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的波斯「拜火教」建築 供奉異類神獸 被譽山西四大名樓!


有句話說,“五百年風景看北京,五千年風景看山西”,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的山西省擁有數量眾多的文物古蹟。位於介休市順城街的祆神樓,由北宋宰相文彥博修建,建築瑰麗壯觀,與蒲州鸛雀樓齊名,被譽為“三晉四大名樓”之一。

據考證,祆神樓是中國唯一僅存的祆教建築。祆念,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西亞波斯地區,該教以光明的象徵“火”為崇拜對象,又稱拜火教。祆教自魏晉傳入中國,隋唐時期比較流行,與景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並稱為“三夷教”。

據碑文記載,北宋仁宗時期,宰相文彥博出兵征討農民軍王則、胡永兒,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之際,一隻神奇的白猿從天而降,幫助文彥博突出重圍。後來文彥博衣錦還鄉,在家鄉介休建造了這座祆神樓,以此來報答當年白猿的幫助。

據說被供奉於祆神樓內的白猿後來不但沒有感恩戴德,反而變本加厲地騷擾民眾,當地民眾不堪其擾,紛紛祈求觀音菩薩收服白猿,白猿被捉住後,人們將它的首級懸掛在祆神樓的斗拱之上。這段故事後來被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寫成了《三遂平妖傳》。

祆神樓的建築風格特殊,為三重簷歇山頂轉頂結構,高約25米,外觀格局雄壯穩定,屋頂覆蓋綠、黃、青三色琉璃飾件,參差的斗拱飛簷猶如絢麗的千手觀音。值得一提的是,全樓為木質榫卯結構,沒用一顆鐵釘,堪稱我國古建築中的精品。

祆神樓內供奉的祆神,相貌如“角牛形天神”,與祆教的“勝利之神”完全相同。宋代以後隨著陸地絲綢之路的逐漸消亡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祆教也逐漸衰落,這些具有波斯風格的建築遺蹟也因年代久遠而逐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祆神樓在明清時期被朝廷視為異類。明代嘉靖年間,縣令王崇正出於對北宋宰相文彥博的敬仰,只撤掉了樓內的祆教神像,更換為儒家崇尚的劉備、關羽、張飛,樓名也改稱“三結義廟”。不過介休當地民眾還是習慣稱其為祆神樓或者玄神樓。

介休博物館內收藏有修繕祆神樓時拆下的部分琉璃瓦件脊飾,這些斗拱和脊飾上的猛虎、大象等神獸構件具有鮮明的祆教風格,是祆教在中國乃至世界傳播發展的珍貴實證。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