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坠江事件需要全社会一起反思,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自10月28日发生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快要一周的时间,事件的余波还在,人们还在反思当中。


公车坠江事件需要全社会一起反思,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这件事情之所以引发了全国这么大的关注,甚至连一般很少讨论社会话题的办公室的同事们也开始纷纷议论,首选是公共交通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且遇难人数多达十几人,一个关注人民生命安全的国家,发生这样的情况能够受到广泛关注也是重要进步的表现。

其次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经历过数次戏剧性的变化,事故原因起初在网络上一开始盛传的是女性司机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还传说女司机穿着高跟鞋,不过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女司机没有任何责任。

在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很多人都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公交车本身的机械故障(比如刹车失灵),或者是司机操作不当。但调查结果出炉后,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因为一名女性坐过站,与司机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震撼的不仅仅是事故遇难的人数,还有整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够回忆起发生在公交车上的类似事情,这样的事情甚至常常发生在各个城市的公交车,

在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或许大家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此类事件的严重性。

记得前两年坐公交车的见闻,正常行驶的公交车因为避让道路上私家车而紧急踩了一下刹车,导致一位带着小孩的外地年轻妈妈不小心踩了一位大妈的脚,这下可惹了麻烦了,又是辱骂外地年轻妈妈,又是阻挡公交车正常行驶,简直是要上天的感觉,几乎是闹腾了一路。后来很多路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开始指责那位大妈,大妈最后灰溜溜的下车了。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新闻并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此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前面发生幸运的没有造成类似的严重。

悲剧发生了,需要去探讨其背后发生的原因,仅仅局限在表面原因的探讨是不够的,充分的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为就是避免类似的事情不要再次发生,同时也是对亡者最好的告慰。

一起事故的发生,其实背后都是多种因素叠加的效果。肇事的中年女性、司机、周围的乘客、公交车公司、社会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对此承担责任。

国人的很多行为常常让人感到无法理解,明明是一个成年人,但是做出的行为表现却像是一个小孩。小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爱哭,因为哭闹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类似事情的肇事者多数都是成年,甚至多数肇事者的年纪还不小。成年的哭闹不仅仅体现在这起案例中,而是是发生在社会中的各个层面。(其实我并不喜欢巨婴这个词,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类行为的人)


公车坠江事件需要全社会一起反思,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很多的国人没有个人的观念,在行为处事上基本上不会顾及到公共利益,在车上大声喧哗、做高铁时脱鞋等等,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另一方面,从很多国人的行为来看,其实多数人是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甚至是极度个人化的。甚至是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想要什么被人都得满足,否则就开始打闹。

极度个人化、不顾及公众利益,完全的自我中心是很多国人行为的背后根源。比如这起事件的公交车中年女性,坐过站了,我要你停车你就得停车,你不停我就闹,甚至还要抢方向盘。这位肇事者几乎完全不顾及公交车是公共交通工具,车上还有其他乘客的事实,当成私家车一样在坐,就算是私家车也不是想在哪里停,就在哪里停车。

周围的乘客又何尝不是呢?大家习惯于自私,习惯当一位看客,抱着看戏的心态。凡是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就是不闻不问。如果有一个乘客制止了肇事者的行为,那么结果是否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呢?

我们最终需要提高的还是公民的素质,即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的种种素质,到站停车这是现代社会的契约规则,按照基本规则去做事是一个现代公民起码的要求。我们距离及格线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大家不断的努力。

任由这种无知者无畏的行为继续上演,我们未来将会承受的会更多。

需要检讨的仅仅是公民本身吗?公共部门也是需要检讨的,如果今天没有发生如严重的伤亡,又会如何?肇事者可能被行政拘留,说服教育一番了事。那么下一个肇事者去抢夺方向盘的时候,可能变得肆无忌惮。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事件的处理,仅仅按照其后果来判断行为的性质是不足够的。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其肇事者预计到其行为并不会遭到什么严厉的处罚,才会肆无忌惮,如果我们在早期一开始就能及时的制止,事前就让这些人知道,这类的行为哪怕没有严重后果也会遭到严厉的出发,他们是否会谨慎一些?

当然事故发生之后,很多好的建议就出来了。

  • 在法律制度上能否做出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对于此类事件行为的处罚。
  • 公交车司机是否应该接受更多的培训,加强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并检验其应变机制的有效性。
  • 公交车能否为司机安装物理的隔离门,使得乘客与司机的接触变得不是那么容易,这个很多城市新配备的公交车上面基本上都有类似的设施。
  • 公交车上能否在显著位置上张贴警告标示,提醒乘客不得干扰公交车司机,否则面临刑事处罚。

... ...

当然很多的建议措施有待于我们各地公交车公司去逐步落实,将各方面制度做到最完善,最大程度减少发生类似事件的可能性。

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当你觉得不合理、违背你的常识的时候,请不要当看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