至,对照《水经注》、《山海经》等古代地理典籍来确定大概是现代的哪个区域;然后跟已有的考古发现进行对照,看看这个区域里有哪些史前文化;最后再用时间这个参照系一比对,也就有了结论。结论大致如下:一、三皇五帝的控制区域基本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也就是山东、河南、山西以及河北南部;二、用时间一对位,原来三皇五帝的原型都是出自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不过,我们的书面古史系统里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总是要把那些上古的正能量大人物拉扯成亲戚,并且大都是直系血亲,我们上面说过的五帝之间的关系就是明证。这样,就等于在传递着一种观念:华夏从来都是大一统的,华夏文化是一源的,因此是多么的伟大和纯正。而那些被视为在华夏文化之外的“蛮夷”,则会发配一个失败的反面教材给他们做始祖,最著名的就是被定为苗族始祖的蚩尤。这是非常错误的,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士大夫对待其他文化的颟顸态度。现代考古学已经证实,华夏文化绝不是一源的,而是多文明起源融合而成。历史也一再证明,华夏文化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也正是这种能力使它数次化险为夷,成为了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绝而兴盛者。融合才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面对其他文化的正确态度。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蚩尤 汉代画像石刻

三皇五帝时代,也就是距今4000至7000年的时期,在中国区域内有多个史前文化存在、发展,东、西、南、北、中都有。这好象又是一个准五行的分布,似乎中国文化从源起时候就跟五行有缘似的。在东边是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 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址的发现。西边是齐家文化: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大约距今3500-4500年。以甘肃省兰州一带为中心,东至陕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宁夏和内蒙古,遗址有三百多处。南边是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而命名。北边是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距今5500年前,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中央是前仰韶文化、后龙山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持续时间为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从区域来说,仰韶文化基本上等于龙山文化的河南、山西部分,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3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明确了三者的相对年代关系。

这“五朵金花”似的五个史前文化有着各自的文化特征,但有一些地方是相近或相通的。比如它们过日子靠的都是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渔猎;它们都是新石器晚期,有些进入了铜、石共用阶段但主要还是使用石器;它们的主要文化类器物遗存都是陶器和玉器;它们都形成了灿烂的玉器文化。所以在传说般的上古史里,把三皇五帝安排在这个时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应该说,探究这“五朵金花”基本就是在管窥中国文明的起源。

观察史前文化跟研究商、周以后的历史,角度和方法肯定不一样。为什么呢?很简单,没有文字。在影像技术出现以前,文字这个东西是最具可信度的,所谓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有文字记载直接研究史料就能还原历史。但反过来看,文字也可能是最不可信的,它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太大,是一把随手就可以使用的刷子,可以随意粉饰或涂鸦历史,特别是官修正史之后。有一种辩证叫做越简单的越可靠,没有文字的史前文化,只有依靠出土器物进行研究,反而更让人接近真实的文明进程,因为文字可以作假但东西不会说谎。这五个史前文化的遗物里,可以在现代当古董收藏和研究的就是陶器和玉器,这两种东西成系统、是“大件儿”的器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它们是中国玉文化和陶瓷文化的源头,因此,通过他们就可以看出文明萌芽时候的一些信息。


二、史前陶器的文明密码

想把自己的生活和对世界的看法固化下来、传递出去可能是人类的共性,也是文化的出现基础,至少全世界考古的成果都说明了这一点。在没有文字之前,这种固化和传递就一定是附着在远古先民制作和使用的重要器物上。陶器在五个文化里普遍存在而且水平不低,笔者本人除了收藏古玉之外,同时还是烧制青瓷的世家,从陶瓷专业的角度看,那个时期的一些陶器甚至在当代工艺下都难度颇大。最典型的是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即使现在,要把泥坯拉到如此之薄,并且在一千度中温窑中烧到完全不变形,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

这五个文化里的陶器分两大类,一类是仰韶式的彩陶,一类是龙山类的素色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就是按照纹饰、图案来分,那么它们一种是简单的几何纹饰类属于抽象派,另一种就是各种类似绘画的图案类。应该说最重要的文化信息是在这第二种,也就是各种彩绘的图画上。要知道这些陶器统统都是实用器,也就是日常生活用具,也就那几大类:盛水的罐子或盆;做饭的鼎或者鬲;吃饭的杯、盘、碗、盆、罐、鼎、甑等。既然是过日子用的东西,上面的图画就反应了很多当时的真实生活内容和场景,就等于是留给后人解读他们生活的密码。这很好理解,就好像上个世纪,结婚送礼喜欢送脸盆、暖水瓶类,这些东西上就一定会有双喜字或者鸳鸯鸟,这就把当时的婚俗投射到了器物上,这些原始彩陶上的绘画也一样向后世的我们传递着这些文化信息。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齐家文化双大耳彩陶罐

彩陶器上常见有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这些传递出来的大概就是他们的渔猎生活,鱼和蛙是渔的对象、鹿和鸟是猎的对象。有一个最著名的仰韶文化彩陶器很说明问题,就是国宝级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它是中国六十四件不允许出国的顶级国宝的第一件。此件彩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腹部用黑白彩绘有“鹳鱼石斧图”,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描绘鱼身轮廓。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底部有圆孔的深腹陶缸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瓮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故又被称为“伊川缸”。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构图复杂,为原始绘画艺术之珍品。所绘石斧修冶精细,绑缚规整,应为青铜时代斧钺的雏形。鹳衔鱼纹,有氏族图腾之说。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河南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目前考古界的主流意见认为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死战斗并取得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顶级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当然,主流意见并不一定是真理,史前文化的解读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只要不是被考古证明绝无可能的想法,都应该允许存在。比如这只叼着鱼的鹳与这把石斧,我们如果把它做另一种解释一样逻辑通顺,即:这个部落已经能够饲养水鸟用来捕鱼,因此鹳叼着鱼代表渔,石斧代表征伐。这个缸既然是首领的葬具,这幅画就是在记述首领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族人打鱼和打仗。当然,我们要说明的只是一个朴素的推论:因为陶器都是实用器,完全是为人服务的,它上面的文化信息必然都是反映人的物质生活。因此,原始陶器必然代表着物质层面的文明源流,且看,由它发展出来的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基本都停留在实用器上,在实用器的性质上才又由时间给它们叠加了文化内涵。


三、史前玉器的文明密码

玉器就与陶器截然不同了,不同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它的出身,一个是它的用途。我们说过,玉的发现是因为它的硬度和美,因为硬度高、磨不动而被关注,因为关注而发现了它的美:色彩漂亮;有油性;温润;有光泽;声音清越。这就意味着,玉虽然是在磨制石器的生产活动中被发现,但它一经发现一定就已经脱离了日常用品的行列。里面的逻辑很明白:其一、玉是具有多种美感的石头,而这些美感都是愉悦人心理而非直接给人的生活带来方便;其二、玉可以归入的生活用品类型就是石器,但玉的硬度决定了它的磨制要比其他石头费力得多,如果费了极大的功夫,得到的只是和其他石头一样的日常用品,显然是一种不可理喻的选择。所以说,玉从一出现就不会是一种实用器,它既不能用来渔猎、也不能用来装盛东西、更不能用来烧煮食物。那么在玉的发源时期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答案是两个:一是装饰物;一是通神之器。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江苏吴县张陵山五号墓出土崧泽文化玉环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这时候的饰物可跟几千年后我们的饰物不能划等号,别看它比我们现在的饰物鄙陋地太多,但它在当时的身价和地位可是现在饰物无法仰视的。一种饰物身价高不高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什么人能戴、二是稀缺不稀缺。说白了就是:有钱就能买的,和有钱就能买到的,都算不得高贵。从这一点说,现在的玉并不高贵,而远古时期的玉就不同了,即使只是一个拴在麻绳上的简单玉管,如果不是在部落里拥有很高的地位也不能佩戴;如果没有专人耗费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个玉管也诞生不了,这就证明了玉作为饰物的高贵。当然,说到底饰物不是日用品,不当吃不当穿,不论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护身,它给人带来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至于通神之物,那是那个时代的特有现象,部落首领也是巫师,天与巫师之间要有一些东西作为交流中介和信息寄托物,于是就选定了玉,这个话题我们在下面一章里重点来说,这里不再展开。总之,玉器在史前文化里是代表着精神层面的文明源流的,这作为一个重要基因一直贯穿着玉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十四)

红山文化玉管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