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關白妄想吞強明,十萬大軍破朝鮮。

宣祖李氏夜色逃,明軍跨江阻倭賊。

承訓初戰不敵退,小西行長敗平壤。

碧蹄館內巔峰戰,戰績各表兩開花。

戰略忽悠沈惟敬,朝鮮和平終落空。

風雲再起二交鋒,最強花冠落哪家?

話說沈惟敬雙邊忽悠失敗後,萬曆和豐成秀吉都十分生氣,萬曆將沈惟敬下獄,豐成秀吉治罪小西行長,雙方又開始劍拔弩張。

大明使朝鮮犯案,日本王豐臣發難

1596年4月,朝鮮的使者李宗城(李宗城,南直隸鳳陽府盱眙(今屬江蘇)人)因為犯了貪淫罪,被日本守臣所逐,奔還漢城,朝鮮方面隨即下詔逮捕其入獄,但已惹來豐臣秀吉的不滿。豐臣秀吉早就想發動第二次徵朝之戰,他借明朝受封他為日本王禮儀不到位之事大怒,國內廣為徵兵,還使用反間計使朝鮮名將李舜臣得罪宣祖,結果宣祖剝奪其官位,貶他為兵。第二次朝鮮戰爭正式爆發,朝鮮國王宣祖李昖再次求援大明。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朝鮮國王李昖

十萬兵再陳朝鮮,回族將麻貴領軍

明萬曆二十五年正月,豐臣秀吉發動了第二次對朝戰爭。這次征討,日方可謂傾巢出動,豐臣秀吉派出十二萬大軍(朝鮮預備隊兩萬),不過據會長考證日方實際人數大概有七萬左右。畢竟上次失敗的征討已經讓國內大名心生退意,秀吉本人的身體狀況也一日不如一日。當然,就是這樣一隻沒有熱血的日軍也不是朝鮮能抵抗的了的,宣祖面對一邊倒的的戰局只能再次向他的“爸爸”萬曆求救。(小西行長竟然又出戰,會長也是不知道豐臣秀吉是咋想的)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日軍兵力

但是這次萬曆有點心煩一開始回信只是表明這是你的家事,而且你狗日的朝鮮軍沒有戰鬥力也就算了,竟然還對我明軍放冷箭。宣祖一看沒有用只能夜以繼日的寫信妄圖煩死萬曆,結果還真讓他得逞了,2月,明朝再次議定援朝徵日,以麻貴為總兵官,統率南北諸軍。在3月,明朝以山東右參政楊鎬為僉都御史,經略朝鮮軍務,並以兵部侍郎邢玠為尚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御倭。5月,邢玠趕至遼東,開赴至朝鮮的第一批明軍共約3萬餘人。

這次我們來聊聊麻貴此人,他是回民出身,自幼參軍,專門處理一些國際戰事和鎮壓寧夏大同豪族起義,他和我們上回的主角李如松並稱“西麻東李”。這次他任備倭總兵也算是物盡其用。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南原城明軍失手,日賊怒屠城洩憤

6月,日本兵船數千艘停舶於釜山,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8月,日本攻破泗川、南海、光州,最後進攻南原(為全羅道外藩,一旦失守,天津、 登、萊皆可揚帆而至)。明軍副總兵楊元率領3千明軍和3千餘朝鮮軍鎮守南原,孤軍堅守數日後被迫突圍撤出,守城將士絕大部分陣亡,南原失守。

這時駐全州的明將陳愚忠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這樣加藤清正的右路軍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州。之後日軍又分別攻陷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 漢城的屏障盡失。

這裡會長提一下,其實兩城失手,實屬無奈之舉,日軍四萬進攻南原,三萬進攻全州。南原守將是在憑盡全力的狀況下而丟掉城池,全員除主將外盡數殉職,當然全州守將陳愚忠倒是打都沒打就開溜了,真是愚忠啊,萬曆怕不是要錘死他。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破南原後,付出慘重傷亡代價的日軍屠城一日。海戰也是一敗塗地,朝鮮水軍少了李舜臣,被日軍大將藤堂高虎一頓猛揍,全軍覆沒。

蔚山城楊鎬畏敵,無恥賊謊報軍情

麻貴率領明軍在後面稷山之戰中大敗日軍,攻打青山的日軍毛利秀元等也被參將彭友德率領的中朝聯軍重兵包圍,死傷慘重,幸蔚山城將淺野幸長、宍戶元續、太田一吉的接應援護才撤退。因此明軍決定趁勝追擊,攻打蔚山城。

明軍以茅國器率領的南兵作為先鋒,展開凌厲的攻勢,並迅速突破了蔚山倭城,把日軍將領加藤清正率領的軍隊圍困在島山城。然而楊鎬徇私,將馬上突入島山城的南軍部隊換成遼東軍去攻城,結果失敗,喪失最佳戰機。此時日本大批援軍到來,天又下大雨,明軍火器無法使用,解了加藤清正部隊之危難,這時候明軍的經略楊鎬又指揮失誤,倉促撤軍,明軍遭受了極慘重的損失。

會長這裡多嘴一句,明朝聯軍五萬,結果因為日方增補兵力(加起來兩萬餘人)而撤退,總指揮楊鎬(雖然明面上麻貴老大,但是楊鎬是文官,明朝文官大武官一級)罪不可恕,他的畏懼、他的膽怯使近萬英勇的明軍將士化為孤魂野鬼,埋骨異鄉。

更可恥的是,楊鎬與邢玠向朝廷謊報前線大捷。但當時各營欲嚮明朝朝廷回報,士卒死傷二千,這使楊鎬大怒,按而不報,只稱死傷百餘人。贊畫主事丁應泰得知戰敗,至楊鎬處商議應對計略,但楊鎬竟出示張位、沈一貫的手書,揚揚自得。丁應泰憤而向朝廷回報戰敗事實,明朝首輔趙志皋欲保楊鎬,決定暫時不逮捕他,但亦遣官查察。

5月明朝叫回攻略蔚山失敗的楊鎬,新增兵力給於劉鋌、邢玠並調派水陸約5萬軍力進朝鮮,於是都督陳璘以兩廣之兵,劉鋌以四川之兵,鄧子龍以浙江、南京之兵趕至增援,明將張榜、藍芳威等於此時參陣。6月,楊鎬罷職候查,萬世德代之。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楊鎬畫像

陸地戰你來我往,鳴梁海舜臣稱雄

朝鮮水師在漆川梁之戰幾乎全軍覆滅,無奈之下,宣祖厚著臉皮只能再次起用李舜臣。李舜臣到任時,原來苦心經營的水師,只剩下數艘艦隻。但他因為身系救國重任,惟有在這個逆境裡盡其全力,在全羅道右水營著手重建海軍。

1597年8月28日,李舜臣指揮著這支剛重建的水師,再度與日本水師決戰,他守在鳴梁海峽,但因兵力薄弱,所以決定設陷阱, 派人乘退潮時在岸邊設置了鐵索與木樁。

公元1597年10月26日, 日軍統帥藤堂高虎率領133餘艘戰船出發,欲趁漲潮時攻進鳴梁海峽,全殲朝鮮水師。李舜臣首先將海峽內的民用船隻僑裝成戰艦,以擾亂日軍,使其以為朝鮮水師已恢復過來。他自己則親率14艘戰船引敵深入鳴梁海峽。在成功引誘日軍進攻後,李舜臣隨即發起集中的攻擊,對準日軍指揮艦攻去,結果殲滅了日 軍指揮艦和其他戰船2艘,並擊斃日軍主帥來島通總。同時間,潮水開始退卻,朝鮮艦船趁勢進攻,日艦因失去主帥,軍心散渙,只得順潮向東撤退,但卻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鐵索和木樁,無法退卻。結果朝鮮水師全力拼殺,撞破日艦30餘艘,並擊斃日軍近百人,擊殺三島水軍的大將得居通年、來島通總兄弟擊敗了日本水師。

這算是朝鮮唯一算的上露臉的戰役了,所以當今韓國大吹特吹李舜臣,稱他是三國第一名將。

海戰陸戰雙方你來我往,眼看戰事遙遙無期,三方都快撐不住了,這時候日本國內傳來消息,關白豐臣秀吉病死。這一下,日軍軍心渙散,全無戰意,豐臣死前授意家老石田三成,命令日軍退出朝鮮,日軍開始撤退。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露梁海明軍截擊,侵朝戰日軍終敗

11月,日軍無心戀戰,由蔚山撤離,明軍分道進擊。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軍由陳璘提督水師,副將鄧子龍、遊擊馬文煥等皆由其統屬。以戰艦數百,分佈忠清、全羅、慶尚各個海口。就在日軍將領撤退之時,陳璘派遣鄧子龍偕同朝鮮李舜臣聯合出擊,在露梁海上截擊想援救小西行長的日軍援軍立花宗茂、島津義弘、小早川秀包、宗義智、寺澤廣高等部。

鄧子龍率三鉅艦向日軍進攻,並自為前鋒,與日軍決戰。戰鬥時曾攜壯士三百人躍入朝鮮戰艦以救援,直前奮擊。但其他戰艦卻誤擲火器於鄧子龍的戰艦,使戰艦起火,結果鄧子龍死亡。而馬德林領兵來援,率船隊衝入敵陣,卻被日軍包圍,明軍繼續戰鬥。隨後副將陳蠶、季金等領軍趕至,夾擊日軍,日軍則因為成功讓小西行長脫困而且戰且退。而得以逃脫登岸的日軍後為小西行長救走。這時劉綎方進攻小西行長,並奪取橋寨,陳璘以艦隊一同攻擊,再焚燒日軍戰艦數艘。小西行長的友軍島津義弘引艦隊來援,陳璘亦將其擊敗,結果來援日軍只得揚帆退去,立花宗茂則作為殿後,接應小西行長使其成功逃離朝鮮。

露梁海戰相較於存在爭議的鳴梁海戰,是真正意義上規模宏大,戰事慘烈的一戰,此戰明海軍副將鄧子龍身死(自身船著火,不願撤退,死在船上),朝鮮大將李舜臣被流彈擊中而亡,日軍在付出慘重傷亡的後果下,最終得已撤退。

中日朝三國大戰,韓國人狂妄自大明朝終退日軍(下)

12月,仍然留在朝鮮的日本殘兵再次由乙山偷渡,但因為崖深而道淺,將士不敢進。結果陳璘在夜裡潛入,向其連珠炮發,日軍只得逃去,陳璘更領明軍追擊。

1598年四月,明軍班師回朝,萬曆帝升座午門,接受都督邢玠等獻上的日本俘虜六十一人,都“付所司正法”,砍下來的敵人的頭顱傳送天下。同日,萬曆帝接受百官朝賀,祭告郊廟,把獻祭祖先的果酒都分賜給了內閣官員們。次月,頒《平倭詔》詔告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屬者東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商封,役屬諸島。遂興薦食之志,窺我內附之邦,伊歧對馬之間,鯨鯢四起,樂浪玄菟之境,鋒鏑交加,君臣逋亡,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朕念朝鮮,世稱恭順,適遭困厄,豈宜坐視,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況東方為肩臂之藩,則此賊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於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平壤一戰,已褫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冊使未還,兇威復扇。朕洞知狡狀,獨斷於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弁服,用澄海波。仰賴天地鴻庥,宗社陰騭,神降之罰,賊殞其魁,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爰分四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外援悉斷,內計無之。於是同惡就殲,群酋宵遁,舳艫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盪滌靡遺。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為京觀,仍檻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洩神人之憤心。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茲用佈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幹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內外大小臣工,尚宜潔自愛民,奉公體國,以消萌釁,以導禎祥。更念彤力殫財,為日已久,嘉與休息,正惟此時,諸因東征加派錢糧,一切盡令所司除豁,務為存撫,勿事煩苛,諮爾多方,宜悉朕意。”

關於這場戰爭對於三國的影響,會長只能說:這徹底改變了三個國家的命運,大明朝本應該坐在關內看著這一切,卻最終獻出了無數寶貴將士的生命,無數百姓的錢糧,戚家軍和俞家軍也損失殆盡。國力和軍力最終消耗在這場無意義的戰爭中,結果五十年後被滅。日方雖然在朝鮮搶錢搶糧但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親近豐臣家的大名基本上有生力量也大都被消滅,不久之後德川家康便篡奪了豐臣家的統治權,開創了德川幕府(江戶幕府),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進犯大明。朝鮮卻沒有任何的感恩之情,只是大吹特吹李舜臣的英勇無畏,全然沒有想到如果不是大明的無私奮戰,他們將會面臨怎樣的地獄生活,無恥民族不過如此。

通過這次戰爭,大明名符其實的東亞第一霸主,甚至是世界第一霸主,可惜戰爭的結果卻並不是美好的,畢竟興亡皆苦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