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春节浓浓的“年味儿”没有了,你觉得过年缺少了什么?

2018年正渐行渐远,再有十多天的时间就要结束了。2019年的春节正在向我们走来。说到春节,真有忆不完的往事,说不完的话题。

儿时的春节都是在老家的乡下度过的。春节时的那些人、那些物还有那些场景,深深镌刻在脑海中,至今想起来还是那样清晰和难忘。

吃好饭,穿新衣、放鞭炮、走亲戚、不用学习不用劳作。这就是儿时喜欢过春节的主要原因。

记得过春节往往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一是焦急地等待盼望,每天数着指头查天数,盼望春节早日到来。二是欢欢乐乐度过春节,在娱乐中享用一年中最昂贵的食物。三是难舍难分地告别春节,那时小朋友们都会天真地想:要是能把春节留住天天过春节那该多好。其实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如今不就是在“天天过春节”吗?


以往春节浓浓的“年味儿”没有了,你觉得过年缺少了什么?


春节,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是最快乐的时刻。

但是今非昔比。如今的春节。已经没有年味儿了。那么现在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相比,究竟缺少了什么呢?我总结了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今的春节缺乏以往的热闹,春节显得冷清。我老家是一个有三四千人的大村庄,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满大街都是人,节前备年货,大年初一早上大街上更是人山人海去磕头拜年,大家见面后互致问候,场面十分壮观。如今,初一的壮观景象不见了,只有少数人还在沿袭着这一古老传统。近些年,村子里的人逐渐减少,加上一些部分人,到城市居住,所以人数就更少了。没有人自然就不可能热闹。


以往春节浓浓的“年味儿”没有了,你觉得过年缺少了什么?


第二。如今的春节缺少了穿新衣服时的激动。以前姊妹多,一件衣服大的穿旧了,小的穿。家长平常不会给子女添新衣服。一年中只有在春节之前,才会买一块布,给每个子女添一身新衣服。平常不舍得穿上,只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长才把新衣服、新裤子拿出来。等到第二天的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感觉真的是很美的,那种又兴奋又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述。感觉自己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春节这一段时间,在村里给长辈拜年、给亲戚拜年,一定会穿上这身新衣服。

第三。如今的春节缺少了舌尖上的香甜。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能说每天吃大鱼大肉吧,但不长时间就能吃到,所以在过年时没有什么新鲜感了、肉不香、饭不香。而过去,也只有在春节,才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猪肉、鸡肉的味道真的太鲜美了。那可是真正的笨猪笨鸡,味道十分可口。白酒都是60度以上,一口酒下肚,头便晕晕乎乎的。


以往春节浓浓的“年味儿”没有了,你觉得过年缺少了什么?


第四。如今的春节缺少了浓浓的人情味。以前的大年初一,家长要带着子女,给全村长辈们拜年,一转就是一上午。早上4点多,天还未亮,就要把人员集合齐。到长辈家磕过头之后,长辈会给每个人发一颗水果糖或者一个核桃。礼品小,但情意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今农村的年轻人春节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更不去在乎一个糖果、核桃。这个习俗正在失去。

第五。如今的春节缺少了当年的那种气候。那时过春节,每年都特别的寒冷,风特别大、春节都会下大雪,春节都是在雪天中度过的,更没有雾霾。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热闹非凡。如今过春节,碰到一次大雪纷飞中的春节,那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以前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虽然贫穷,但是幸福指数非常高。

春节对比,你有什么感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