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来源 |

央视网

| 王永利

晚会围绕“共治共享、放心消费”为主题,重点聚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互联网消费等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进行现场直播。晚会围绕“共治共享、放心消费”为主题,由“调查专题”“消费预警”两部分组成。

调查专题依然延续晚会的一贯风格,继续揭露相关行业存在的潜规则和消费市场中存在的违法侵权行为。顺应消费提质升级要求,重点聚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互联网消费等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倡导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共同治理机制,推动形成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播出后,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收视率创新高。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彰显“共治共享”,顺应消费提质升级,廓清良好消费环境。

“3·15晚会”到今年已经是第29届,消费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刚刚过去的201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强大的拉动力。

顺应消费提质升级的要求,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在对百姓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他特别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每一道防线。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出台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3·15”晚会的主题是“共治共享、放心消费”。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汇集各方力量,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那样,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晚会聚焦传统消费市场从生产、流通、消费、售后环节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

晚会还重点曝光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同时,晚会还关注了互联网消费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不仅对那些违法企业进行曝光,还发挥了“3·15”晚会瞭望塔的作用,关注目前制度、法规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积极为完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言献策。消费者、企业、政府三者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形成全社会共管共享的氛围,有力提升了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曝光侵权黑幕,捍卫消费者权益,伸张公平正义。

节目曝光了《医疗垃圾黑色产业》,记者通过暗访河南濮阳、山东郓城、陕西西安、河北保定等多地破碎料加工厂和经销商,揭露了非法回收医疗垃圾,经简单加工制成塑料网袋的内幕。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危险的“辣条”》揭开了让小学生吃得上瘾的“辣条”不卫生的生产过程,兰考县宁远食品有限公司、欧飞辣条生产厂、湖南平江县三阳乡万古村“钧力食品”厂等,生产条件简陋,存在菌群超标等质量问题。

《缺德的智能骚扰电话》曝光了中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壹鸽科技有限公司、易龙芯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秒嘀科技有限公司等利用语音合成和机器人给消费者拨打骚扰电话的内幕。揭露声牙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探针盒子非法采集消费者的信息,利用高科技、大数据、智能化,侵害消费者权益。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资质证书岂能如此挂靠》揭露了重庆多家药店挂牌药剂师根本不用到药店上班,而是把资质证书挂靠给这些商家,聘证网、猎正网等收取中介费,医师得挂靠金。挂靠现象还出现在重庆建筑行业,这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却已形成灰色产业链条。

《不卫生的卫生用品》揭露了佰斯特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成人纸尿裤、山东郯城金得利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妇婴双用巾等,掺入回收材料霉烂“散浆”。

《售后服务套路多 明修暗骗躲不过》揭露了惠而浦、美的等售后服务商无病假修、小病大修、高价推销等坑害消费者的内幕。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闪付》曝光了消费卡存在安全漏洞,互联网银也存在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黑市买来的刷卡机,在10厘米范围内无接触就将卡上的钱刷走。

《“714高炮” 要钱更要命》曝光了小额网贷“714高炮”借款软件高额“砍头息”、暴力催收乱象。融360、安徽紫兰科技公司涉事违法侵害消费者也遭曝光。这类新型侵权方式,涉及灰色地带的软件、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恶意的催款电话、消费者的疏忽,以及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不便。这些新的违法违规行为,考验着我们治理消费环境的综合能力。

“消费预警”关注百姓消费误区和盲点

本届晚会消费预警环节在现场进行实验和检测,直观展示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消费安全风险,为消费者提供实用的消费教育和消费服务。

节目揭露了一些公司把普通鸡蛋化妆成了所谓的土鸡蛋。针对消费者追求生活品质的心理,炒作概念,投其所好,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营养专家提醒,土鸡蛋在营养元素含量上跟普通鸡蛋没有太大区别,不要被商家的宣传所蒙蔽。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电子烟到底有没有危害?科学实验证明,电子烟同样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危害并不比香烟小。

手机里的APP是否有泄密风险?节目中的试验证明,风险很大,我们的信息在不知情中就被软件后台获取,甚至被不法分子用来侵害消费者权益。少装APP软件,才是明智之举。

彰显政府监管力度,提振消费者信心。

晚会在揭露侵权真相的同时,展现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法制监督所付出的努力。

晚会后的直播《315在行动》报道了各地监管执法部门的积极响应,对被曝光的涉案企业和产品立即采取了行动,执法部门连夜调查涉事案件。

如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辣条”生产经营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深夜发文要求河南省、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严厉查处涉事企业,并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强“辣条”生产经营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15”晚会点名安徽紫兰科技,合肥辖区经侦大队已介入调查, 警方连夜带走公司负责人石经理。央视“3·15”曝光智子信息拨打骚扰电话 监管部门也已连夜核查。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医疗垃圾制造玩具的问题,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于16日一早就派出督导组赴临沂市儿童玩具生产企业督导检查。对于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将严厉打击,依法查处。

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消费主张》《财经资讯》等栏目组实施联动,对涉案企业持续展开后续追踪报道。

央视网、央视新闻和央视财经客户端都对晚会进行了直播。央视财经新媒体手机端同步视频、图文直播“315”晚会,并且自制《探秘“3·15”晚会》《“3·15”在行动—第一时间追踪曝光企业》等节目,在全国设立了8个直播点,对6路记者实时追踪,23个新闻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和阅读量以及微博话题#“3·15”晚会#阅读量4.4亿人次。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政府部门和机构共同举办的2019年“3·15”晚会,紧扣“共治共享、放心消费”这个主题,通过曝光不法企业,揭示灰色产业链,净化市场环境,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对于推动全社会弘扬正气、提振消费信心、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

“3·15”晚会为何力度如此之大?这些企业已被就地查处!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