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釣魚城之戰

公元1259年9月,蒙哥在釣魚城去世。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繼承汗位,同年,高麗向忽必烈稱臣。之後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於1271年建立大元,以大都(今北京)為首都。大蒙古國也分裂為大元和四大汗國,四大汗國以大元為宗主國。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元世祖忽必烈

當時,南宋還沒有滅亡,為了征服日本,利用日本的力量從海上進攻南宋,同時掠奪日本的重金屬,特別是白銀等資源,忽必烈在派遣使者要求日本“通好”(即要求日本向大元稱臣)被拒絕後,於1274年組織了第一次對日戰爭,日本當時的年號文永,所以稱之為文永之役。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元日之戰

第一次元日之戰

交戰雙方為元日, 元朝軍隊包括蒙古軍和漢軍2萬人,另有高麗軍5600人,高麗水手6700人,以及其他被元朝控制的少數民族如契丹女真等,共約3萬人。其中蒙古人為核心,但數量不多。作戰船隻由高麗建造。

日本當時在拒絕元朝的“通好”後,以幕府為核心,聚集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10萬部隊,予以抗擊。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文永之役

1274年10月3日,元軍從高麗合浦出發,10月19日登陸日本九州博多灣,和日本軍隊展開激戰。

元軍在戰爭初期具有一定優勢,並向內陸推進,但隨著戰局的發展,逐漸處於下風,在激戰20多天後,決定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受到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第一次元日之戰

此次失敗,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元軍遠道入侵,日軍眾志成城。元軍以蒙古軍為核心,但人數並不多,而且是通過他們不擅長的海上到來,人和馬都受到很大影響,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日軍在交戰過程中,則不懼傷亡,奮勇作戰,是最終戰勝元軍的決定性因素。

二,日本地形狹小,元軍難以迴旋。眾所周知,元軍的核心是蒙古人,而蒙古人是最典型的馬上作戰,需要足夠的作戰空間進行迴旋機動,以此拖疲拖垮對手。但日本地形狹小,往往陷入近戰死鬥,不利於蒙古人展開兵力和戰術,所以損失巨大。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文永之役繪卷

三,日本民窮地乏,元軍後勤斷絕。元軍作戰的核心是以戰養戰,但日本百姓貧困,土地出產匱乏,元軍無法實施以戰養戰的策略,無論糧食還是其他作戰物資,都無法進行有效補給,最終在登陸後雖然也曾向前推進,但因為日本的抗擊和後勤的不利,又逐步縮回海灘,最終只能撤退。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四,高麗水軍真水,元軍撤退受損。蒙古是馬上民族,元軍是陸地戰士。跨海入侵日本,其海軍——其實更合適的稱呼是水軍,即水上軍隊,是字面意義上的水軍,因為並不適合海上作戰,只是渡海的水上軍隊——由高麗提供,而高麗一來貧瘠,二來不滿元軍欺壓,三來時間倉促,所以造的船隻都是質量低下,遇到風浪,就有沉船解體的風險,造成元軍在撤退中受損。這一點,在第二次元日之戰中更為明顯和致命。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弘安之役CG圖

第二次元日之戰

第一次元日戰爭失敗後,忽必烈將重點放在對南宋的作戰上,在1279年滅亡南宋之後,整合蒙古高麗和南宋力量,於1281再次發動對日作戰,日本當時年號弘安,稱之為弘安之役。

第二次對日作戰,元軍組織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水上力量(請注意,這裡依然強調的是“水上”,而不是“海上”)。包括由徵日總指揮阿刺罕帶領,從朝鮮出發的,以蒙古人為主力的4萬多作戰部隊,和5萬高麗部隊,擁有戰船900艘,稱為東路軍。由南宋降將范文虎帶領,從浙江出發的南宋投降部隊約10萬人,戰船3500艘,稱為江南軍。兩軍約定於6月在日本壹岐島匯合,東路軍主管作戰,江南軍主管戰後屯田,準備長期佔領。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文永/弘安之役

東路軍於1281年5月3日,沿第一次元日戰爭的路線出發,5月21日佔領對馬島,5月26日佔領壹岐島。因為驕傲輕敵,立功心切,不顧與江南軍匯合的約定,自行進攻九州,受阻於日本博多港的“元寇防壘”,之後的迂迴也因為日本沿海地形狹長,準備充分,不利於元軍登陸,被迫退會壹岐島,等待和江南軍匯合。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遭遇颱風的元軍船毀人溺

此時,元軍徵日總指揮阿刺罕病故,新上任的總指揮阿塔海還未抵達。7月,陣容龐大,但能力低下、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才和東路軍在次能島、志賀島匯合,因為缺乏總指揮,雙方協調出現很大問題。估計是因為爭奪指揮權和天氣原因,7月27日,元軍才終於向日本鷹島進攻,但被日本水軍(也是不具備海上作戰能力的小船)襲擾,受困於鷹島附近。8月1日,颱風來襲,元軍船毀人溺,喪師大半。只有江南軍張禧所部和也速兒所部因事先有所準備,疏導戰船,所以損失較小。張禧和也速兒率部救援落難元軍,落水的范文虎被張禧救起,最後眾部隊勉強在鷹島海灘上設置了臨時基地。

之後,雖然張禧向范文虎提出了整合部隊強行登陸的建議,但被嚇破了膽的范文虎拒絕(有膽子的話,也就不會投降元軍了),元軍開始總撤退。因為船隻損失過半,還有約10萬部隊(主要是江南軍)留在了鷹島,最後在8月7日,都被日本殲滅。

第二次元日戰爭依舊以元軍的失敗而告終,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日本九州的元寇防壘遺址

一,元軍驕傲輕敵,日本防範嚴密。

元軍東路軍在佔領對馬島、壹岐島之後,因為相比第一次元日作戰,實力大增(也是因為元代對南宋戰爭結束,可以抽出更多的蒙古部隊用於對日作戰),所以驕傲輕敵,不顧和江南軍的約定,自行發起攻擊,屢屢受挫,最終又回到壹岐島。而日本在經歷第一次元日戰爭的勝利後,一方面信心大增,內部更為團結,另一方面對元軍的第二次進攻,積極準備,整合了25萬軍隊(還不算全面動員能力),並在第一次元軍登陸的博多港不惜代價建立了“元寇防壘”,成為日本在第二次元日戰爭中挫敗東路軍登陸的關鍵。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范文虎

二,元軍指揮混亂,日本應對得當。

元軍因為總指揮阿刺罕病故,繼任總指揮阿塔海沒有及時趕到,在東路軍與江南軍,蒙古人和漢人之間,關於指揮權,發生了長時間的爭奪,延誤了時間。在遭遇颱風之後,主將范文虎(又一說當時是蒙古人忻都總指揮,范文虎只是背鍋,失敗回來後,范文虎還得以升遷。一來范文虎是南宋降將,帶的也是降兵,不可能做主,二來真是范文虎做主,那責任就應該由范文虎來承擔,不可能升遷,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籠絡南宋降臣,所以不降反升)更是沒膽再戰,匆忙撤退(不管當時誰做主,遭遇風浪撤退是肯定的)。日軍則一方面在陸地上堅決防守,另一方面派出水軍,不斷襲擾,遲滯元軍進攻,消耗元軍士氣和後勤,為後來的作戰不斷創造機遇。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三,元軍盲目進攻,日本以逸待勞。

東路軍的冒進是整個作戰的一小部分,更大的冒進是不瞭解海情,不瞭解氣候,選擇了在臺風最為頻繁的時間盲目發起進攻。同時,對日本沿海的地形也不熟悉,對登陸點的情況和日軍的準備,對海上作戰,從船隻到戰術等,都一無所知。在內部沒有完全完成整合的時候,就貿然出擊,看似氣勢洶洶,實則一再受挫。日本則堅守陸地,依託沿海,主力部隊始終處於備戰狀態,直到最後元軍遭遇颱風,撤退之後,才對鷹島殘餘的10萬元軍(主要是南宋投降後組成的毫無戰鬥力的江南軍)發起了總攻擊,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部消滅。

第二次元日戰爭失敗後,雖然忽必烈還想進行第三次對日作戰,但因為內部起義頻繁,需要鎮壓,同時大臣們對打日本這種耗費巨大,收益不好說的行為反對,一直拖到1294年忽必烈去世,最終終止了。

第二次元日戰爭,元軍規模遠大於第一次,但從戰績來說,反而還沒有第一次大,畢竟第一次還在九州博多港登陸成功,並且推進戰線,只是因為後來的後勤乏力,兵力也處於劣勢,所以才退敗回來。第二次元軍雖然聲勢浩大,但產生的問題更多,最終遭遇颱風,匆忙撤退,基本上可以說全軍覆沒。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日本人將這次颱風稱之為“神風”,這也是天佑大神庇護日本召喚“神風”擊敗元寇入侵的傳言來源。將這次勝利神秘化,精神化,造成日本有天神保佑的神秘感。實際上,每年7、8、9三個月是西太平洋颱風頻發的時期,日軍立足陸地,元軍從海上而來,遭遇颱風的威脅,元軍本來就遠大於日軍。更何況,無論是元軍東路軍壓榨高麗人搞的豆腐渣船,還是江南軍實際上至是南宋內河水師,不具備海上行駛能力,更別說抗颱風能力的平底船,都是無法抵禦海上風浪了。沉了是正常,不沉才奇怪呢。(等到後來美國人佩裡帶領艦隊來日本的時候,日本就只能被迫打開國門,到二戰美軍轟炸日本,扔原子彈的時候,也就沒有他們所謂的天照大神來保佑了。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除了送死,也沒有其他作用了。)

即使沒有颱風,日本嚴陣以待,元軍內部紛爭。江南軍以南宋投降部隊為主,沒有士氣和戰鬥力,尤其是加上范文虎個慫包指揮。東路軍驕傲輕敵,但核心的蒙古軍人數少,同樣面臨登陸地域狹小,無法展開作戰,後勤壓力巨大,等等的一系列問題,最後還是很可能無法打贏。就算當時打贏了,以日本全國之力,對20萬元朝遠征軍,依然很可能通過蠶食消耗等手段,逐漸消滅。

駁斥歷史認知誤區: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

總之,雖然元日雙方在整體實力上,尤其是在之前的蒙古人在歐亞大陸的一系列催城滅國的輝煌戰果影響下,大家習慣性的認為元強日弱,而且從整體上講,也確實如此。但是具體到元日之戰,元軍並沒有太多優勢,相反,元軍核心戰力對日軍是處於弱勢,各種問題頻發。最終輸在對日作戰上,也正常的很。甚至這才是正常的。

所以說,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是極為偏頗的認識。

DS北風團隊創作,鼎盛軍美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