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有四大水利工程,分别是京杭大运河、成都都江堰、兴安灵渠、新疆坎儿井。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杭州市京杭大运河夜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和最长的人工河。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流经浙江、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北京六个省市,全长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经过历代不断的开凿,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成都都江堰位于四川岷江上游成都灌县城西,是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父子为治理水患、造福于民,而率众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从而消除了水患,使得川西平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桂林兴安灵渠


古运河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全长34公里,开凿于公元前219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越岭运河。兴安运河之所以被称为“灵渠”,是由于其建造和设计上的科学与灵巧。公元219年,秦始皇为了适应进军岭南的需要,命令一位叫史禄的官员,主持开凿了兴安运河,使得中原的粮草能由长江,进入洞庭湖,溯香江,过灵渠,进入岭南珠江流域。灵渠的开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不仅使秦始皇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同时加速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新疆吐鲁番地区干旱少雨,农业完全依靠灌溉。当地人民在长期与干旱的自然环境的抗争中,发明了世界文明的“坎儿井”灌溉工程。它是由山脚引水的地下暗渠,联结竖井,利用自然倾斜的地势将水引出地面。这种工程避免了露出水面蒸发的缺陷,实属劳动人民应对干旱环境的一项创举。据统计,吐鲁番盆地现有坎儿井1100多眼,盆地中70%的耕地由它灌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