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落實,做到這些才能教師切身感受到!

想要把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落實,做到這些才能教師切身感受到!

最近,關於“鄉村教師工資已到7000元”引起熱議,很多教師紛紛留言表示“臣妾做不到啊”。教育部在26號也發佈了2018年教育大數據,展示了我國教育在2018年的發展情況,有再一次強調了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和三年內解決教師工資待遇的問題,對於這些大數據和制定的目標,其實大多數教師並不是很關心,更多的還是關注能讓自身切身感受到的待遇和實惠,希望自己每個月的工資條上都能帶來驚喜,每天不在為繁重的工作而精疲力盡,而不是看數據和聽口號。

其實國家非常的關心教師待遇這一塊的問題,每年都會反覆的強調,也是老生暢談的問題。如果真想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師自己能親身的體會到經濟利益,看數據和定目標作用不大,真正的還是要從這些地方入手:

想要把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落實,做到這些才能教師切身感受到!

1.調整教師津貼補助和教齡工資,讓教師津貼能與時俱進

教師津貼是鼓勵中小學教師長期從教,所發放的一種崗位津貼,在1986年開始執行的,是按從事本職工作的年限計算發放的;最高的是滿20年以上,發放10元。教齡津貼規定頒佈之初,確實是國家一項尊師重教的重要舉措,極大地提升了廣大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和崗位歸屬感。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價和工資上漲,教師津貼補助也應該隨之增加,遺憾的是33年來紋絲不動,現在看來,10元的津貼已是一個不好笑的大笑話了。如果一個二十多年教齡的老師被問津貼和教齡工資是多少?那麼他一定是難以啟齒!要變,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來改變,教師津貼和教師教齡工資應該與工資總額掛鉤,比如是工資總額的?%,這樣才能讓教師感受到自己的錢包鼓起來了。

想要把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落實,做到這些才能教師切身感受到!

2.增加教師職稱的名額,改變職稱競聘的資格條件

老師們都知道,在同一個地區,拉開教師收入差距的,不是你上課的多與少,也不是你教學能力的高與低,而是職稱等級。想要一下子說把教師職稱這一塊徹底完善不太現實,但可以增加職稱的名額,改變或降低職稱競聘的標準,增加職稱名額能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改變職稱競聘資格條件可以讓更多的老師擁有評職稱的機會。這樣會對更多的老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公平合理。

想要把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落實,做到這些才能教師切身感受到!

3.減少非教學任務,各類的檢查評比合理規範化

老師的主要任務還是教學,是“傳道受業解惑也”,與教師教學任務無關的活動儘量減少,不要動不動就進行檢查評比,教師自己的教學備課任務還沒做好,又要忙著去應付這些,捨近求遠,丟西瓜撿芝麻的行為,不可取!形式上的或是無關緊要的檢查評比沒有必要去組織,教師最終還是要回歸本職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