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爺們沒有手機如何打發時間?

五月的田野


文史工作坊,分享你身邊的有趣歷史。

提問者實在有意思。清朝王爺雖然沒有手機,但人是皇親貴胄啊,至少放今天也是個富二代啊。怎麼可能沒辦法打發時間?清朝王爺那麼多,筆者給你舉個典型的例子。醇親王奕譞,他是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

醇親王經常被分配乾的活是祈雨。被派到先帝廟宇或其他寺廟祈雨。清朝災害特別多,旱災水災時有發生。那些人也不懂天氣預報,就信這個。災這麼多,皇帝總不能老是去吧。這不就交給王爺幹了。筆者閱讀文獻時,常常不禁笑道,這種碎碎唸的活王爺負責。

<strong>


幫慈禧太后乾乾活,如頤和園修治工程。奕譞擔任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大臣,修園子為樂,沒事貪點小錢,錢不夠沒事挪用點海軍經費給頤和園。要不自打修了園子,北洋艦隊就變得可憐兮兮的,一個軍艦都沒添加,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了,哎。

王府之中城邦生活。一個王府雖然比不上紫禁城,但是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王爺有無數個寵妃,再說清代西洋各種奇奇怪怪的科學技術儀器都西學東漸來了,王爺沒事玩玩望遠鏡,找人拍拍照。都是很習以為常的。再說王爺也可以出去玩啊,尋花問柳不說,打獵騎馬最可以的吧。

閒聊宮廷趣聞或密謀。王爺也是有自己的朋友圈。遇到奇葩,或者棘手的事情,幾個王爺會在一塊對點子的。或者吐槽一些當今聖上。只不過悄悄的。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皇帝清理壞王爺,怎麼會一鍋全端,端的都是王爺大臣團伙。

這位提問者,你就不要再操著王爺沒有手機咋辦的心了!


文史工作坊


要說打發時間的“玩兒”,中國人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頭百姓,每個階層都有各自的玩兒法。

筆者小時候,那會兒窮,根本就沒見過電視,更勿論手機了。

那個時候是怎麼玩兒的呢?一個村子裡的幾十個小孩兒,大的小的全扎堆在一起。大家一到晚上就會玩兒“機器靈砍大刀”,一玩兒就是一晚上。逢年過節還會用白蘿蔔做“蘿蔔燈”,那樂趣就更多了。

那是晚上看不見的時候,白天一切都暴露在日光下,凡是目光所及,都是玩物。

在沒有“電”的時代,窮人的樂子不過是所見所處所聞罷了。那幫流著皇血的王爺們,有錢、有閒,又有皇室庇護著,他們玩兒起來,更是肆無忌憚無出其右。

看看古代的酒器就知道了,古人的閒暇生活是多麼的愜意。為了喝酒,古人制作出了爵、角、觚、觶、斝、尊、壺、卣、枓、勺、禁等等器皿。每種酒器都有對應的用途,這才是王爺們的世界。

器皿只是生活的骨架罷了,為了讓這些器皿更具血肉。古人還發明瞭飛花令、麴酒流觴等等喝酒的遊戲,這些遊戲玩一圈下來,也就是日暮西垂了。

這些個古人的“雅緻遊戲”,到了現代,可能就是電視裡的一個小片段,亦或是手機遊戲裡的某個場景。

而現在手機裡最流行的遊戲,無非兩種:一種是養成類遊戲;另一種是對抗類遊戲。這些東西都是古人玩剩下的,不過形制發生了變化罷了。

古人會養鳥、養狗、養猴子來打發時間;王爺們則會養更高級的東西,比如說獅子老虎、駱駝大象等等,以此彰顯自己的身份。

每一種動物養“活”並不難,難的是養好。比方說養鳥,就有“文百靈、武畫眉”的說法,一隻百靈鳥能調教出13種不同的調調。兩個養鳥的各自提著籠子出來,這個主兒的鳥叫聲更好聽,把那個比下去,這個就能樂一天啊!

所以啊,爸爸的快樂,當兒子的你理解不了。

當然了,王爺們的快樂都是拿錢堆的,這些錢又不需要他們自己去賺。他們每天所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玩兒,別給皇帝添麻煩就成,否則就得提前上路。

清朝的皇帝,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勤勉的皇帝了,他們每天都會上早朝。早朝又叫御門聽政,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所有的王公大臣都要到場。

皇帝的勤勉,跟著倒黴的自然是這些朝中大臣了,因為他們不能睡懶覺了呀。

由於王爺們大都住在紫禁城附近,所謂“事少活輕離家近”,王爺們每天就不需要起太早,6天起床梳洗一下就可以直接上早朝了。

早起的時候,會玩兒的王爺們,就會揣一直蟈蟈在懷裡。又下人們抬著轎子,王爺在裡邊或者眯一會兒,或者把蟈蟈往懷裡塞深一些,聽蟈蟈叫,這就怡然自得了。

走進紫禁城之後,斷然是不敢讓蟈蟈叫的。於是呢,便把裝蟈蟈的葫蘆往外掏一些,蟈蟈受了冷,便不再發出叫聲。

等到下了早朝,王爺們哼著小曲兒、盤著葫蘆往家回,這一天才算是開始。花鳥蟲魚、騎馬射箭、吹拉彈唱、八大胡同等等,這才是真正花錢的地方。

不過,王爺們玩兒的這些,就是為了玩兒個心氣兒,真要讓他們圖個什麼,倒是落了下乘被人看不起了。

因此,為了弄好這些小玩意兒,很多時候,王爺們都會親自下手去做。比方說給自己的鳥壓口啦,給蟈蟈暖翅子啦,給花剪枝啦等等。

這一天下來,哪有時間去逛窯子哦!手機有窯姐好玩兒嗎?

王爺們的玩兒法,大抵可以用於謙於老師的一段話來形容:

“我們是隻要到外地演出,當地有花鳥蟲魚市場,我們肯定扎一趟。不辭辛苦也得去玩。有時候一上午什麼都沒有,那也開心,關鍵是過程,到那兒看看當地玩兒的這個水平在什麼地方,他們玩兒的路數是什麼…”

窮有窮的玩兒法,富有富的玩兒法。王爺們有錢,自然玩兒的內容就多一些,能打發的時間也就廣一些。


祗樹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離不開的東西,一個手機加上一根無線網和充電器,就能讓人坐一天不動彈,但這樣的生活並不能提倡。古代人沒有那麼多的休閒工具,貧寒人家為了養家餬口得忙著幹活,那麼大清的王爺沒有這些生活的負擔,又是怎樣消遣度日的呢?

文玩



有言道“王爺手中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這只是北京城老百姓傳唱的清朝貝勒爺的一些出門走動的行頭,到了如今也是很接地氣兒的走進了尋常百姓手中。關於文玩,清朝最有名的藏家應該就是乾隆皇帝了,一生收藏名家字畫1300多副,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希寶帖之一,書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乾隆還在此帖上提上“神”字(乾隆的字是真不值錢,糟蹋了王羲之的名帖)。



其實作為王爺,經濟實力和資源優勢都具備收藏古玩的能力,收藏個字畫古玩是很隨意的,小到鼻菸壺、手把件、瑪瑙琉璃木頭串子,大到青花瓷器、唐三彩等陶瓷瓶子。都是王爺們熱衷的東西。有喜歡玩木頭和石頭的朋友也知道,這些東西是要盤的,那麼王爺們盤文玩也是一個不錯的消遣項目。養鳥當然不能算是文玩,但也確實是個消遣的方式,溜鳥更是個消磨時間的活,鳥兒美麗的羽毛和清脆的歌喉都是取悅於人的地方。

聽曲兒

“自乾隆南巡之後,選江南伶工,召之入京,供奉內廷,名曰‘民籍學生’。此例迄於嘉慶末年,未嘗或改。”——《清昇平署存檔事例漫抄》

清初的時候,京城盛行著崑曲、京腔,受到滿洲貴族的熱捧,常常會在皇宮裡搭臺唱曲兒,給權貴們解悶。後來秦腔入京,再一次受到了追捧,名角兒均受到王公貝勒們的喜愛,再後來四大徽班進京,掀起了京劇的熱潮,時稱“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清宮庭還專門設立了管理唱戲唱曲兒的專職機構“南府”,道光時改名“昇平署”,每年都要選出一些名角兒進宮授官。


道光之前,清庭的戲曲臺子還是相當繁榮,但道光時期,裁剪了大量戲子,很多戲份都由太監學了上臺出演,觀賞性也就大打折扣,清朝王爺熱衷於聽戲的會在府中設戲臺,請戲班子到府上表演,偶爾也會到京城的戲樓聽一聽現場版,這叫與民同樂。末代皇帝溥儀的族兄溥侗就是一個鐵桿戲迷,無奈清朝國勢衰落,這位貝勒爺為樂聽名角唱戲,不惜降低姿態,伺候名角兒譚鑫培抽大煙,王爺伺候戲子在當時也成為一段奇聞。但這裡也體現了清朝王爺對於戲曲的追捧和熱愛。

打獵

清朝每年都會組織一次皇家獵場的狩獵活動,基本上都是在秋季進行,史書稱之為“行圍”,這種皇家狩獵活動幾乎會讓所有的王公貝勒參與,陪著皇帝玩當然也是個好差事,這一行圍可不是一天兩天就結束了,基本上的週期都在20天左右,這二十天裡,皇帝管著吃喝拉撒,王公貝勒們跟著活動筋骨,運氣好了射頭鹿還有重賞,雖不在乎錢財,但樂在其中也是甚秒。

不光是皇家狩獵的時候才能打獵,被分封的鐵帽子王爺往往都有很大的一片“封邑”,自己設個方圓幾公里的獵場也是很隨意的,放一些兔子、狍子到獵場裡,沒事了叫幾個隨從就可以狩獵了。



清朝王爺們遠遠不止這些娛樂活動,作為清朝的王爺甚至比皇上還要舒服,不用太多政務纏身,每月都有高於一品大員很多的俸祿。有些王爺的府邸豪華奢靡,娛樂設施相當齊全,有些別緻的池塘花園,有著戲臺子、舞場子、棋牌室,閒暇時間裡,聽聽戲,賞賞花,下下棋,再盤盤古玩,遛遛鳥,沏一杯好茶,飲一杯美酒,比現代人只顧著玩手機要豐富太多。


棍哥觀史


去過山東蓬萊仙閣的遊客,一定會對牌匾上的“蓬萊閣”印象深刻,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某個當地書法家所提,其實這提字人大有來頭。

清入關兩百多年,在漢人文化的薰陶下,清帝王中順治、康熙、雍正都是作詩的箇中好手,在帝王的帶動下,親王、郡王們也熱愛這項高雅的活動。

在眾多“王爺詩人”中,以鐵保最為出名,鐵屬滿洲正黃旗,乾隆三十七年(1772)進士,在山東當了近十年的巡撫,鐵保能文能武,尤擅於書法,與成親王永瑆、翁方綱、劉墉一起,併成為清四大書法家。山東蓬萊仙閣上的“蓬萊閣”就是他存世的作品之一。

鐵保

傳統中國畫,書畫不分家,眾王爺中,高其佩獨創的指頭畫法,作畫時,毛筆、手指、手掌、手心都是他作畫的工具。據《清史稿》的記載“尤善指畫,嘗畫黃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將成而未起,或半起而未離石。”

還有些王爺喜好就比較特別:寧郡王弘皎喜好養菊,每到秋日雨後,府內數百株的菊花競相盛開,五彩繽紛,寧王就帶著美酒,和京城名士一起飲酒賦詩,彼此酬唱。寧郡王還擅長手作,紙扇一經寧王雕琢,則美其名曰:東園扇。一經推出,紛紛被士大夫爭相購買收藏。


還有些嗜好,則為旗人所獨有,沁王科爾具多,一到嚴冬時節,每天必吃蠍子十數只。


民國不曉生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別說清朝了,就是我們的爺爺輩們那個時代也是沒有手機的,手機在中國的普及要算到進入新世紀以後。

那麼,在沒有手機的時代,清朝的王爺們都幹啥來打發時光呢?

首選:看戲。

清軍入主中原後,為了加強統治,需要八旗王公貴族們知道一些漢族的文化,戲劇變成了重要的一部分。為此,康熙皇帝專門設立了翻譯漢人書籍的書房,翻譯了《金瓶梅》、《西廂記》等。從此整天悠閒無事的王爺們愛上了看戲,其實不止是康熙朝,不止是王爺們,整個清代,宗室親王們大多愛看戲,尤其是晚清的慈禧太后,當然,這是後話。有人曾觀察到王爺愛新覺羅·弘晈的住處看戲真是熱鬧非凡:

笙歌鼎沸間,忽見波濤滾滾而來,仙人乘槎波上,復現空中樓閣,作海屋添籌狀,真奇觀也。

清人看戲圖
晚清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也是愛看戲的王爺。

其他:逛街、喝茶、侃大山、養寵物等等。如果大家去過醇親王府就知道王爺的生活大致是什麼樣子了,王府面積非常大,裡面花花草草眾多,而且醇親王還養了一隻梅花鹿。

衣食無憂的清朝王爺們的確比較清閒,但是踏入政壇的他們可沒那麼悠閒了,比如恭親王奕訢,他要面臨很複雜的政治局面,比如慈禧太后的打壓、湘淮鬥爭、朝中軍機處南北之爭、外國列強的蠻橫等等,其日子有時候甚至是焦頭爛額。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清朝雖然科技底下,沒有現在的娛樂多,但是,那是指平民。

那些王爺是站在國家最頂層的那一撮人,他們可玩的東西太多了,騎騎馬、打打獵、養養豹子、鬥鬥雞、看看戲、逗逗蛐蛐、鬥鬥狗等等……。

再不濟,他們還可以在家中喂喂魚、賞賞花、玩玩歌姬、吃吃鴨啥的。

不說清朝,就說現在,站在世界最頂峰的那一撮人,也不太可能以手機為樂,我都懷疑他們現在還用加密古董機。

因為對那些人來說,手機只是一個通話的工具,他們可玩、可忙的太多了,區區手機之樂我估計他們根本看不上眼,更不用說和我們一樣做“低頭族”了。


崖邊釣魚10086


清朝王爺雖然沒有手機,也沒有電影電視等高科技,但找樂子的事多得很。騎馬打獵,彎弓射箭,這還算是有點出息的了。至於走雞鬥狗鬥蛐蛐,提籠架鳥等愛好是八旗王爺貝勒們日常的正事。最敗家的狂嫖爛賭,還有文雅點的,養個戲班子聽戲唱曲。連咸豐聽了程長庚的戲聽過癮了,還想給個四品官,被程長庚有自知之明的拒絕了!還有即敗家又敗身體的——吸鴉片。

一群野蠻人衝進了花花世界,眼花繚亂。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玩的都要嘗試遍,迅速腐化墜落。幾百年的鐵桿莊稼,再加上跑馬圈地佔來的,代代子孫豈不可著勁的造!


果然如此


這麼弱智的問題也好意思問出來,問問70後,80後沒有手機當年是怎麼過來的雖然那時也有電視,再不濟問問你父母50年代60年代沒有電視是怎麼過來的。


妖靜吃俺老孫一棒


王爺是身份,不是工作有的王爺上班很忙。要早晨五點上班見皇帝彙報工作,然後開會,寫報告(擔任軍機大臣的王爺),有的王爺還要上夜班三班倒(領侍衛內大臣),有的王爺要練站姿(御前大臣),有的甚至要餵馬(管理上駟院)。總之有差事的王爺都很忙,但那個時候王爺們的休閒娛樂無非琴棋書畫,騎馬彎弓,看戲聽曲。但不準私自出京不準出入茶樓酒肆。可以說絕非影視劇中的提籠架鳥走雞鬥狗,大部分是讀書習武的。


一葉小舟風雨渡


手機有什麼好玩的?玩人才日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