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提前上市的草莓,是不是用激素催熟的?有营养吗?

大田栽培的草莓通常在4月上旬开花,5月中旬果实成熟,开始采摘上市。最近几年,草莓上市的时间越来越提前。今年,春节前后,北方城市天空还飘着雪花时,超市就有出售了。

“这草莓肯定是大棚生产的”,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它的安全性怎样?是用了激素催熟的吗,营养价值怎样?”

时下,提前上市的草莓,是不是用激素催熟的?有营养吗?

先卖个关子,在谈安全性之前,我先说说草莓的营养持点。

草莓最突出的营养特点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每百克的含量可达120毫克,为常见的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的2倍以上。维生素C,学名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能防治牙龈出血和皮肤紫癜,促进伤口愈合,使皮肤细腻,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

维生素C是人体必须的一种营养素,人类是无法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里来获得。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果蔬类食物中,如果按照草莓通常的含量计算,一天吃上五六颗,基本上就能补足人对维生素C的需求。

时下,提前上市的草莓,是不是用激素催熟的?有营养吗?

说说草莓的栽培

草莓是蔷薇科浆果类水果,全世界约有2000个品种,它原产于南美洲的智利。最初,我国种植的草莓是露天在大田里的,果实较小,产量也低,十多年前是很稀罕之物,由于基本上无规模种植,市场上很难看到。

我国大规模生产草莓是近十年的事情。由于利用了阳畦、风障、温床、日光温室大棚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不但产量高,上市时间也越来越早,已不限在原来的四五月份。新品种的引进与改良从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名为一号品种,既耐高温、 又抗寒,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一般11月下旬开始采果,到第二年6月采摘完毕,供果期可长达7个月。据悉,我国现有草莓品种300余个。

时下,提前上市的草莓,是不是用激素催熟的?有营养吗?

关于提前上市的草莓的安全性

运用大棚培植水果与蔬菜,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已经被普遍运用。农业专家认为,无论是露天生产的草莓还是大棚生产的草莓,只要按标准化生产,都属于正常果品。检验也表明,大棚栽培的在早春上市的产品与大田露天栽培的产品,在营养成分上并无差别。

说到催熟,现在很容易被一些人指责到所谓提前上市的水果上,说使用了催熟剂,即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对人有害,能引起性早熟。实际上,乙烯利是一种化学物质,有人将其称作植物激素。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它对人是否有害,尚无定论。但肯定的是,由于它与人类激素有不同的结构与受体,因此,也就不可能如流言所说能引起儿童性早熟。所以,如果按规定施用到水果上,是可以的。至于说不法果农可能超量、超标施用催熟剂在早春上市的草莓上,从果农投入的成本和性价比考虑,笔者认为可能性极小。如果消费者仍不放心,则如有人所说,就不要购买那种个头大、外形不规则,有空心的产品好了。

时下,提前上市的草莓,是不是用激素催熟的?有营养吗?

前面说过,维生素C主要含在果蔬类食物中。春天,由于市场上缺少新鲜蔬菜水果供应,人就往往摄取不到足够的维生素C。特别是春节过后的早春,很多人就会更容易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倘若有牙龈出血(常在刷牙时发现),或出现皮肤淤血、紫癜,往往就是维生素C缺乏的征兆。于是,上天赐予的春天上市的草莓,便自然成了人们获取维生素C的最佳果品。

时下,提前上市的草莓,是不是用激素催熟的?有营养吗?

所以,请网友们此时起就经常品吃果农们辛勤劳作培植出的草莓吧!如果说我是在做广告,那么,我则希望这份广告能勾起你的购买欲。


  • ————————————————

刘政简介

主任医师,医学院本科毕业,作过十年临床医生。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为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和毒理学研究的专家。获省部级与市级科研奬各两项,出版《老年人该怎么吃》、《家庭膳食百事通》、《中小学生营养指南》、《动物毒物学》等专著八部 ,发表科普文章千余篇。在电视、社区、学校、养老院做健康讲座数百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