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可見吃飯是人的生存第一需求,既然如此重要,因此從古到今都得到了人們不同程度的重視,什麼能吃不能吃,什麼好吃不好吃,都有一定的講究,因為畢竟事關身體健康和花錢開消嘛。那麼,農村有句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割肉不割槽頭肉”意思是告訴人們,我們大家在買肉的時候,一定不要割槽頭肉,因為槽頭肉是不能吃的所謂“垃圾肉”,所以最好不要去吃它。槽頭肉顧名思義,就是豬在吃食時身體接觸槽頭的地方所長得肉,即豬的脖頸肉。槽頭肉看起來還不錯,價格又便宜,可是卻有許多淋巴腺淋巴結在裡面,是個藏汙納垢最多的地方,細菌病毒等,而且還有一股難聞的所謂圈騷味。因此,槽頭肉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東西,最好不要去吃它。國家關於生豬宰殺有明文規定,槽頭肉裡的淋巴是要割除後才能出售的,可是不少不法商家,依然以次充好出售,那些做肉包的商家更是廉價購買槽頭肉包包子賣出。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買魚不買鯽殼魚”意思是說,我們在買魚的時候,最好不要買小的鯽魚,因為小鯽魚的肉不多,身體就是一個空殼子,所以很不划算的。在我的老家,人們把鯽魚叫做草魚,把小鯽魚稱為“小草魚殼子”,意思是說這種魚根本吃不能什麼東西,而且刺還挺多的,稍不注意還容易被卡到,只能用它來煮點湯喝,還別說,小鯽魚煮的湯還真的挺鮮美的哩。由此可見,不是說鯽殼魚就不好,而是說買它時不值得去買而已。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隨著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營養養生和身體健康了,再也不是過去那種不得溫飽的貧窮時代,根本用不著幹為了省一點錢,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的事情了。所以,對於有害的槽頭肉,和沒有多少肉好吃的鯽殼魚,大多數人已經注意到了,在此,筆者只是想提醒一下,病從口入,在環境汙染的條件下,不少食品存在食用風險,還是請大家務必注意一些為好。您說呢?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何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