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本赚吆喝!拼多多拼的多亏的多 后电商时代闭环缺失存硬伤

原创: 新经济IP 新经济e线 今天

霸屏的“拼的多省的多”广告词背后是一地鸡毛。


赔本赚吆喝!拼多多拼的多亏的多 后电商时代闭环缺失存硬伤



争议缠身的拼多多(PDD.O)并未能封住市场各方的嘴。

3月13日晚间,拼多多发布自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份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2018年实现营收131.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额高达102.17亿元。即便扣除一次性股权激励带来的亏损影响,拼多多全年经营亏损额仍接近40亿元。

特别是公司第四季度销售及营销费用激增至60.24亿元,同比增长699%,这一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季56.54亿元的营收。可以看出,拼多多这一举动就是在赔本赚吆喝。

受去年年末品牌化活动以及线上线下广告投入增加的影响,导致拼多多第四季营销费用率飙升至107%。在2018年前三季,拼多多营销费用率亦居高不下,分别为88%、110%、96%。

对此,中泰零售电商首席分析师彭毅认为,拼多多流量获取严重依赖微信,在竞争对手纷纷投资新零售、开拓新流量入口之际,拼多多缺少线下布局和物流、金融等供应链配套基础设施,只能通过高昂的广告投放来建立起品牌知名度,以频繁、力度大的促销优惠提升用户参与度,希望能快速建立起规模壁垒。

然而,在后电商时代,搜索流量红利见顶,社交流量开发近半,纯电商模式的用户争夺已进入生死存亡阶段,依托高额营销投入带来用户增长的边际效益在持续递减,过分看重营销的发展模式将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拼多多业务模式较为单一,缺乏物流、线下等竞争壁垒,难以支撑高估值水平。”彭毅直言。

二级市场上,截至美东时间3月14日收盘,拼多多2个交易日内股价跌逾两成,报收24.39美元,市值缩水68.56亿美元,至271.7亿美元。

竞争白热化获客成本飙升

新经济e线注意到,尽管当前拼多多活跃买家占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的比重仍在增加,但新增用户数已明显放缓,微信社交流量红利的可开拓空间缩小近半。


赔本赚吆喝!拼多多拼的多亏的多 后电商时代闭环缺失存硬伤


分季度来看,拼多多2018年前四季微信新增用户数量分别为5000万人、4900万人、4200万人、3300万人,活跃买家占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的比重分别为33%、38%、42%、45%。

在用户数量方面,拼多多2018年年度活跃买家数达4.19亿人,自2018Q3超过京东(3.05亿人)后持续扩大用户基础优势,当前用户数量仅次于阿里系电商。

不过,从净增用户数来看,在拼多多季度用户增长持续放缓的情况下,四季度阿里年活跃买家净增3500万人,一举超过拼多多同期3300万人的用户增量。

与此同时,伴随纯电商模式下用户竞争日渐白热化,拼多多获客成本快速上升,公司经营压力持续增加。从拼多多财报分析得知,2018年Q1-Q4,拼多多获客成本分别为24元、61元、77元、183元。特别是第四季,环比增幅高达137.66%。

2018年全年,拼多多销售和营销支出高达134.42亿元,超出公司全年营收,较2017年同比暴增900%。

特别是在三周年店庆、双十一、双十二的带动下,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度的营销费用高达60.24亿元(未计入研发和行政支出),拼多多四季度因营销活动已入不敷出。当季销售营销费用占GMV比率约3.00%,较三季度的2.78%有所提升,导致四季度NonGAAP亏损额由三季度的6.19亿元扩大至四季度的18.96亿元。

但最终活跃买家增长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用户数达2.726亿,较2017年同期的1.41亿同比增长93%,但该季度新增买家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仅录得18.2%。

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拼多多与淘宝的重叠率已经接近50%。阿里最新季报也表明,淘宝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中,有70%来自低线城市。

相比之下,阿里同期获客成为分别为207元、372元、364元、346元。从季度变化来看,阿里去年第四季获客成本环比甚至下降了近5%。

后电商时代闭环缺失存硬伤

实际上,不仅仅是拼多多,纯线上流量红利减退,获客成本高企,营收增速下滑已成为后电商时代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事实。包括阿里、京东、唯品会在内的主流电商平台同样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的态势。


赔本赚吆喝!拼多多拼的多亏的多 后电商时代闭环缺失存硬伤



据相关财报数据披露,阿里、京东、唯品会这三大电商平台2018年前四季营收增速环比均出现下滑。2018年Q1-Q4,阿里这一数字分别为56%、47%、37%、35%;同期,京东则为31%、31%、25%、22%;相应地,唯品会分别为25%、18%、16%、8%。

对拼多多而言,凭借社交流量壁垒和长尾商家助力实现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与此同时,缺少物流、金融、线下布局等生态闭环的硬伤已经显露无遗。尽管如此,公司高管似乎对此并不以为然。

在公司财报披露后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表示,现阶段拼多多会把重心更多的放在用户身上,不会被其他的竞争者所干扰而去盲目拓展商品品类、过早的进行商业变现或是进军金融服务领域。

黄峥说,未来不会成立类似天猫商城的平台。天猫商城更像是一个品牌的搜索引擎,而拼多多是一个消费者社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模式。拼多多的变现进程还在初期,未来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盈利模式,产品质量和用户基础提升以后自然会加快变现。

新经济e线观察到,包括阿里、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莫不都在深度运营存量用户,持续优化C端体验,全方位提升用户粘性。如京东、苏宁自建全国性物流网络已经基本建设完成,阿里巴巴电商物流服务触角已延伸至全国所有市区县,终端快递网络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同样,针对拼多多发家的低线市场,各大电商巨头加速进行市场下沉,挖掘低线消费红利。

如阿里农村淘宝覆盖全国29个省、700个县域(含建设中)的3万多个村点;京东家电专卖店覆盖了全国2.5万乡镇和60万个行政村。

有业内专家表示,拼多多低价拼团业务模式单一,平台形象不佳,客单价难以提升。加之缺少物流、金融等竞争壁垒,估值想象空间有限。

甚至另有卖家直言,“有单最好,没单也不指望它,拼多多给我的感觉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新经济e线为界面JMedia联盟成员,2019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旗下有支付宝个人专栏“新资本论”。新经济e线公众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大鱼号平台、百度百家、大风号、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等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