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亂世三百年——從安史之亂到澶淵之盟(64)

這會兒由於薛婆阿那支這麼無厘頭的一鬧,大唐出兵龜茲這事兒已然成了明牌;再遮著掩著沒啥意義了。鑑於此,阿史那社爾也不偷偷摸摸了;傳令下去,唐軍兵分五路,大張旗鼓的進軍。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翻翻那會兒的地圖,能發現龜茲國一個很好玩兒的特點;那就是國土面積大,城市散的很開。這其實也好理解,龜茲佔的地盤兒是天山山脈以南的塔里木盆地,這地方兒換個名稱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那可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瀚海。不過在沙漠中,有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依託每個綠洲,人們便建起一座座城市(叫城鎮其實更合適點兒)。地貌特徵決定了,這種綠洲城市的規模不可能建成跟帝都、魔都一樣宏偉浩大,出門兒辦個事兒,辦事兒5分鐘、路上倆小時。換句話說,這些綠洲城市,也就不可能駐有多少軍隊。

唐軍十幾萬人,雖說分成五路稀釋了不少;可每一路少說也有兩萬多人;決戰,人手少了點兒,可是掃蕩這些綠洲足夠了。因此唐軍的進軍速度非常快,三下五除二便打到了距龜茲王城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3百餘里的磧口。在此處,曾經分散作戰的唐軍重新攥成一個拳頭;阿史那社爾下令,以伊州刺史韓威所屬的1千多騎兵為遠征軍尖刀上的刀尖,驍衛將軍曹繼叔為後援,大軍依次前進,目標伊邏盧城;途中尋機與龜茲軍決戰(“社爾進屯磧口,去其都城三百里,遣伊州刺史韓威帥千餘騎為前鋒,驍衛將軍曹繼叔次之。”)。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從磧口到伊邏盧城,中間還有一個去處,唐軍要花點兒力氣,這便是多褐城;因為此時,龜茲王訶利布失畢已親率5萬大軍駐守於此,嚴陣以待。

這坎兒可不好過。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分人;比如在韓威眼裡,訶利布失畢和他那5萬人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一到多褐城,韓威連準備都沒做,帶著他的騎兵團便向龜茲軍發起了衝鋒。

這可給訶利布失畢氣著了,日你先人闆闆,你全軍而來,懼你三分也就罷了;你就一千多人也敢上門兒挑事兒;你這也太不拿豆包當乾糧了;訶利布失畢二話不說,帶著他那5萬人傾巢而出,來找韓威玩兒命。

剛一交鋒,韓威的騎兵團便假裝不敵,慌忙後撤。訶利布失畢一看哈哈大笑,就這兩下子啊,有道是見便宜不佔王八蛋;這會兒不收拾你都對不起你!訶利布失畢傳令,部隊有一個算一個,轉入追擊。

這一追,一口氣兒追出了30多里。再抬頭看時,人韓威的騎兵又調轉馬頭回來了。

訶利布失畢定眼兒一看,不止韓威回來了,在韓威身後,唐軍曹繼叔部也趕到了;二將兵合一處,正向自己這頭兒猛撲而來。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真是不知道訶利布失畢平時是怎麼帶的兵,韓、曹二將僅僅是阿史那社爾遠征軍的前鋒;要論部隊人數,遠遠低於龜茲軍;可是,大唐騎兵一個反衝鋒,就將擁兵5萬的訶利布失畢打的大敗虧輸;而且,這一輸,還把身後的多褐城給丟了;訶利布失畢一口氣兒敗出去80多里,這才勉強收住腳步(“至多褐城,龜茲王訶利布失畢、其相那利、羯獵顛帥眾五萬拒戰。鋒刃甫接,威引兵偽遁,龜茲悉眾追之,行三十里,與繼叔軍合。龜茲懼,將卻,繼叔乘之,龜茲大敗,逐北八十里。”)。

多褐城失守,意味著龜茲都城伊邏盧城要裸奔了;這一點,訶利布失畢清楚,唐軍統帥阿史那社爾也明白;因此拿下多褐城之後,唐軍並沒過多停留,而是立即跟蹤追擊,直奔伊邏盧城而來。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雙方攻防節奏有點兒快,訶利布失畢根本來不及佈防,唐軍就追到了城外;得嘞,啥也別說了,接著跑吧;不過這次訶利布失畢可有點兒慘,僅帶走了少量騎兵。而隨著這貨出逃,伊邏盧城落入唐軍之手。

勝利來的太突然,阿史那社爾興奮之餘不失清醒;一邊命郭孝恪駐守於此,一邊調出大將蘇海政、薛萬備,集中全軍騎兵向西猛追。這一追,一直追到600裡外的拔換城,也就是今天新疆的阿克蘇(“龜茲王布失畢既敗,走保都城,阿史那社爾進軍逼之,布失畢輕騎西走。社爾拔其城,使安西都護郭孝恪守之。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帥精騎追布失畢,行六百里,布失畢窘急,保撥換城”)。

拔換城是龜茲的邊陲重鎮,地形險要,城池堅固;訶利布失畢衝進城去把門兒一關,蘇海政、薛萬備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他沒轍。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前方攻擊受挫,瞭解到戰況後,阿史那社爾親率大軍帶著攻城戰具前來馳援;此時,已是公元648年年底,天寒地凍,嚴寒的氣候唐軍攻城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破城之戰一直打了40多天,唐軍才攻破撥換城。

這次,訶利布失畢沒來的及跑脫,跟手下重臣羯獵顛一起被俘(“社爾進軍攻之四旬,閏月,丁丑,拔之,擒布失畢及羯獵顛。”)。

而隨著撥換城的陷落和龜茲王被俘,龜茲國有組織的抵抗就此結束。

不過,對於唐軍來說;正面戰場取得勝利,並不意味著戰爭徹底勝利;就在拔換城破時,龜茲國相那利成功突圍了;而且從拔換城出來後,那利午夜狂奔,一溜煙兒的逃到了西突厥。一段時間之後,那利揣著西突厥人給的錢又悄悄兒的潛回了龜茲國內。

咱前面說過龜茲的地貌特徵,是個建立在綠洲上的國家;沙漠中只要有綠洲,就有城鎮。那利當官,口碑不錯,因此他這次回來,遊走於各個綠洲之間,很快招募起一支萬餘人的軍隊。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有錢有人,接下來,那利把打擊目標瞄上了郭孝恪駐守的龜茲都城伊邏盧城。

此時,伊邏盧城外還時不時的會發生零星的戰鬥;有些不服唐軍管束的牧民、以及忠於訶利布失畢的前龜茲政府軍還會時不時的冒一下頭兒,刷一下存在感;因此郭孝恪把大營紮在城外,以便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其實,就在那利組織軍隊準備反攻的時候,唐軍的情報系統其實已經探知了;一個龜奸送來消息,那利此人深得民心,此刻流亡在外,正蠢蠢欲動;並且警告郭孝恪要提高警惕;可惜,這條情報沒能引起郭孝恪足夠重視(“孝恪營於城外,龜茲人或告之,孝恪不以為意。”)。

凡事兒它就是這樣兒,不論多大能耐的人,遇事兒不做準備,那就準備失敗吧!

郭孝恪對這種足以致命的情報喪失敏感度,後果是災難性的——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這天深夜,那利帶著招募來的1萬多雜牌兒突然出現在伊邏盧城外;而要命的事兒發生了,城中的龜茲人一見國相旗號,蜂擁而起打開了城門將其迎進城中;然後,城中大亂,龜茲人開始四處撲殺毫無準備的唐軍。

等郭孝恪發現城中大亂時,為時已晚;那利的一萬名龜茲民兵如水銀瀉地一般,已經把城中攪了個天翻地覆。

郭孝恪大驚,趕忙率1千多人從西門進入城內,來戰亂軍。

此時那利的民兵隊伍已經佔據了龜茲王宮,郭孝恪帶人奮力殺到王宮前,但是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被迫又撤出來。

本來郭孝恪打算且戰且退,先退出城,向城外唐軍主力靠攏再做打算;沒想到,就在他退到城門口時,龜茲人追上來了,一頓亂箭,將斷後的郭孝恪射殺,一同中箭身亡的,還有他的大兒子郭待詔(“城中降胡與之相應,共擊孝恪,矢刃如雨。孝恪不能敵,將復出,死於西門。”)。

插句題外話,這也就是咱前文說的,為啥郭二少敢在大非川之戰時根本不鳥名將薛仁貴的原因;那底氣,是拿老爹和大哥以身殉職換來的。

郭孝恪戰死時,城中混亂不堪,唐軍仍在繼續抵抗;這裡邊兒《資治通鑑》記載了一牛人;此人名叫崔義超,官兒不大,說白了吧,就是個庫管;此時他正帶著手底下一個輜重連負責看守唐軍的作戰物資。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城內大亂,火光四起;崔爺不明就裡,沒敢輕舉妄動。

但是,不妄動不等於不動,崔爺把手下召集到一處,弓上弦、刀出鞘,嚴陣以待。

那利進城之後,主力衝向龜茲王宮;同時也分出一部分民兵四處搜尋唐軍的補給倉庫;欸,找來找去,就找到了崔爺這兒。

叛軍仗著人多勢眾,開始猛攻倉庫;崔爺帶人與之死磕,雙方激烈多次交鋒,叛軍始終未能突入倉庫大門。

二戰時期,日軍中流行一句話,叫作“後勤也算兵,蜻蜓都能變老鷹”;意思是後勤兵在當時日軍中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當然,小鬼子最後也是吃了不重視後勤的大虧。

唐軍橫掃龜茲,國王被俘,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可一時大意,郭孝恪陣亡

其實不獨日軍,如果說拼戰鬥力,後勤兵顯然是不能跟一線作戰部隊相比的。可是,在崔爺手裡,這個平時負責站崗放哨、分發物資的二線部隊簡直生猛的一逼;硬生生的扛住了民兵的進攻;保住了倉庫中彌足珍貴的軍資(“城中大擾,倉部郎中崔義超召募得二百人,衛軍資財物。”)。

此時,同樣駐紮在城外的唐軍將領曹繼叔、韓威也得到報告,城中大亂;這兩位不敢怠慢,立即帶兵進城平叛。不過由於他們營地離城較遠,等趕到時,城裡除了像崔義超等少數地點還在唐軍手中;其餘已被那利的民兵佔領。

不過這對於曹、韓二將來說不叫事兒;在多褐城,這二位手裡只有幾千人就敢追著砍5萬龜茲正規軍;眼下那利一幫民兵,能泛起多大的浪。

果然,僅一天,曹繼叔、韓威便將那利擊敗,趕出了伊邏盧城。

戰後點點人頭,龜茲民兵被砍了3千多(“與龜茲戰於城中,曹繼叔、韓威亦營於城外,自城西北隅擊之。那利經宿乃退,斬首三千餘級,城中始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