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拉孜县党员干部以西部中心建设带动灾后重建、产业发展、精准脱贫,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达瓦在制作拉孜藏刀

一年来,拉孜县城面积增加了一平方公里,招商引资、易地搬迁、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这是拉孜党员干部创新工作谋发展的结果。如果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拉孜不会脱颖而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当前,日喀则市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创新工作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拉孜锡钦乡羊毛合作社社员在工作

创新首先要敢担当。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在机关里是犯忌的。对“老机关”来说,按惯例办最稳妥;违反常规的事,先放一放再说。但如果大家都不敢突破,都不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就很难有事业的大发展,很难有日喀则的提速跨越、换档晋位。敢于担当,说到底是敢于负责,是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值得大力弘扬。不敢担当,连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当然,组织上也要为敢担当的干部负责,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干得成事。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上海援藏项目拉孜藏鸡养殖场

其次,创新一定要遵循规律。老百姓都知道硬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观告诉人们,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社会治理、社会稳定等都有规律可循。所有的创新工作都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充分论证、遵从民意的基础上。蛮干、硬上要不得!

再次,创新一定要合法。在基层采访不难发现,有些土办法管用,但与国家法治精神相背离、甚至违反上位法。上级发话或发文,下面就照办,而没有考虑是否合法。西藏固然有特殊性,但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藏是国家战略,任何地方、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违反。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2017年6月18日,援藏一周年之际上海媒体记者与拉孜援藏干部合影

总之,今天的日喀则到了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也是退的关键阶段,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大破大立,积极作为,创新工作谋发展。

(原文刊登于2016年12月26日《日喀则日报》第二版,作者为上海援藏干部、高级记者、日喀则市委外宣办副主任田冰)

本期执行主编:

赵睿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