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过了腊月23,陕北的年味越来越浓。甘泉县下寺湾镇的李新成和刘贵琴老两口子这几天一直在张罗着过年的事儿。

腊月28,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孩子们都回家了,平时安静的农家小院顿时热闹了起来。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陕北年俗讲究,二十八,把面发。

香喷喷的饸饹,热腾腾的油糕,孩子的嬉戏欢笑,农家小院里充满了年的味道。全家团圆了,大家自然免不了要热闹一番,正所谓:老少齐上阵,全家乐淘淘。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刘贵琴一家在周围十里八乡颇有名气,这是因为他们一家是远近闻名的“文艺之家”。在刘大姐的影响下,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个个都是一把文艺好手。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刘贵琴年轻时候就酷爱文艺,可是过去日子苦,累死累活种十几亩地,一年到头日子却还是过的紧巴巴的,哪里还有条件追求自己的文艺梦呢?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延安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刘大姐一家退了耕地,在地里栽了六亩多核桃树,光景是一年比一年红火,孩子们也住进了单元楼,开上了私家车。2018年,光是老两口的收入就有四万多元。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甘泉县下寺湾镇村民 李新成 子女

爸爸,你们年轻的时候靠什么养活咱们一大家人?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甘泉县下寺湾镇村民 李新成

我们就靠种地,就在土里刨,一天就是种地劳动,那时候不在土里刨就吃不上。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甘泉县下寺湾镇村民 刘贵琴

现在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发达,我们虽然人老了,月月都有养老金,看病不要钱,娃娃上学不要钱,你看多好,我们老了还拿的手机。

现在,刘贵琴一家过上了衣食无忧,花钱不愁的好日子,可是刘大姐却还是闲不住,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物质生活是好了,可精神生活咱也不能落后。酷爱文艺表演的她要带动周围的老乡们一起唱响幸福新生活,也要圆自己年轻时候没能实现的“文艺梦”。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刘贵琴在县里注册成立了“甘泉县下寺湾镇闫家沟雪花艺术团”。作为艺术团的负责人,刘贵琴这段时间不光要张罗家里过年的一摊子家务事,还要忙着组织艺术团排练正月里的秧歌拜年节目。

【新春走基层】刘贵琴家的“年味儿”


年终岁末,辞旧迎新。刘贵琴说,自己为艺术团忙点累点就图个心里敞亮。农历大年初二开始,刘贵琴和她的雪花艺术团就要扭起火红的大秧歌,踩着幸福的节点,在新的一年里,用歌声赞美新时代,用秧歌扭出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