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紅樓夢》裡,襲人的角色十分重要,曹公甚至把她金陵十二釵又副釵中,僅次於晴雯的位置。

可是對於這個人的品行特點,卻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賢良淑德,不然曹雪芹也不會用一個“賢”字來形容她,也有人說她是個腹黑女,表面看來溫順無害,但是晴雯正是因為她告密而被攆出了大觀園。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自然,拋開她的優點,我想談談,那個曹公所謂的“賢”的稱謂,到底是贊同還是反諷。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賢德?

大家都知道,曹雪匠惜墨如金。《紅樓夢》裡400多個人物,有的人只一筆帶過,但是卻活脫脫躍然紙上,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對於很多人的性格和品行,曹雪芹也常用一個字去概括。比如勇晴雯,寫出了她的潑辣大膽;比如俏平兒,寫出了她的外形美麗;比如慧紫鵑,稱讚了紫鵑的聰慧善良,還有敏探春、時寶釵等。

而曹雪芹對襲人的評價是“賢”。那麼,襲人到底真賢,還是假賢呢?

“賢”這個字,我查了一下,百度上的解釋很有意思。說“賢”的本義是管理錢的人。象形字裡,左邊的是“臣”,是豎立的眼睛,意為“奴隸的眼睛”。右邊的“又”,是手。下面的“貝”,是錢。會形解意的話,就是控制錢財的奴隸。

如果是這樣,那麼,用“賢”字去形容襲人就解釋得通了,她是怡紅院裡的大丫環,和寶玉有了雲雨情,表面上是個丫頭,拿的卻是姨奶奶的傣祿,可不就是隱形的怡紅院的大管家,替寶玉看管錢財嘛。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有關襲人的判詞,大家是否記是?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判詞上畫著一簇鮮花,一床破席。為什麼畫一床破席呢,一是因為花和席,諧音指“花襲人”,而有人又說出破席的另一層意思,就是破席,是“破鞋”的音,諷刺襲人不守貞節。

眾所周知,襲人早已和寶玉有了肌膚之親,並且時不時“狎暱”在一起。但是,在賈府破敗之後,這個已經失了身的女人,卻又嫁給了蔣玉菡。

《紅樓夢》第五、第六回裡,賈寶玉受警幻仙姑的啟示,與襲人初試雲雨情。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

襲人和寶玉在事實上已經是夫妻,雖然沒來得及成為真正的姨奶奶,但是在那個女人從一而終的年代,當賈府敗落,寶玉蒙難,她怎麼著也得為了寶玉守身如玉吧?鴛鴦伺候賈母一場,還上吊盡忠,可襲人呢?她一見賈府敗落,竟然直接收拾收拾就出了賈府,嫁給了蔣玉菡,還有幾個小丫頭伺候著,過上了小富即安的日子。

自己的主子還在受罪,她已經在享福了。

這能稱為“賢”嗎?不忠不烈,說得不好聽,稱為“蕩婦”也不為過了。在那個講究三貞九烈的年代,男人碰到女人的手臂,女人就得把手臂砍下來,這才受人褒獎。

而像襲人這樣,以破璧之身再嫁的,實在稱不上“賢”。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賢惠?

從婦德角度,襲人稱不上品德賢貞,在做人上,她也並不賢惠,反而是個動不動就挑撥是非的小人。

《紅樓夢》第21回“賢襲人嬌嗔箴寶玉”一章寫到襲人去叫寶玉洗臉,卻見寶玉已經在黛玉房中洗過了,這一下讓她又生氣又嫉妒可是又無計可施。她再生氣再嫉妒,也不能拿兩位公子小姐怎麼樣。

這時候,寶釵來了,問到了寶玉,這可給了襲人發洩牢騷的機會,她趁機含笑道:“寶兄弟那裡還有在家的工夫!”寶釵聽說,心中明白,又聽襲人嘆道:“姊妹們和氣,也有個分寸禮節,也沒個黑家白日鬧的,憑人怎麼勸都是耳旁風。

這話實在陰毒之至,“寶兄弟哪裡還有在家的工夫”,這話要是被別有用心的人聽了,一定會覺得寶玉天天守著黛玉,夜不歸宿,等於也給黛玉潑了一盆不檢點不本分的髒水。

然後,她又以嘆為訴,向寶釵告狀,說寶玉和林妹妹沒有分寸,黑家白日的瞎鬧。在封建社會,這樣的罪名,可不是林妹妹一個千金小姐所能承受的,可襲人偏偏就極為惡毒地說了出來。

而且,她的話也很不妥帖,已經超出了一個奴才應管轄的範圍。主子在哪洗臉,本不是她一個丫環所能管得住的,她本不應該過問,也無權過問。可是,嫉妒之心佔勝了理智,她一個丫環說出的話,一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二是把所有髒水潑在林黛玉身上,僭越了自己的身份,從心理到行為再到言語,都稱不上是“賢惠”。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紅樓夢》第32回裡,她又利用湘雲大作文章。這一章節裡,史湘雲到賈府來,給襲人他們幾個拿了幾枚戒指,二人坐下說起話,聊起了黛玉剪扇套子的事。當湘雲聽說黛玉誤剪了的是自己做的扇套子裡,心裡不快,當即就說:“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氣,他既會剪,就叫他做。”

湘雲的這番話,正好被襲人借題發揮。襲人說:“他可不作呢。饒這麼著,老太太還怕他勞碌著了,大夫又說好生靜養才好,誰還煩他做?舊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個香袋兒,今年半年,還沒拿針線呢。”

這話說的,且不說林黛玉本就是個大家小姐,從小就是養尊處優,在家的時候,就連讀書都不論多寡,所以當時擔任她老師的賈雨村就十分清閒。

到了賈府,更是賈母心尖尖上的寶貝,這針線活,如果要她一個千金小姐做了,還要奴才幹什麼?

和林黛玉相比,史湘雲就不同了,她父母俱亡,寄人籬下,少不得也要做些針線,可在賈府,從沒聽說哪個小姐還需要繡花做活的。別說林妹妹身體不好,就是身體康健,這女工也不是她的份內工作,襲人一個丫頭,哪來的勇氣去對主子的行為品頭論足嚼舌根?

後來湘雲又勸賈玉,要在經濟仕途上下下功夫:“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

寶玉聽了這些話十分不入耳,當時就下了逐客令,於是襲人趁機又挑撥道:“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

這段話表面上看起來是說賈寶玉,其實所有的軟刀子都指向了林妹妹,褒薛貶林。表面上稱讚寶釵識大體,言下之意就是林妹妹不叫人敬重,使小性子耍小姐脾氣,連他這個奴才的“也起不了敬重之意”。一句髒話也沒有,但是卻把林妹妹貶得一無是處。

果然軟刀子殺人不見血,逮著機會就大肆詆譭黛玉,這,稱得上是賢惠嗎?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賢淑?

還是第32回裡,寶玉把襲人當林妹妹,一時忍不住,說出了心中隱忍好久的傾慕之意:“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裡,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

襲人聽了這番話,嚇得魂飛魄散,明知道是寶玉的肺腑之言,偏偏說他:“這是那裡的話!敢是中了邪?”

寶玉羞愧而走,可是襲人卻不自在了。這裡襲人見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來,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想到此間,也不覺怔怔的滴下淚來,心下暗度如何處治方免此醜禍。

為什麼又驚又畏呢?驚的是寶玉終於不顧一切地向黛玉傾訴了情意,表明了態度。要知道,襲人可是想攀上高枝做鳳凰,當寶二姨奶奶的,可是,如今聽了寶玉的話,她覺得害怕,以寶玉對林妹妹的情意,以及林妹妹的聰慧,襲人覺得如果她成了寶二奶奶,自己她共事一夫,簡直是作夢。

所以,為了避免“醜禍”,到了第34回,襲人就找到王夫人,去打小報告了。打小報告的目的,就是想讓寶玉搬出園子,離黛玉遠一點。

當時寶玉才捱了打,王夫人放心不下,就想找一個跟著寶玉的人來問問情況。本來這樣的事,任哪個怡紅院的丫環小廝去都可以,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但襲人見說,想了一想,便回身悄悄的告訴晴雯、麝月、檀雲、秋紋等說:“太太叫人,你們好生在房裡,我去了就來。”

到了王夫人的房裡,襲人一番話,先是讓王夫人不要擔心寶玉的傷勢,然後,話音一轉,說:“論理,我們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若老爺再不管,將來不知做出什麼事來呢。”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這番話讓愛子如命的王夫人自然吃了一驚,襲人是寶玉的貼身大丫環,她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掌握著王夫人所不知的內情。果然,王夫人急忙拉了襲人的手去打聽消息:“寶玉難道和誰作怪了不成?”襲人連忙回道:“太太別多心,並沒有這話。這不過是我的小見識。

如今二爺也大了,裡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像。

你聽聽這話說的,在怡紅院裡,和寶玉有男女私情的,就是她,並且當日,寶玉在夢中受警幻仙姑點醒,醒了之後,襲人伸手與他系褲帶時,不覺伸手至大腿處,只覺冰涼一片沾溼無意中伸手至大腿處,只覺冰冷粘溼的一片。你看,這好好的服侍主人穿衣服,偏偏把手伸到大腿處,顯然是主動去勾引了。

可在王夫人面前,她卻一副端莊賢淑的模樣,擺出一副男女授受不親的嘴臉,自己勾引男主人做出了不顧廉恥之事,所以也害怕別的女人和自己一樣,這簡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果然,她的話一說出口,王夫人便“如雷轟電掣的一般,正觸了金釧兒之事,心內越發感愛襲人不盡。”

從那之後,襲人就成了王夫人安插在寶玉身邊的心腹和眼線了。

《紅樓夢》襲人:是偽賢良還是真小人?

其實,對於她的為人,之後寶玉也有所察覺,對她也有了防備。寶玉因心中記掛黛玉,便想要人捎去自己的心意:因心下記掛著黛玉,滿心裡要打發人去,只是怕襲人,便設一法,,先使襲人往寶釵那裡去借書。

在這裡,作者寫到了一個“怕”字,主子怕奴才,這還是第一次聽說。應該也是寶玉知曉了襲人的秉性,恐怕如果讓她知道了自己給黛玉送舊帕子的事,又不知道會傳出多少難聽的話,林妹妹背後又要遭受她多少詆譭。

一個“怕”字,襲人的真實嘴臉,就躍然紙上了。

所以,襲人既不賢良,也不賢德,更不賢惠。用一個“賢”字來諷刺她,用一床破席來比擬她,實在也是對她的一種厭惡之情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