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鱷渡秋風

潮州城北(古城北門往北3裡)古時有一個渡頭,韓愈在這裡祭過鱷魚,因此古稱鱷渡。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鱷渡秋風

現今古渡頭已不存在,只在江邊新建了一個亭子供遊客懷古,稱為鱷魚亭。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鱷魚亭

北閣佛燈

北閣佛燈位於古城北金山東麓城牆外,毗鄰金山中學(以前可以由金山中學翻過去)。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北閣佛燈

舊北閣在解放前就被毀壞殆盡了,下面的新北閣是在80年代重新建的。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新北閣佛燈

鳳凰時雨

古鳳凰臺的由來,傳說是鳳凰山上的鳳凰不甘寂居深山老林,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 的景色,經常到這個江心綠色的沙洲棲息、遊玩。到了明末,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遊覽沙洲,愛其清靜幽雅,同時倍感潮州文風鼎盛,風物非凡,認為這裡應是傳說中鳳凰棲宿之所,絕不是老鴉投林的地方,遂把原名的“老鴉洲”改為“鳳凰洲”,並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在鳳凰洲築建一座十餘丈高的石臺,命名為“鳳凰臺”。自此,這裡成為遊人徘徊難離的名勝。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鳳凰時雨

現在的鳳凰臺是個古式臺榭建築,四角方正的亭子端立在高大的石砌臺基上,形式樸實古雅而又雄偉壯觀。中臺基上刻有“鳳凰臺”三字。原臺亭朝南處有一塊橫匾,書寫“中流砥柱”,朝北上檻題寫著“有鳳來儀”牌匾,現修復時原匾改嵌在鳳凰臺西南基壁上。這“有鳳來儀”書匾人楊寺南,是清末潮州知名書畫家。

鳳凰臺以借景著稱,潮州八景之一的“鳳凰時雨”,指的就是這裡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測的時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時節,江上奇景,千變萬化,有時薄雨疏疏,江面輕煙淡淡,帆影穿梭;遠望湘子橋,煙雨濛濛,車水馬龍,宛如海市蜃樓;仰視筆架山,輕雲渺渺,山上樓閣籠罩在薄紗之中。晴天烈日,時雨驟降,好似萬斛銀珠從天拋灑,陽光輝映雨點,又如千幅珠簾憑空搖盪,令人留連忘返,心曠神怡,疑入仙境。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鳳凰時雨

現鳳凰臺園位於潮州古城南門外的江中鳳凰洲,韓江大橋從公園上面橫跨而過。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鳳台時雨

韓祠橡木

位於潮州古城東門正東方向,與東門城樓廣濟樓隔江相望。

筆架山原名雙旌山,因形似筆架遂稱筆架山。韓文公祠位於筆架山中峰的雙旌石下。相傳韓愈貶任潮州刺史時,常登此山,築亭遊覽,並親手植下橡樹。後人敬仰韓公,將筆架山稱為“韓山”,將亭稱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軍州事丁允元認為韓公嘗遊於此並手植橡木,韓公之祠應遷建於此,所以將城南七里的韓文公祠遷至今址。

韓文公祠的建築簡樸雅緻,牆壁全是水磨磚砌成,祠內分前後二進,並帶兩廊,後進升高七尺,有石階可登,正中供韓愈塑像。祠內石柱多刻對聯,四壁環立歷代碑刻四十面,詳載韓愈貶潮史蹟和該祠興廢情況。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韓文公祠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韓文公祠

金山古松

金山古松,原名馬丘松翠。因宋末摧鋒寨正將馬發,率領潮州人民奮起抗擊元兵侵潮,後元將收買南門巡檢黃虎子為內應,攻陷潮州城,馬發“收殘率百餘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為,令妻子自縊死,發自鴆”,滿門殉節,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過程中幾遭殺盡。後人為紀念馬發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築馬發墓,並植蒼松翠柏,以喻高風亮節。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古松已老,只剩下參天古榕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古貌不復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馬公墓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金山石刻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第一山”

西湖魚筏

西湖位於潮州古城西郊城牆外,古與韓江相通,唐代與韓江切斷,呈南北向長條狀,是古城西的天然護城河。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唐肅宗乾元年間(758-759年),皇帝下詔,天下臨池帶郭處設置放生池八十一處,這西湖便是其中一處(過去西湖山麓尚刻“放生”二字,現在湖心亭南側有一池,稱為放生池)。因與西湖依傍的葫蘆山,對護衛古城有天然屏障的作用,歷代官府均重視對它的修築、浚疏。到了元代,潮州戰亂把西湖景物毀了不少。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洪武初年又因潮州大修城牆,採用去大批石塊,還把湖填了一半,稱作城壕。後來曾陸續重建一些景觀。到了清朝,因屢遭兵燹,西湖景物,又多數被毀。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還在西湖山築腰城,防禦“三藩”之亂。劉進忠的反清,又使西湖變成挖壕溝、圍柵欄、設炮臺的兵家要塞。到了民國時更被軍閥洪兆麟佔為私家園——“洪園”。故有人把西湖的簡史概括為:始於唐、著於宋、毀於元、盛於明、蕪於清,民國不清不明,於今湖綠波平。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潮州西湖

湘橋春漲

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也與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解放前夕廣濟橋已是殘破不堪,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臺式橋樑。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2003年10月,廣濟橋開始進行全面維修,總體按明代風格為修復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2007年竣工。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07年完工的湘子橋(也稱廣濟橋)

龍湫寶塔

真正的龍湫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塔址位於城北面北閣佛燈正對的江心小洲,塔下有蔥鬱繁茂的樹林,有雅緻幽靜的寺院,與四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乾隆年間古人的描述)。清嘉慶年間由於年久失修且河床上升,龍湫塔被洪水沖毀。

因此,現在能看到的所有有關龍湫寶塔的照片,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龍湫寶塔,而是位於涸溪橋旁,與鳳凰臺隔江相望,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鎮水雙塔之一的“鳳凰塔”(雙塔另外一塔是位於江東鎮的三元塔)。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這個其實是鳳凰塔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鳳凰塔

潮州八景是哪八景?新舊照片帶你穿越

民國初年大地震被毀掉頂層的三元塔

潮州八景的古建築在歷史風雨中已基本消亡殆盡,但其遺留下來的歷史人文氣息卻在古城巷陌之間口口相傳,令人神往。下一篇小編將向大家展示“怎樣半天窮遊潮州八景”,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