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養過孩子的肯定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不論平時有多愛自己的孩子,都有可能在孩子犯熊耍賴時,被氣的一佛出竅二佛昇天。柒七全職養娃三年了,生氣的次數數不盡數,生氣的表現也由一開始的嘶吼變成現在的淡然處之,你問我這中間經歷了什麼?我怎麼會告訴你我爬過了一座名為“情緒”的珠穆朗瑪峰呢。

說真的,柒七原本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生氣最大的表現要麼就是冷暴力要麼就是口角之爭。做了新手媽媽之後,直到七寶一歲之前應該是沒有因為生氣吼過他,畢竟一歲之前的寶寶那麼軟糯那麼可愛,怎麼可能吼呢。緊接著七寶進入兩歲,進行了第一次獨立宣言之後,彷彿正式對我進行了宣戰似的,我們母子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一言以蔽之,就是熊孩子日漸獨立的需求和老母親怕麻煩不肯撒手之間的矛盾。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有一段時間,柒七的情緒很不穩定,就跟個炮仗一樣,一點就著。尤其是七寶還是個喜歡點火的熊孩子,導致柒七很是消沉了一些時間,但一直那麼喪著自己也十分難受,於是柒七決定好好改善一下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尤其是想到別的孩子都是綻放自己的才華,萬一七寶有樣學樣,跟我一樣喜歡到處綻放自己的脾氣可怎麼辦。

痛定思痛,柒七開始走上了情緒管理的道路,且越走越遠。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實踐以及柒七自己情緒控制能力的明顯改善,柒七現在可以把自己的經歷心得分享給大家。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柒七認為,要想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緒,首先我們得能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而對自身情緒的察覺,柒七覺得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而生氣。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多媽媽都曾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生氣發火,但是有多少媽媽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是為什麼生氣嗎?就拿柒七自己來說,七寶不好好吃飯,柒七直覺就是因為他不尊重我的勞動成果,我那麼辛苦用心的準備了晚餐,結果他不好好吃就算了,還扔的到處都是,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一通生氣不可避免,但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發火真的僅僅只是因為孩子不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嗎?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第二階段:我知道我為什麼而生氣,但我就是忍不住要發火。

為什麼忍不住要發火呢?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啊。再拿吃飯這件事來說,柒七當時因為七寶吃飯這件事情搞得我們家吃飯氛圍十分不愉快,可以說每頓飯都難以下嚥。

於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柒七自己一個人認真的想了想,到底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因為七寶不好好吃飯這件事發火,僅僅因為他不尊重我的勞動成果嗎?並不是;那是因為他搞得餐廳很髒需要我額外進行打掃嗎?也不是,畢竟一歲之前各種屎尿屁都那麼過來了;那是為什麼呢?無非就是擔心他不好好吃飯導致營養不良罷了,畢竟是早產寶寶,總是想著每頓飯都能吃得多一點再多一點。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雖然想通了生氣發火的癥結所在,但柒七依然無法忍住不發火,因為當時的我覺得我這麼要求都是為了你的身體著想,你怎麼能不好好聽我的呢。

第三階段:我知道我為什麼而生氣,於是隱忍不發。

這個階段柒七覺得通常是很多媽媽當媽久了的一個狀態,畢竟一直苦哈哈的逼迫孩子也不好,而且我們很快也就能想通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特別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反而是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即使他們做的不好,我們十分看不下去,但也基本都能在發火的檔口告誡自己“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跟我無關”。就像柒七曾經做過的那樣,七寶再一次不好好吃飯時,柒七就內心默唸三遍“吃不吃飯是他自己的事情,跟我無關”。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但怎麼會一點關係都沒有呢,當媽的哪個能安心的一點都不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呢?更何況除了吃喝拉撒,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與父母有關的,隱忍不發只會將一次次的負面情緒積攢下來,終有一日將火山噴發似的洶湧而出。

第四階段:我知道我為什麼而生氣,並表達我的感受。

這個其實就是對自己情緒的接納,我們不用時刻要求自己都要成為好媽媽,不能生氣不能傷心,相反的,當我們有不好的情緒時,我們也應該告知孩子。這個其實就是對自己情緒的接納。

比如說七寶有時候玩玩具的時候會特別暴力,拿著玩具摔來摔去,這個時候柒七就會告訴他“玩具是你自己的,怎麼玩是你的事情,問題是媽媽看到你摔玩具會感到很生氣,媽媽認為我們應該愛惜自己的玩具,玩具是用來玩的,如果你想摔東西的話,可以試試扔扔飛盤,你覺得呢?”。基本上七寶聽到柒七這麼說就會收斂自己的行為,即使沒有按照柒七的提議去扔飛盤,他也會找一些其他的適合扔的東西來玩。沒錯,七寶就是一個什麼都要自己做決定的“熊”孩子。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情緒管理道阻且長,柒七當時為了能夠讓自己在一些突發情況下條件反射式的淡定處理,於是堅持不斷的記錄情緒日記,記錄包括我為什麼會生氣,並仔細回想當時是哪個點觸發了我的著火點,我生氣時都做了什麼,以及以後遇到相似的情況我該怎麼做,就是這樣一步步的堅持下來。直到現在,雖然不是每天都在記錄,但遇到有較大的負面情緒波動時,柒七依然會仔細的回想並記錄,最主要的是在冷靜的情況下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法,然後在內心不斷演練,以保證下次遇到時可以用最穩妥的方式來處理。

柒七做這些並不是想要自己多優秀,而是想讓自己和兒子幸福滿滿。俗話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話一點也不假,即使那個別人是我們的孩子。但俗話慣性坑人,生氣是在懲罰自己,難道就不生氣了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生氣,可以在被孩子搞得理智奔潰時生很大的氣,但我們要搞清楚是為了什麼而生氣,知道了問題的癥結,便可以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對一個理智而成熟的成年人來說還有什麼好生氣的呢?

為了生氣而生氣,對現在的柒七來說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願每個父母都能愉快的享受育兒生活。


每次我被兒子氣的理智崩潰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歡迎轉發評論喲~

點擊紅色關注查看更多走心好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