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春節濃濃的“年味兒”沒有了,你覺得過年缺少了什麼?

2018年正漸行漸遠,再有十多天的時間就要結束了。2019年的春節正在向我們走來。說到春節,真有憶不完的往事,說不完的話題。

兒時的春節都是在老家的鄉下度過的。春節時的那些人、那些物還有那些場景,深深鐫刻在腦海中,至今想起來還是那樣清晰和難忘。

吃好飯,穿新衣、放鞭炮、走親戚、不用學習不用勞作。這就是兒時喜歡過春節的主要原因。

記得過春節往往要經歷這樣三個階段,一是焦急地等待盼望,每天數著指頭查天數,盼望春節早日到來。二是歡歡樂樂度過春節,在娛樂中享用一年中最昂貴的食物。三是難捨難分地告別春節,那時小朋友們都會天真地想:要是能把春節留住天天過春節那該多好。其實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了,如今不就是在“天天過春節”嗎?


以往春節濃濃的“年味兒”沒有了,你覺得過年缺少了什麼?


春節,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刻,是最快樂的時刻。

但是今非昔比。如今的春節。已經沒有年味兒了。那麼現在的春節與以往的春節相比,究竟缺少了什麼呢?我總結了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如今的春節缺乏以往的熱鬧,春節顯得冷清。我老家是一個有三四千人的大村莊,記得小時候,每到春節,滿大街都是人,節前備年貨,大年初一早上大街上更是人山人海去磕頭拜年,大家見面後互致問候,場面十分壯觀。如今,初一的壯觀景象不見了,只有少數人還在沿襲著這一古老傳統。近些年,村子裡的人逐漸減少,加上一些部分人,到城市居住,所以人數就更少了。沒有人自然就不可能熱鬧。


以往春節濃濃的“年味兒”沒有了,你覺得過年缺少了什麼?


第二。如今的春節缺少了穿新衣服時的激動。以前姊妹多,一件衣服大的穿舊了,小的穿。家長平常不會給子女添新衣服。一年中只有在春節之前,才會買一塊布,給每個子女添一身新衣服。平常不捨得穿上,只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長才把新衣服、新褲子拿出來。等到第二天的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感覺真的是很美的,那種又興奮又激動的心情難以表述。感覺自己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春節這一段時間,在村裡給長輩拜年、給親戚拜年,一定會穿上這身新衣服。

第三。如今的春節缺少了舌尖上的香甜。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能說每天吃大魚大肉吧,但不長時間就能吃到,所以在過年時沒有什麼新鮮感了、肉不香、飯不香。而過去,也只有在春節,才能吃到可口的飯菜,豬肉、雞肉的味道真的太鮮美了。那可是真正的笨豬笨雞,味道十分可口。白酒都是60度以上,一口酒下肚,頭便暈暈乎乎的。


以往春節濃濃的“年味兒”沒有了,你覺得過年缺少了什麼?


第四。如今的春節缺少了濃濃的人情味。以前的大年初一,家長要帶著子女,給全村長輩們拜年,一轉就是一上午。早上4點多,天還未亮,就要把人員集合齊。到長輩家磕過頭之後,長輩會給每個人發一顆水果糖或者一個核桃。禮品小,但情意重。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今農村的年輕人春節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更不去在乎一個糖果、核桃。這個習俗正在失去。

第五。如今的春節缺少了當年的那種氣候。那時過春節,每年都特別的寒冷,風特別大、春節都會下大雪,春節都是在雪天中度過的,更沒有霧霾。孩子們打雪仗、堆雪人,熱鬧非凡。如今過春節,碰到一次大雪紛飛中的春節,那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

以前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人們雖然貧窮,但是幸福指數非常高。

春節對比,你有什麼感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