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財務自由 談支出的四個種類

走向財務自由,不再為錢而工作,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我們的錢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花出去的?支出的種類可以分為四種。

走向財務自由 談支出的四個種類

一、生存必需開銷

現代社會維持生存必要的開銷,如基本的食物、水、電、氣費 的支出。

二、生活水平維持

添購質料好、款式新的衣服、在家裡安裝空調機等。這些不是生存所必需,但是可以用來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

三、個人偏好消費

經常添購名牌服飾、手提包、手錶等,超出一般人的生活水平甚多,購買或使用這些東西,不一定直接提升生活質量,但是可以讓自己舒適、感到驕傲、高人一等。非出自生活的需要,而主要是滿足一種個人精神上的感受。

四、被引發的支出

因為擁有或使用某種物品或服務,而導致更多的額外支出。如擁有並使用一輛汽車,會引發相關的牌照、稅金、燃料、維修、保養、停車、違規罰款等支出,也就是「買車容易,養車難」。

尤其針對第三及第四種支出要特別小心,最好能對自己的慾望稍加節制,並對可能的「被引發支出」多加考慮。一般人在收入增加之後,支出會隨著增加,甚至花得錢比賺得還要多。原來收入少的時候,路邊一間小店,隨便吃點東西解決一餐,收入增加了,非得講究排場,上高級餐館不成,這是人性。古人也曾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天收入下降,支持不了那麼大的開銷,但是消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於是容易變成每月透支,造成財務狀況急速惡化。

請記住了,財務自由是來自於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被動收入,而另一方面可要小心控制支出。否則支出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可能就永遠沒辦法做到「財務自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