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味道:醃篤鮮

若論飲食之道,北方人是不及南方人的,無論八大菜系還是四大菜系,北方都居少數。就連小吃,也是南方各地的更加品種多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食材的多寡,南方氣候溫潤,物產豐饒,天時地利都優於北方,加之以南方人往往比北方人更加細膩,琢磨起吃食來會更加精細,這一點,北方人不服不行。

春節過後,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尤以北方為最,越冬的老三樣已近尾聲,大白菜開始燒心發乾,一棵大白菜剝來剝去,就剩下個白菜心兒;蘿蔔糠了,吃在嘴裡像嚼棉花套;土豆長芽兒,發芽的部分剜掉、沒剩多大點。春夏的蔬菜還接不上茬口,擱在過去,餐桌上是比較慘談的。好在時下,地球已經成為個大村子,作為其中一個自然村村民的中國人,互通起有無來,便利了許多,加上到處是溫室大棚蔬菜,餐桌上再無虞沒有青菜可吃。想踐行不時不食的古訓,也是枉然。再怎麼著,北方也還是不如南方方便。

春天的味道:醃篤鮮

春天第一筍:雷筍

前天,兒子從網上買來一堆產自福建武夷的雷筍,價格並不貴,加上快遞費,七八塊錢一斤。此物頭天從地裡挖出來,翌日北京人就能大快朵頤,現代社會的人們,不必再羨慕一騎紅塵妃子笑了。

雷筍的學名叫做雷竹筍,又叫做雷公筍、早園筍、雷筍,據說每年的二月初立春時分,當第一聲春雷響起的時候就破土而出,我想即使春雷沒響,那筍子也照樣耐不住地下的寂寞與黑暗。這是一年之中最先上市的品種,出筍期長達兩三個月,此筍身材修長,出肉率高,味道鮮美,甘甜脆嫩,營養豐富,誠為度春荒的不二之選。

竹筍是個好東西,《詩經》說“加豆之實,筍葅魚醢。其籟伊何,惟筍及蒲。”可見,中國人食用竹筍,至少也得有兩三千年歷史。清代的李漁更是把竹筍提升到“至鮮至美之物,蔬食中第一品”的高度。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利水道等功效。而且還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還能夠預防腸癌。竹筍乾鮮皆宜,葷素皆可,的確是“百搭菜”、“逢人配”。現代人的確應該多吃竹筍,不必怕變成熊貓,人家的主食不是這個。

春天的味道:醃篤鮮

雨後春筍破土而出

冬天蟄伏在土裡的是冬筍,春天,第一個迎接春風春雨是春筍,鹽漬、晾曬後的是筍乾,經過煮烤、汁水浸泡的是玉蘭片……,豬肉與竹筍的組合,更使人不俗不瘦。

翻檢冰箱,發現春節存留的鹹肉、火腿、豬蹄,於是,晚餐桌上便有了一道江浙名菜,醃篤鮮。

春天的味道:醃篤鮮

金華火腿

此菜源自安徽,醃篤鮮是上海人的叫法。這三個字十分精彩精到,簡潔明快地說出了這道菜的全部特點。首先是醃,即鹹肉,這是江南極為普通的醃豬肉,鹹鮮的豬五花肉,加上經過時間洗禮的金華火腿,色澤鮮亮,紅白分明,是春筍的最佳搭檔之一。篤字很是傳神,上海人說它就是小火慢燉,看見這個字,似乎可以聽見微火燉煮之下的砂鍋發出了“篤、篤”的冒泡聲。鮮則說明成菜的複合味道,既有鹹肉、火腿與鮮肉的三聲部合唱,又有竹筍帶來的春天氣息,它既是味覺、也是嗅覺,只能意會,無法言傳。三個字加在一起,就是一曲春之聲。

春天的味道:醃篤鮮

家鄉鹹肉

此菜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先將雷筍剝皮後削去老根,切成象眼塊,用開水滾幾滾,放一旁拿涼水浸泡,去除竹筍的苦澀味。取一口砂鍋,將切成厚片的金華火腿、家鄉鹹肉放進去,再把切成塊的蹄髈或豬腳、排骨放入鍋中,加入涼水和少量料酒、生薑片、白糖少許提鮮增味,不必加入其他調料和鹽,因為火腿與鹹肉的味道已經很鹹,水沒過食材即可。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煮一個小時,加入雷筍,再燉半個小時即可完工。端上桌來,但見竹筍不改其鵝黃嫩白之本色,鮮肉和鹹肉交織出複合的鹹香肉味,湯色乳白,裡面融合了大量黏糯的膠原蛋白,再撒入些香蔥碎,顏色與味道會更加誘人。我為了使之更加鮮美,還加入了十來粒泡發的乾貝。不僅雷筍可以製作醃篤鮮,冬筍等品類的鮮筍都可以照此辦理,同樣鮮美可口。還有的人在裡面加入些諸如胡蘿蔔、芹菜等等,使菜品色彩更豐富,也未嘗不可。

春天的味道:醃篤鮮

鹹篤鮮

一道菜消耗不掉如此多的竹筍,明天繼續,來一道春筍燒肉,肯定也是不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