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聘戴科彬:城市搶人既要有大手筆,也要有小細節

01

最近一兩年,我發現國內很多地方就像一個個俊男美女一樣,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也開始刻意塑造自己的品牌。大大小小的省份或城市不但有自己的宣傳片,還有自己的宣傳口號。即使是已經名聲在外的城市,也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這背後最深層的原因,跟當地政府搶奪高品質的人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獵聘戴科彬:城市搶人既要有大手筆,也要有小細節

來自每日經濟新聞公開資料

今年8月底,我應成都媒體的邀請參加了“2017城市品牌傳播論壇”。這個論壇同時也邀請了很多知名的企業家和學者到場,非常隆重。我之前也參加過很多論壇和會議,但是這樣的論壇卻很少聽說。

獵聘戴科彬:城市搶人既要有大手筆,也要有小細節

我在成都“2017城市品牌傳播論壇”展板前留影

這次成都組織這個論壇本身就是對成都的一次大型品牌宣傳活動,加上這些知名學者和企業家的站臺,進一步加強了這次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成都這手牌打得很漂亮,也很聰明,因為把自己的城市品牌打響了,企業、人才等各種源源不斷地進入。

事實上,這一招很湊效。就在這個論壇結束後短短的幾天內,成都就捷報頻傳:9月4日,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西南分中心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9月6日,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60億建設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產業園。

其實,成都是提前為這些好事的發生做好了巧妙的鋪墊。今年7月,成都發布了《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成都將努力打造最具包容性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戶制度,鼓勵青年人才來蓉創業就業,在蓉落戶紮根。該計劃最吸引人眼球的一個亮點是:45歲及以下、本科學歷及以上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來蓉即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該計劃一出臺,就被媒體稱為"成都最強人才新政"。

02

獵聘最近發佈的《2017年二季度人崗爭奪戰及職場流動力大數據報告》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成都的人才淨流入率名列全國主要城市第三名,為5.53%,以微小的差距位居深圳之後。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的是杭州,為11.21%,在所有城市中遙遙領先。在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的前三個城市中,二線城市就有兩個。

這些數據表明,部分二線城市的對人才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某些一些城市。

隨著國內城市化的進展,近年一些重點二三線城市獲得了飛速發展,甚至在某些方面並不遜色於一線城市。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的大城市病日益暴露,人口壓力、環境問題、資源矛盾、房價高企越來越突出,落戶政策也越收越緊,這給很多中青年人群帶來沉重的負擔,而這時二三線城市正好適時出擊,開出各種優惠政策,大力吸引外地人才。

03

我們來看看今年部分二線城市是如何大方出手搶人的(以下信息綜合媒體報道):

2017年1月1日,杭州對新引進的知名高校的本科、碩士、博士應屆畢業生每人給予4-6萬不等的生活安家補貼。

2017年7月5日,鄭州市政府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放開落戶限制。

2017年8月18日,長沙對各類人才放鬆限購,在長沙工作、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和個稅、社保繳存限制。

2017年8月26日,武漢出臺近乎“零門檻”的落戶政策,宣佈爭取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房、研究制定合理的最低年薪制。

這些搶人政策無論對於人才和地方發展而言都是一樁美事。人才扎堆會造成競爭過剩,甚至對人才的浪費,也會加劇地區發展的不平衡。而要達到地區發展的平衡,除了資源配置的平衡外,就是人才分佈的平衡。這些政策為一線城市那些想要逃離的人打開了一扇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大門,也讓人才的流動更有活力。

而一線城市人才所帶來的創新理念、經驗、見識、人脈正好彌補了二線城市人才素質的短板,這些人才從一線城市流動到二三線城市,他們所焦慮的房價、資源等生活要素的壓力則會得到大大的緩解,自己的才能也能找到更凸顯個人價值的用武之地。

04

然而,從目前這些城市搶人的招數上來看,多數集中在與學歷相對應的落戶政策和生活補貼等看得見的硬性條件吸引上。這些硬件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吸引人才的軟件也是萬萬不可忽視。

城市品牌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政府出臺的政策都屬於宏觀方面的導向和支持;從微觀層面而言,城市品牌還包括當地企業的品牌,甚至涵蓋企業自身的組織和文化。這些因素對吸引人才也尤為重要。

例如,青島的風景、建築、海鮮和啤酒都遠近馳名,但是對於吸引人才而言,青島的海爾集團和張瑞敏的個人魅力要遠遠大於美景和美食。

搶人不難,最重要的是搶來的人要能留得住——是被心甘情願地留住,而不是出於生活壓力做出的無奈選擇。在鑄造城市品牌的過程中,既要有大手筆,也要有小細節,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才能最大可能留住人才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