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到“知否”,女性審美被顛覆,林黛玉式的美才女被摒棄否定

從紅樓到“知否”,女性審美被顛覆,林黛玉式的美才女被摒棄否定

不久前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熱播,引發無數關注談論。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以北宋為背景,以官宦女性的生活、愛情、成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個家族的興衰傳奇,展開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歷史畫卷。無論電視劇還是小說,都致敬《紅樓夢》,故事中的很多人物、情節以及語言都模仿紅樓,讓熟悉紅樓夢的讀者倍感親切。

然而,相比紅樓夢,這部劇女主角的設定卻有了極大的變化,林黛玉式的美才女、文藝女青年,在“知否”中被全面否定摒棄。

《紅樓夢》中,兩個女主角黛玉與寶釵各有千秋,她們雖然性格氣質不同,但都是作者喜歡欣賞的人物,雖然也有缺點,作者卻都給予了由衷的讚美和充分的諒解。

而在“知否”裡面,女主角盛明蘭沒有一絲黛玉的影子,相反,她是探春與寶釵的合體。身為不受重視的庶女,盛明蘭在祖母的教養下,一路隱忍努力,成長為陽光豁達、聰慧美麗的女子,無論在婚前還是婚後的歲月裡,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終收穫了幸福美好的愛情婚姻。

與此相對應的,盛家四小姐盛墨蘭雖然最有才華,貌美如花,卻自私虛偽,一心攀龍附鳳,只想嫁入豪門。為此她用盡心機,甚至不惜敗壞家族名聲,為人所不齒。勉強嫁入伯爵府後,也陷於妻妾爭鬥中,不得丈夫的尊重,過得很是艱難壓抑。她的母親林噙霜(林小娘,巧了也姓林)是前半部分最大的反派人物。她本也是有才情的孤女,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先是勾引盛家少爺,後來又為維護自己的地位害死明蘭的生母衛小娘,最後陰謀被揭穿,她被盛家拋棄,在莊子裡悲慘死去,她的人生幾乎被全盤否定

從紅樓到“知否”,女性審美被顛覆,林黛玉式的美才女被摒棄否定

在《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中,驚才絕豔、能詩善賦已經不再是讓人豔羨的優點,不再被濃墨重彩稱讚,在愛情中亦是毫無競爭力。懂事明理、溫柔可親、擅長女紅、馬球技高等,才更加符合閨秀風範,更加讓人喜歡追求。因此,墨蘭雖然比明蘭更加才華橫溢,能和小公爺齊衡談詩論詞,但卻根本得不到他的愛。不僅是齊衡,好像也沒有其他人喜歡追求墨蘭,想把她娶為妻子或兒媳。所以墨蘭和母親林小娘才不得不處心積慮,機關算盡。想一想,林黛玉式的美才女,那麼驕傲自負的文藝女青年,淪落到如此境遇,也是讓人一聲嘆息啊!

所有的人,小公爺齊衡、醫生賀弘文,梁國公夫人,以及顧廷燁,無論是貴族豪門還是中產之家,他們全都看好盛明蘭,都喜歡明蘭,處心積慮想娶明蘭為妻,得不到的幾乎都是一生懷念追悔。

在《紅樓夢》中,我們因為憐憫黛玉的孤苦,欣賞她的才情,對於她偶爾的尖刻、孤傲和任性,以及體弱和管家的無能,都給予了極大的包容和諒解。可在“知否”中,盛墨蘭的出眾才華只出現在大家的談話中,從未有機會正面展現,當然觀眾也就不會因此而喜歡諒解她,她的形象完全就是自私貪婪的,毫無可取之處。

從紅樓到“知否”,女性審美被顛覆,林黛玉式的美才女被摒棄否定

是否可以這樣說,在“知否”的劇情故事中,對於女性來說,才華已然變得可有可無,無關緊要,而人品好、性格好、持家能力強才最重要?而這些,正是《紅樓夢》中寶釵和探春的特點。

除了盛墨蘭和林噙霜之外,劇中還有一個沒有出場的人物——顧廷燁父親顧偃開的第一任妻子大梁氏。顧偃開與大梁氏青梅竹馬、感情深厚。為了大秦氏,顧偃開不顧父母親人反對堅持娶為妻子——這簡直就是成功的寶黛愛情啊!然而,大梁氏也像黛玉一樣,始終體弱多病,結婚十年未能生下孩子,給顧家帶來巨大的危機。後來大秦氏拼死生下長子顧廷煜後死去。顧偃開雖然一直懷念大秦氏,然而在劇中人的言語評價中,他娶大秦氏這樣的女子根本就是錯誤的,大秦氏對於顧氏家族的衰敗負有重大責任。

原小說中還有個顧廷燁的異母妹妹、小梁氏的女兒顧廷燦,這亦是另一個林黛玉。顧廷燦才華橫溢,曾在菊花詩會上大展才華(讓人情不自禁想起“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讓公主之子一見傾心,請求父母娶為正妻。然而顧廷燦也如林黛玉般心高氣傲,等閒人不肯放在眼裡。嫁入公主府後,她依舊孤芳自賞、不敬公婆、任性胡鬧,被公婆厭惡,也讓夫妻感情變冷。小秦氏死後,她想為母親報仇,竟然不自量力地打算上告顧廷燁,被婆婆發現,將之關入後院的黑屋子裡,從此不見天日。

從紅樓到“知否”,女性審美被顛覆,林黛玉式的美才女被摒棄否定

紅樓夢中,林黛玉是作者深情熱愛的女子,對她傾注了無限的感情。黛玉和與她相像的晴雯、齡官、妙玉等女子,無不品性高潔、聰慧爽利,她們對愛情忠貞不渝,對朋友誠懇坦率。雖然都有些孤高自傲,被一些人詬病不喜,卻也能得到賈母、寶玉、鳳姐等人的懂得諒解,甚至寶釵探春都能與之惺惺相惜。她們的人生固然都是悲劇結局,可這是那個時代使然,與個人的性格氣質沒有太多必然的聯繫。

然而到了“知否”這裡,林黛玉式的女子基本被全盤否定,“多愁多病的身”是敗家的根本,才華橫溢於家於國於己都基本沒用,盛墨蘭、林噙霜、大秦氏、顧廷燦,這些林黛玉式的的女子之所以結局悲慘,全都是自作自受。

如此劇情告訴我們,身為女子,有沒有才華文化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智商情商兼備,陽光豁達自信,擁有了這些,就收穫幸福美好人生。

“知否”熱播,讓盛明蘭火了,而“林黛玉”卻死了,社會對女性的審美已經不知不覺改變了。

一個時代結束了。文學已然式微,詩詞歌賦不過是生活的點綴,所以文藝女青年不再被人欣賞,無法得到社會的推崇,真是有點讓人嘆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