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到底是不是青春飯?

在人們印象裡,有很多行業都是吃青春飯的。比如演藝圈,比如模特,比如空姐……再比如IT。

什麼?IT也是吃青春飯的?

IT到底是不是青春飯?

是的。有人說,搞IT的就是青春飯啊,你見過幾個40歲的程序員?

這……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這麼幾個方面來看看吧:

很累,經常加班累成狗

IT研發工作的輕鬆與否和公司、行業有很大的關聯,因為IT是朝陽產業,中國的IT產業還處於勞動力緊缺的情況,所以有很多創業公司甚至大型互聯網公司為了快速發展提倡加班文化的,所以很累。

然後就是超過30歲,加班這個問題嘛……

IT到底是不是青春飯?


30歲以後就出現瓶頸,職位很難再有提升。

有人說,30歲如果你還是個普通的開發者,那麼很可能你以後就一直這樣下去了,並且可能已走到了頭。為什麼?因為你見過35歲還在吭哧吭哧敲代碼的嗎?

但也有人認為,有上面想法的人多半是他們沒有接觸過35歲的IT工程師,不瞭解他們的工作狀態。真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工程師很少是隻做技術,不與其他人溝通,因為不可能一個人做完所有的事情,有溝通必然有管理,所以技術和管理是同步進行,項目經理也是工程師,工程師也可以做項目經理。35歲的項目經理,部門經理有很多,為什麼說會出現天花板?

還有人說:做到上面,經理或者更高級崗位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大,當然會碰到天花板。

但有人反對,因為這種理論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適用的,按照這種理論,任何行業35歲都有天花板。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隨著年齡的增加,任何一種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會閱歷增多,如果閱歷增多的程度大於你身價的增加,你就有很多機會,如果小於你身價的增加,你就會被逐漸淘汰,這是真理,而不是年齡節點論。

不信?請參考下面這三位:

IT到底是不是青春飯?

知識體系更新很快,不學習就要被淘汰。

IT行業的知識更新快,優勝劣汰也是非常殘酷,但任何人,只要走上社會,都應該向前看,不能只是停留在睡懶覺過舒服日子的學生時代,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而在IT行業,沒有被淘汰的人,都獲得了超過其他行業沒被淘汰的群體平均水平的利益。IT行業是創造神話和個人價值實現的巨大夢工廠,在中國,從來沒有哪個行業像IT行業這樣創造一批批的財富神話,製造一批批優質的社會精英。

中國IT行業發展是從90年代起來,到現在,最老的那批工程師才到40出頭。中國IT還很年輕,這批40出頭的程序員現在都是非常高的地位。所以現在還沒有老齡的程序員,大家都是人云亦云,其實都在猜測而已。

IT行業是不是吃青春飯的行業,以及程序員是不是五年十年如一日的對著電腦編程,一目瞭然。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