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的83颗类星体,超级黑洞为它们提供动力

导语:来自中国台湾、日本、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遥远的宇宙中发现了83颗类星体,它们是由超大质量黑洞提供动力,当时宇宙的年龄还不到现在的10%。

科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的83颗类星体,超级黑洞为它们提供动力

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迈克尔·施特劳斯(Michael Strauss)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了解黑洞是如何在早期宇宙中形成的,以及它们有多普遍,对我们的宇宙学模型来说是一个挑战。”

这一发现大大增加了那个时代已知黑洞的数量,并首次揭示了它们在宇宙历史早期是多么普遍。此外,它还提供了关于黑洞对宇宙最初10亿年早期气体物理状态的影响的新见解。这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和日本天文台出版的五篇论文中。

在星系中心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可能是太阳的数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虽然它们在今天很普遍,但尚不清楚它们最初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以及在遥远的早期宇宙中存在着多少。当气体聚集到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上时,它就会显现出来,并以类星体的形式发光。“以前的研究只对非常罕见、最明亮的类星体敏感,因此对质量最大的黑洞也敏感。这些新发现探测了较弱类星体的数量,这些类星体由质量相当于当今宇宙中大多数黑洞的黑洞提供动力。”

科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的83颗类星体,超级黑洞为它们提供动力

研究小组使用了安装在位于夏威夷Maunakea山顶的日本国家天文台斯巴鲁望远镜上的尖端仪器“超级Suprime-Cam”(HSC)获取的数据。HSC有一个巨大的视野——直径1.77度,是满月的7倍——安装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上。HSC的研究小组在5年的时间里,用300个夜晚的望远镜观测天空。

研究小组从敏感的星状核物质探测数据中选择了遥远的候选类星体。然后,他们进行了一场密集的运动观测,用三架望远镜获得了这些候选类星体的光谱:斯巴鲁望远镜、西班牙加那利群岛La Palma岛上的Gran Telescopio Canarias、智利的双子南望远镜。这项研究发现了83颗以前不为人知的遥远类星体。研究人员发现,与调查区域已知的17个类星体一起,每立方千兆光年大约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换句话说,如果你把宇宙分成一个想象中的十亿光年的立方块,每个立方块都会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科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的83颗类星体,超级黑洞为它们提供动力

这项研究中的类星体样本距离地球约130亿光年。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是130亿年前的样子。由于大爆炸发生在138亿年前,我们实际上是在回顾时间,看到这些类星体和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它们出现在(已知的)宇宙诞生后大约8亿年。

人们普遍认为,宇宙中的氢曾经是中性的,但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最初几亿年中,当第一代恒星、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诞生时,它被“再电离”(分裂成组成质子和电子)。这是宇宙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天文学家仍然不知道是什么提供了导致再电离所需的惊人能量。一个令人信服的假设表明,早期宇宙中的类星体比以前探测到的要多,正是它们的综合辐射使宇宙重新电离。

“然而,我们观测到的类星体数量表明,情况并非如此,”1985年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天体物理学高级研究科学家罗伯特·卢顿(Robert Lupton)解释说。“我们看到的类星体的数量远不足以解释再电离现象。因此,“再电离”是由另一种能量源引起的,很可能是在年轻的宇宙中开始形成的众多星系。

科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的83颗类星体,超级黑洞为它们提供动力

斯巴鲁和HSC具有世界领先的调查能力,它们使本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发现的类星体将是一个有趣的课题,可以用现有和未来的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后续观测,”日本爱媛大学(Ehime University)前普林斯顿博士后研究员松冈义木(Yoshiki Matsuoka)说。“我们还将通过将测量到的数量密度和光度分布与理论模型的预测进行比较,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早期演化。”基于目前所取得的成果,该团队正期待着发现更远的黑洞,并发现宇宙中第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出现的时间。

HSC的合作伙伴包括来自中国台湾、日本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HSC仪器和软件是由日本国家天文台(NAOJ),科维宇宙的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卡夫里IPMU),东京大学的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KEK),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所(计画)和普林斯顿大学。日本内阁府、文部科学省(MEXT)、日本科学促进会(JSPS)、日本科技厅(JST)、东丽科学基金会、NAOJ、Kavli IPMU、KEK、ASIAA和普林斯顿大学为第一个项目提供了资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