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話·村社制度:在城市化快速進行的時代,缺乏的正是鄉土感

村社,也稱為農村公社,是氏族公社在國家產生早期的保留形態,也是夏商周時期中國郊野的基層組織。其生產資料所有制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土地公有,耕地由村社掌握,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牧場、森林、水源和荒地等歸公共使用;另一方面,房屋、宅地、牲畜和農具等屬各個家庭私有。

在母系氏族後期,由於農業的出現,人類開始定居下來,於是按照氏族為單位形成為一些村落。陝西的半坡遺址、浙江的河姆渡遺址就是母系氏族時代的村落。在這些村落中,人們集體耕種,產品平均分配,是一種公有制形態的社會,因而叫做“公社”。到了父系氏族時代,私有制開始萌芽,家庭產生,氏族公社出現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並存的狀態。也就是所有的自然資源,包括山川、土地、森林為公有,而家庭財產為私有,包括奴隸、家畜、手工藝品等。在氏族公社後期,為了應對戰爭規模的擴大,開始出現諸多血緣相近的氏族聯合形成的部落聯盟,而部落聯盟的公共事務的物質則由各個氏族貢獻,這些公共事務包括祭祀,戰爭,管理等,這種情況下,最早的賦役便產生了

西周史話·村社制度:在城市化快速進行的時代,缺乏的正是鄉土感

貴州荔波瑤山

到了西周時候,中國的村社已經存在了5000多年的歷史,並走向了嚴密,成為西周的地方基層組織。西周時期的村社,在文獻中叫做“郊”、“遂”或者“野”,生活在村社中的農民叫做“氓”或者“野人”。一個單獨的村社都是一個血緣氏族或者血緣相近的氏族。而土地依然屬於公有,也可以說是國有,人們在土地上集體耕種。土地被分為公田和私田兩部分。公田的產品作為貢賦向上一級繳納,私田的產品,依然由村社成員平均分配。這裡的繳納貢賦也就是原始社會末期各氏族繳納的公共開支而演變成的剝削方式,如今這些貢賦成為卿大夫、諸侯國、天子得以經營國家的資源。文獻中將這種貢賦方式叫做“助”或“借”,也就是“借民力于田”,實際上是一種勞役賦稅。


在上古時代,為了方便管理,人們把土地開闢成為縱橫阡陌的樣子,因而稱為“井田制”。孟子曾設想了一種十分理想的井田形式: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孟子認為井田制是8戶居民共同耕種一塊公田,然後才回家耕種自家的私田。實際上,孟子的設想是戰國小農經濟下的產物,在西周時期,很少有單家單戶耕種的現象。

在原始社會,村社中的管理人員,最初是村社人員選舉出來的。一般都是氏族中地位較高的老人作為管理者,也可以叫做長老,在古文中有“三老”的稱呼,另外還有嗇夫、里正等管理者。進入國家階段之後,長老可能是上一級貴族選擇的。《公羊傳》曰:“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辯護伉健著為里正”。長老的職責在於管理農業生產,村社的事物和徵收賦稅。

西周史話·村社制度:在城市化快速進行的時代,缺乏的正是鄉土感

公共糧倉

西周的村社中有比較豐富的集體生活。村社中設有庠序或者校,是村民公共管理和活動的場所,兼有教化的功能。長老經常在此組織公共的活動或者進行教育活動。《周禮》載:“春秋以禮會民而射於州序”。這些建築建設為廳堂式,四面沒有牆壁,是開放式的臺榭,早在氏族時代便已經產生。在周人的文獻中記載為“明堂”。但是一般村社中的廳堂都十分的簡陋,大多數是茅草屋而已。

西周史話·村社制度:在城市化快速進行的時代,缺乏的正是鄉土感

活動場所

村社中的公共活動是豐富的。呂思勉先生曾在《燕石序札》中談到滇西地區少數民族的公社中說道:

村必有廟。廟皆有公倉,從出谷以實之。廟門左右,必有小門,時曰茶鋪,眾所集會之地也。議公事,選舉鄉、保長,攤籌經費,辦理小學皆於此。婚、喪、祝壽等事,亦於此行之。故是廟也,非尋常佛寺、道院……村之議會也,公所也,學校也,禮堂也,殯儀館也,而亦即其俱樂部也。

村社中的集體活動有祭祀、選舉長老、徵收公費、教育、舉辦婚禮、辦理喪事等等。在古代,村社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社,也就是祭祀土地神,也就是詩詞中經常出現了“社日”節。《說文解字》曰:“社,地主也”。在社祭這一天,男女齊聚,載歌載舞,殺牛羊祭祀,祈禱豐收。《淮南子》在描寫社日中寫道“今夫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為樂矣”。在祭祀完畢之後,便均分祭肉。此外,村社中重要的節日還有臘祭等。

西周史話·村社制度:在城市化快速進行的時代,缺乏的正是鄉土感

貴州朗德

但是村社中的農民生活卻是十分艱苦的。農夫們一年四季都忙於農業生產,在西周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農民集體耕種於土地上也僅僅只能保證不受飢寒威脅罷了。《詩經》中有不少的篇章詳細描寫了農民的生產活動,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七月》,裡面對農業生產的艱苦,農民生活的艱辛都進行了細節的描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這種村社制度保留的時間很長,春秋還普遍存在。戰國時代,由於鐵犁牛耕的推廣,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興起,不斷瓦解村社。但直到秦漢時代,村社依然大量的存在。秦漢以後,隨著土地私有制的不斷推廣,村社走向了消失。但是村社的的許多公共活動,節日得到了長期的保留。在唐詩宋詞中,就有大量描寫鄉村中的節日活動,如“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便是詩人們對於淳樸的鄉村生活的讚美。

西周史話·村社制度:在城市化快速進行的時代,缺乏的正是鄉土感

丹寨排莫村


在這個城市化飛速發展的年代,鄉村的公共生活基本已經消失殆盡。當我們讀到《詩經》中村社生活,讀到唐詩宋詞中的田園風俗,我們不禁對這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充滿嚮往。雖然古人的生活十分艱苦,但是至少在精神生活方面是較為充足的。現代的城市人雖然物質生活已經滿足,但是精神的空虛卻是很難滿足的。古代的村社生活中的許多風俗對我們今天依然有借鑑的意義。當我們工作繁忙之餘,去貴州雲南的一些比較原生態的村寨感受這些僅存的風俗,看到少數民族穿著民族服裝,載歌載舞,殺牛宰羊,頓時覺得生活是多麼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