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過了臘月23,陝北的年味越來越濃。甘泉縣下寺灣鎮的李新成和劉貴琴老兩口子這幾天一直在張羅著過年的事兒。

臘月28,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孩子們都回家了,平時安靜的農家小院頓時熱鬧了起來。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陝北年俗講究,二十八,把面發。

香噴噴的餄餎,熱騰騰的油糕,孩子的嬉戲歡笑,農家小院裡充滿了年的味道。全家團圓了,大家自然免不了要熱鬧一番,正所謂:老少齊上陣,全家樂淘淘。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劉貴琴一家在周圍十里八鄉頗有名氣,這是因為他們一家是遠近聞名的“文藝之家”。在劉大姐的影響下,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孫女,個個都是一把文藝好手。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劉貴琴年輕時候就酷愛文藝,可是過去日子苦,累死累活種十幾畝地,一年到頭日子卻還是過的緊巴巴的,哪裡還有條件追求自己的文藝夢呢?

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延安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劉大姐一家退了耕地,在地裡栽了六畝多核桃樹,光景是一年比一年紅火,孩子們也住進了單元樓,開上了私家車。2018年,光是老兩口的收入就有四萬多元。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甘泉縣下寺灣鎮村民 李新成 子女

爸爸,你們年輕的時候靠什麼養活咱們一大家人?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甘泉縣下寺灣鎮村民 李新成

我們就靠種地,就在土裡刨,一天就是種地勞動,那時候不在土裡刨就吃不上。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甘泉縣下寺灣鎮村民 劉貴琴

現在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發達,我們雖然人老了,月月都有養老金,看病不要錢,娃娃上學不要錢,你看多好,我們老了還拿的手機。

現在,劉貴琴一家過上了衣食無憂,花錢不愁的好日子,可是劉大姐卻還是閒不住,用她自己的話說,現在物質生活是好了,可精神生活咱也不能落後。酷愛文藝表演的她要帶動周圍的老鄉們一起唱響幸福新生活,也要圓自己年輕時候沒能實現的“文藝夢”。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經過多年努力,2017年,劉貴琴在縣裡註冊成立了“甘泉縣下寺灣鎮閆家溝雪花藝術團”。作為藝術團的負責人,劉貴琴這段時間不光要張羅家裡過年的一攤子家務事,還要忙著組織藝術團排練正月裡的秧歌拜年節目。

【新春走基層】劉貴琴家的“年味兒”


年終歲末,辭舊迎新。劉貴琴說,自己為藝術團忙點累點就圖個心裡敞亮。農曆大年初二開始,劉貴琴和她的雪花藝術團就要扭起火紅的大秧歌,踩著幸福的節點,在新的一年裡,用歌聲讚美新時代,用秧歌扭出對來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