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Empower

第二十一回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赵楠

赵楠,京剧脸谱绘制传人,自幼随父学艺,研究舞台脸谱理论知识及工艺脸谱的制作绘制。父亲赵永岐,“京剧脸谱绘制技”艺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刘曾复先生,著名京剧史论研究者。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非遗星球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我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京剧脸谱绘制这门传统手艺。

1

欧洲著名歌剧《猫》里,通过涂抹,演员们把自己化身成一个猫族;非洲妇女喜欢在脸上点缀些彩色图案;古代法师祭司也常用些夸张的颜料装饰自己那张朴素的脸,好像这样的自己更神秘传奇。

人们都喜欢把自己涂抹的“五彩斑斓”,中国人更甚,“涂抹”的巅峰在中国,“京剧脸谱”把涂抹的艺术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可以说,有了中国京剧脸谱,脸部彩绘这件事就变成了一项学术研究。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京剧脸谱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着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融合昆曲、秦腔、民间曲调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经过多年的变化,最终在光绪时代形成了如今的京剧。

伴随京剧的出现,脸谱慢慢发展为一种独立艺术,早期的脸谱非常粗糙,就是清宫戏画里的那种,当时能获取色彩的渠道单一,有限的颜料选择极大限制了面部彩绘的精致表现,以至于当时做出来的面具,远远配不上“精美”二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随着化妆手段越来越丰富,脸谱的种类才跟着多起来。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定军山》中夏侯渊的扮演者钱金福

除了化妆技艺的进步,“戏痴”的出现,也帮助“脸谱”步步高升。近代有个京剧演员叫钱金福,他是昆曲科班、四箴堂科班出身,跟着当时有名的双寿、祟富贵学戏,后来昆曲没落,成为京剧演员,这个人不仅功底深厚扎实,而且对脸谱非常痴迷,有深入研究,他相信构画能体现人物性格。在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他演的夏侯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重新设计的的脸谱更加细致,别具一格,即使是现在演员还沿用他夏侯渊的照片,他的脸谱有“天下一品”的美称。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我父亲的老师是著名京剧史论研究生者刘曾复先生,刘先生当年常常向钱先生学习,他父亲当年是文人,非常喜欢看戏,家里条件又很好,小的时候,刘曾复就跟父亲一起出入戏院,时间长了,就在各个名角中间混了脸熟,那时候,刘曾复年纪又小,大家不忌讳他,也乐意说一些戏剧表演的东西,就这样,自己慢慢走上京剧这条路。刘曾复向钱金福先生学习脸谱后,他发现脸谱里边儿的一些门路、设计理念很有意思,在“师傅领进门”之后,他开始钻研“个人的修行之路”,对脸谱有了更深的认识,关于脸谱怎么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脸谱的这个位置,怎么勾了、怎么设计,如果说钱金福让京剧变的更精致,刘曾复则让脸谱的传承更有序,将当年各流派脸谱整理出版,供后人研读。

2

京剧一步步演变发展,发展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样。那些涂脂抹粉不过量,常画“淡妆”的脸谱,一般就是“生”或者“旦”,行话叫“俊扮”、“素面”或者“洁面”。图案复杂的,叫“花脸”,这个很好理解,有意思的是,重施油彩的那些脸谱却被叫做“净”,相比之下,“净行”和“丑行”面部图案都相对复杂。后来,戏曲中的脸谱,干脆指“净”的面部绘画。“丑”应该是最常见的,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这个人物就是个“小花脸”了。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等,脸谱抓住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和生理特征,最终又反映在脸谱的色彩、线条、纹样和图案中。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夸张的色彩表现把人物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红色代表钟永正,黑色代表包公,代表了刚正不阿,金银代表妖怪.....“白脸”一般来说代表奸臣,也有代表刚愎自用的武将,这是油白和水白脸的区别。一个棕红色的眉毛和胡须,代表这个人有点儿番邦血统,曹操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形象。一个灰眉毛白胡须,就能区别出来人物的不同年纪。相貌上的描写,除了本身的给他定性,其他的色彩修饰能反映人物细微的特色。

巨灵神这个脸比较有特色,它有两面派。在大闹天宫这出戏里,主要是以武打为主的动作戏,然后巨灵神这个角儿呢,在动作上有点笨拙,具体来说就是力大无穷么,对待小猴儿孙悟空,跟他们打的时候,凶狠无比;但是一遇到上面的上司,就露出一个斜肩谄媚的嘴脸,永远是那种阿谀奉承的样子。所谓脸谱,就是要和自己的面部肌肉完美结合表达个性的过程。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京剧里的妖怪

金银的一定是妖怪?其实京剧除了说到的固定的流程之外,其他是能够变通的。金色代表金钱,这类色彩会用在什么人身上?比如,农民起义军,因为它违反皇上。所以就要丑化他,在他脸上画金币,代表刺青在面部的墨刑。但是发展到后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下,理解有了偏差,钱先生会觉得他眼睛没那么丑,然后就给他修正一点。但可能不能违背大趋势,只好把脸画得有点儿歪。为什么要给他画丑画,因为他是反皇权反当时的政府的人,如果他是反面人物,都得丑化。他不是画的丑就要把他的脸做成歪脸,歪点儿代表他心术不正,代表他反对当时的正统,所以把他成为了“坏人”。在界定一个脸谱的正反面的时候。主要就是根据当时的主流社会认知来界定的。

一张脸谱除了色彩表现还有变化无穷的线条勾勒,一个人物往往有多个脸谱,那么,为什么脸谱会变化?我们来看个例子。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单雄信京剧脸谱流变图

这个脸谱是单雄信,是他所有的京剧脸谱流变图。右边开始我们看到的第一个脸谱一直到最后一个都是单雄信的脸谱,但是它们长的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演员们在演戏之前,会根据自己对历史小说中这个人物的特点进行一番揣摩,他不光是要唱,还要表达情绪。在演员的情绪里,有对人物的理解。一般老演员,经过了多年对这个角色的打磨会有一些新的领悟,他把自己的认识设计在脸谱的上面,同一个人物不同的时期被不同演员演绎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演员对于人物理解上存在差异,就会有不同的脸谱,也是为什么,同一个形象他会出现不同的脸谱。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不同时期,悟空的画法

3

现在,京剧脸谱面临发展困境,很多人对脸谱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让脸谱与时俱进是我们思考的关键命题。把脸谱和卡通工艺品结合在一起属于一种创新,发展脸谱类的衍生物是未来脸谱的一个生存方向。现在工作室里有一部分作品是自己设计的,然后有一部分是合作工厂。我总结了几种脸谱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创衍生品

脸谱的使用不局限于舞台,而且被爱好者们运作到不同地方,他们会出版相关书籍,包括刚开始的出版《舌尖上的京剧》的胖不墩儿,后来又出版了专门针对小朋友的读物。然后还有一些读本是关于脸谱的创意产品,衍生物。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舌尖上的京剧》的胖不墩儿

石膏类

这个属于比较传统的脸谱的造型应用。牛皮纸糊的面具是表面刷石膏的最早最古老的面具做法,也是最经典的。那个面具,也是现在综艺节目最爱用的,因为它的质地看起来比较古朴,然后比较有有厚重感,不像现在的面具,比较薄,少了质感。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长安大戏院门口的脸谱雕塑

抽象的图腾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安大戏院门口的脸谱雕塑,这个雕塑其实已经不是具体的某一个脸谱某一个人物,它是把脸谱的几种色彩,抽象在一起,给大家一个概念。

APP里的应用

时下抖音里,说唱脸谱的出现。虽然在脸谱人物不对应,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脸谱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突围方式。同时也说明脸谱文化的普及,应当得到重视。

现在我作为一名脸谱绘制传人,一直努力把脸谱的文化传播给更多人,做脸谱教材,在中小学任教,同时为公司品牌设计脸谱类礼品及会展,希望能让脸谱文化繁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繁荣。

星球

连线

Q

能推荐一些脸谱类的

书籍吗?

A

脸谱图案的书,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类型。学术类的话,可以买脸谱流变的图书,如果就是普通的看一看,就是平面图普审美效果最好。

Q

与前人相比,如今脸谱在绘制技艺上有什么不同?

A

总体来说,就是更细致更容易保存吧,现在颜料选取和保存环境相比以往要好很多,所以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点。

星球互动

关于京剧脸谱,你最印象深刻的是哪个角色?关注并评论有机会获得星球君送出的精美小礼品哦!

END

#赋能者说#往期回顾

吴百锁:版画深情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索境:内画之境,上下求索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星球邀请

REC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抵达自我的深度人文体验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扫码加入非遗爱好者社群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赵楠:面对面|赋能者说第21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