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人员少任务重,导致监管时常顾此失彼?在湖州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看来,这样的情况是不允许存在的。即使是人手不足,也要全力做好防范工作,夯实每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在对监管举措的创新中,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护航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掌中宝”链上安全数据

湖州展望天明药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员姚文伟说:

开发区的安监平台非常方便实用,直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客户端,我们在日常的巡查中就可以及时记录隐患,便于整改,而且我们记录的问题都会形成数字化档案,可以方便以后的查阅。

在另一边开发区安监局工作人员凌涛的电脑上,辖区企业隐患排查、日常工作台账、应急演练等情况一目了然,通过在线“网巡”,他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相比之前一家一家跑企业,效率提高了不止一点。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据了解,湖州开发区智慧安监信息管理平台分为企业端、政府端。企业端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方便企业建立标准化电子档案和监管部门掌握了解企业日常安全管理情况。政府端主要包括隐患排查治理、行政执法、应急资源管理等,并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为建设重点,实现隐患排查、治理、上报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覆盖区、街道、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智慧安监平台解决了企业“查什么、怎么查、谁来查”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动态监管,加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还解决了政府在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安全生产监管中“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的实际问题,大大提升了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最近系统更新过之后,使用起来更流畅了,我们不仅能及时上报工作落实情况,而且能更快地接收开发区安监局的相关工作信息”。姚文伟告诉记者。通过智慧安监平台,实现了网络监管的多个突破,安监局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后台,对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一目了然,同时通过智能派单,实现工作任务高效对接。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此外,智慧安监平台能够精准掌握责任人员巡查等工作落实情况,“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培训及演练等,现在通过这个平台,都能准确地看到,有照片还有文字记录。”凌涛打开平台,逐个翻阅着。

近年来,开发区安监局开始筹划建设全区“智慧安监”信息平台,目前系统三期开发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了“一企一档”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执法“双随机”、现场执法案件办理、安全培训报名、事故上报、村(居)信息员巡查、标准化申报、短信息平台、网上巡查线上办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共计424家企业在线注册,企业累计自查隐患10566处,整改10374处,整改率98.2%,政府实现网上实时监管。

“千里眼”盯牢安全隐患

开发区安监局工作人员尹卫利说:

电气火灾等涉电事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用电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辖区内的重点企业和重点场所都是我们需要防范的对象,推广智慧用电实际上是防患于未然。

近年来,开发区安监局开始推广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这是一种成熟的、有效的用电安全隐患监管工具,能实时在线监测剩余电流、电流、温度(导线温度及环境温度)等数据。若采集到数据异常,系统会及时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端口提醒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该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专业的分析,评估用电风险,大幅度降低火灾等涉电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程度避免电气火灾等涉电事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水平。

智慧用电系统的使用非常方便,任何用户和任何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系统网页查看和操作相应权限的内容信息,用户也可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APP客户端实现系统登录访问,一键操作和一键浏览让用电安全变得有保障。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湖州展望天明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负责人张海堂告诉记者:

智慧用电对我们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车间会经常使用大功率的生产设备,超负荷用电这些情况也都能及时反馈。

在人员密集的超市,智慧用电系统更是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之前超市里有专柜用电异常导致跳闸,这个系统警报就直接反馈到我们手机上,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湖州大润发超市沈经理说,“自从安装了这个系统,我们在用电安全方面省心了不少。”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截至目前,湖州开发区共安装该系统599套,涉及76家单位。从平台运行数据分析,剩余电流预警(漏电)约占69%,线缆电流超负荷预警约占27%,线缆温度预警约占4%。到2018年8月,累计告知用户预警2167次,其中剩余电流预警(漏电)1516次,线缆电流超负荷预警585次,线缆温度超标预警66次。预警短信发送后,主要由用户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其中由中心排查、检查等130余次,间接挽回经济损失约120余万元。

组合拳激活“安全细胞”

开发区安监局工作人员管建民说:

大力宣传和精准培训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让一线员工提高安全防范技能,让企业安全负责人强化安全意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安监局拓展了安全教育宣传的平台,主动借助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坚持每天发布宣传信息,让企业员工、普通百姓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让安全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开发区安监局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中是多措并举,通过“邀请专家辅导、送资料宣传、发放宣传品”等多种途径搞活“送教入企”,采取图片展览、集中授课、现场咨询、隐患排查等形式,将安全生产知识带到企业生产一线,让企业员工增长知识,同时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层次。与此同时,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达人”评比、应急演练比武等形式的互学互评活动,在竞争中学习和进步。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此外,引智育才、借第三方之力培训企业安全核心人才,是开发区安监局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记者了解到,如今开发区的专家库已经有了几百名专家,通过与企业的一对一服务,从制度规范、设施设备、作业环境等方面发现企业被忽视的盲点并纠正。时常奔赴在培训一线的管建民深有感触,“安监行业涉及很多方面,安监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也做不到样样精通,有了细分行业专家的帮助就不同了。他们入企指导,企业得到了全方位的点拨,便于下一步的补漏,对安监条线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2018年,开发区与湖州展望天明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全区首个“安全风险防控实训基地”,以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理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6月开始办班,分行业、分类别、分层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地市」开发区充分利用科技+网络,摸索出一套适合辖区的安全监管方式

截至目前,该基地共办班9期,培训人数300余人次,提高了企业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依托安康中心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次,培训628人,其中矿山持证培训新训13人,复训37人,危化持证培训复训87人,综合持证培训新训197人,复训294人;开展“送教入企”30余次、“现场咨询”1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演出3场次,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一线员工、普通百姓的安全意识逐步提升,增长安全常识,学习防范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