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因一句話看重襲人,結果卻忘了自己也“其身不正”

襲人,寶玉身邊的第一丫鬟,也是王夫人和寶釵同時看重的人。

寶釵因一句話看重襲人,結果卻忘了自己也“其身不正”

襲人能得到王夫人和寶釵的看重,除了平時襲人的舉止得宜和沉重大方之外,自然也是有一個直接的引子的。而襲人入了王夫人的眼,直接的引子就是金釧死後,襲人向王夫人進言姑娘們都大了,再和寶玉一處住著難免傳出閒話。那襲人入了寶釵的眼的引子又是什麼?其實襲人得了寶釵的看重與得了王夫人的看重,都是因為同一性質的一件事。

寶釵因一句話看重襲人,結果卻忘了自己也“其身不正”

前一日,湘雲來賈府,和往常一樣住在黛玉那裡,寶、黛、湘三人處的還是很愉快的,“二更多時,襲人來催了幾次,(寶玉)方回自己房中來睡。”事情到這裡並沒有任何不妥,壞就壞在第二天,天剛亮,黛玉、湘雲二人還未醒,寶玉就又來了。來就來了,偏偏還是未梳洗就來了。見黛、湘二人要梳洗,就順手用湘雲梳洗後的殘水淨臉,並讓湘雲幫她梳頭。湘雲推辭兩次,見寶玉仍是請求,只得幫他。不巧,這時襲人來了:

只見襲人進來,看見這般光景,知是梳洗過了,只得回來自己梳洗。忽見寶釵走來, 因問道:"寶兄弟那去了?"襲人含笑道:"寶兄弟那裡還有在家的工夫!"寶釵聽說,心中明白。又聽襲人嘆道:"姊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禮節,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憑人怎麼勸,都是耳旁風。"寶釵聽了,心中暗忖道:"倒別看錯了這個丫頭,聽他說話,倒有些識見。"寶釵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閒言中套問他年紀家鄉等語,留神窺察,其言語志量深可敬愛。

顯然,襲人此時的一番話亦是入了寶釵的眼,而這番話本質上與襲人對王夫人說的是一致的,都是因為寶玉和姐妹們太過親近。

寶釵因一句話看重襲人,結果卻忘了自己也“其身不正”

那麼問題來了,王夫人因為這番話看重襲人,那是因為寶玉是她兒子,自然不允許寶玉的名聲有任何差池,而襲人如此識大體,王夫人自然要多仰仗襲人了。那寶釵又是為什麼?因為欣賞一個人?當然可以。但是因為一句話,就開始套問人家的年齡、家鄉是不是就不太合適了,這是在查戶口嗎?這正查著戶口呢,寶玉回房了:

一時寶玉來了, 寶釵方出去。寶玉便問襲人道:"怎麼寶姐姐和你說的這麼熱鬧,見我進來就跑了? "

寶釵來寶玉這裡,自然不太可能是來和襲人聊天的,不然也不可能一上來就問寶玉哪去了。但是她來找寶玉,卻見了寶玉就跑是怎麼回事?

寶釵因一句話看重襲人,結果卻忘了自己也“其身不正”

看看那句讓寶釵覺得襲人有些識見的一句話:"姊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禮節,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憑人怎麼勸,都是耳旁風。"

襲人話中的“姊妹們”是指黛玉、湘雲,但這時也同樣適應在寶釵身上。

天剛亮,寶玉就去找黛玉、湘雲不合適,可是天剛亮,寶釵來找寶玉難道就合適了?而且女子梳洗總要比男子費時間,寶釵的住處離寶玉的住處又不像寶玉離黛玉的住處那樣近。算起來,寶釵也是剛剛起床梳洗就來找寶玉。更何況黛玉、湘雲那裡是寶玉主動去找的,寶釵這卻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寶釵因一句話看重襲人,結果卻忘了自己也“其身不正”

寶釵剛聽完襲人抱怨:"姊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禮節,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覺得襲人有見識,可愛可敬,自然不能讓自己也成為沒有“分寸禮節”的一員,見寶玉來了,自然要避嫌,以顯示自己的“分寸禮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