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仿日本建築的一所學院,孕育中國近代48位名人,空中航拍壯觀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舊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妙高峰下,創始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它的前身曾為城南書院、湖南全省師範傳習所、湖南師範館、湖南全省師範學堂、湖南中路師範學堂、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

第一師範學校的前身是南宋理學家張栻創辦的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湖南師範館,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的美譽。1911年校址遷建長沙書院坪"城南書院"舊址後,改稱"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澤東在該校第八班學習。與此同時,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徐特立、夏曦、蕭三、任弼時、廖沫沙、周谷城等均曾在學校學習或工作過。

校舍系仿日本青山師範(今東芸大學)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師範部和附屬小學部兩大建築群組成,平房與二層樓房有機結合,棟棟之間或有走廊,或由亭樓連接,形成四合院落。

1938年毀於長沙大火。1966年至1968年復建。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1983年還專闢有毛澤東青年時期革命活動陳列館和校史陳列室,展出有毛澤東當年寫的《講堂錄》筆記、《夜學日誌》等文物照片,以及1950年12月毛澤東為學校題名"第一師範"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的題詞。

舊址建築共36棟,包括主體連廊建築、一師一附小和工人夜學等三大部分。主體連廊建築位於校園中部,由毛澤東求學時的教學樓、自習樓、閱覽樓、禮堂、寢室組成,建築大小不一,高低錯落有序,平房、樓房相間搭配,極為雅觀。

平面佈局或呈"回"字,或呈"凹"字,或呈"凸"字和"H"形,科學地考慮到了採光、通風的效果,外觀莊重典雅,建築與建築之間,長廊迂迴,互為貫通;廊柱碩大,成雙頂拱,拱距卷頂跨度適中,穩定大方;

青麻石屋基高出地面,起到良好的防雨、防潮作用;階沿、柱、廊簷、屋脊稜角分明,襯托牆體、門窗簷框,青白相間,素潔雅緻。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曾國藩、黃興等曾藏修於此;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時、李維漢、蕭三等曾在此學習;徐特立、楊昌濟、黎錦熙、王季範、李達、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湖南一師師生中載入《辭海》者48人,中共一大代表3人)。

尤其是毛澤東曾在此學習、工作達八個春秋,在這裡,毛澤東立下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宏偉志向,完成了從學生、教員到職業革命家,從激進民主主義者到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在這裡,毛澤東從事了建黨建團工作,並從這裡走向黨的一大。1920年冬,毛澤東與楊開慧在一師一附小結成革命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