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3·15中國網民互聯網消費投訴研究報告》發佈,你被“不明釦費”了嗎?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3月13日,《3·15中國網民互聯網消費投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佈。報告顯示,消費者賬戶被“不明釦費”的投訴量最多,在總投訴中佔比高達34.2%,“因軟件引起的扣費”成為主要原因。

“因軟件引起的扣費”高居投訴榜首

報告中顯示,從消費投訴類型來看,“不明釦費”的投訴量最多,在總投訴中佔比高達34.2%。什麼是不明釦費呢?報告指出主要是指消費者在不知情、未確認,或消費者完全不明何種原因的情況下遭遇了賬戶被扣費的情況。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明釦款的原因中,“因軟件引起的扣費”高居榜首,佔比達到44.1%,其次是“完全未知的扣費”佔比達到24.3%,增值業務訂購達到19.8%,遊戲達到11.8%。報告顯示,在360獵網平臺接到的“不明釦費”消費投訴中,消費者通常是在未知曉軟件收費的情況下,受了“免費下載”“試用七天”的誘惑,下載了軟件之後被提示扣費。

關於扣費方式,報告顯示“不明釦費”中最主要的扣費方式為手機話費,佔比81.3%,第三方支付佔比達到12.6%,網上銀行佔比5.4%。而“不明釦費”在00後中情況最嚴重,佔比72.8%。報告分析,這可能與00後群體網齡較短,安全消費意識相對淡薄,警惕性低有一定關係。

此外,“描述與商品不符”是僅次於“不明釦費”的第二大投訴類型。這類投訴在90後、80後、70後、60後+中佔比均較高,其中尤以60後+最多。360獵網平臺相關投訴顯示,因為互聯網消費的特殊性(消費者看不到實物,無法親身體驗),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多以商家的產品圖、宣傳圖為參考,若商家誇大宣傳或描述不準確,就較容易與消費者產生“描述與商品不符”的糾紛。

男性人均投訴遠超女性“手機數碼”最愛被投訴

報告顯示,在2018年的網絡消費投訴中,男性用戶佔7成,女性用戶僅佔3成。而在人均投訴金額方面,男性為9157元,女性為6170元,男性人均投訴金額約為女性的1.5倍。由此可見,男性已成為投訴量與人均投訴金額的“兩高人群”。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報告還揭示了男性女性投訴的具體商品。在消費投訴類型的性別分佈中,除了服裝鞋帽類男女比例各佔一半,其餘類型均以男性為主要投訴者。其中,在手機數碼這一投訴商品類型中,男性佔比最高,超8成。此外,男性在資費代扣、酒水食品、遊戲、虛擬商品等投訴中佔比也較高。而女性則在服裝鞋帽產品投訴中佔比最多,這與男性、女性日常的網購習慣密切相關。

報告最後,360安全大腦發佈了互聯網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進行網購等消費時,不僅要仔細甄別買家評價中的商品與商家宣傳的差別理性消費,同時也要從多個渠道詳細瞭解商品相關知識,對虛假宣傳、三無商品等要謹慎對待,切勿輕信商家的宣傳以免上當。在收到網購商品時應當場查驗,確認無誤後再簽收。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3·15】《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发布,你被“不明扣费”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