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綠頭野鴨也叫做大麻鴨、大綠頭,因頭部顏色呈現金屬綠而得名。綠頭野鴨因其長相跟鴛鴦差不多,很多人分不清楚綠頭野鴨和鴛鴦的區別,其實它們倆很好分辨的,綠頭野鴨從頸部開始到鴨嘴根都是綠色的,而鴛鴦的頭部很少一部分才是綠色的,是不是很好區別,呵呵。現今養殖綠頭野鴨成為了異軍突起的新興項目,有很多養殖戶們開始養殖,但是因為不清楚綠頭野鴨的習性而造成很大的損失,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綠頭野鴨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1、綠頭野鴨雛鴨:嘴部顏色是灰褐色,頭頂、背部、翅膀外部的顏色是灰黑色,兩邊臉頰的顏色是深黃色,腹部顏色和翅膀內部的顏色是淡黃色。

2、雄綠頭野鴨:體格比雌鴨稍微大一些,長度有54釐米-59釐米,重量有4斤-5斤。嘴部顏色呈現青黃色,頭部和頸部顏色呈現金屬綠,頸部連接身體處有土色、白色相間的環紋,翅膀顏色呈現棕灰色帶一些藍色,腹部顏色呈現灰白色帶著灰色斑點,爪子顏色呈現棕黃色。

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3、雌綠頭野鴨:體型比雄鴨小一些,成年後長度在53釐米-55釐米,體重在3斤-4斤。頭部、背部、翅膀上半部、腹部的顏色都呈現灰褐色帶一些棕色斑點,嘴部中段顏色是灰黑色,嘴沿顏色呈現深黃色,爪子顏色跟雄鴨的一樣。

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

1、群居:綠頭野鴨跟不同鴨子一樣有群居性,很喜歡集群飛翔和群居,夏天可以看到它們一群一群在一起覓食或飛翔,秋天可以看到它們一起換羽,冬天可以看到它們集結到一起取暖。我們在養殖時要根據綠頭野鴨的群居性來安排它們的棲息場所和放牧範圍。

2、飛翔:綠頭野鴨有很健壯的翅膀,飛翔能力很強,出殼後生長70天就能飛翔,不僅能從地面起飛,還可以從水上起飛,飛翔的距離還非常遠。因此,養殖的時候要在鴨舍和放牧場地上要設置防逃網,以防它們飛走。

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3、遷移:綠頭野鴨跟大雁一樣有遷移性,到了秋天以後它們會遷移到南部,在南部溫暖的地方越冬。在秋天養殖時要調整好養殖場的溫度,不然綠頭野鴨會飛走。

4、喜水:綠頭野鴨喜歡在有水的地方棲息,比如湖泊、水庫、大河、池塘等地方。綠頭野鴨很喜歡在水裡覓食,吃完食物後還很喜歡洗漱一番。因此,在養殖時要將鴨舍設到離水近的地方,水裡還要養一些小魚、小蝦等綠頭野鴨喜歡吃的食物,還有鴨舍、放牧場所都要按時清理。

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5、膽小:綠頭野鴨因為膽子很小,如果突然受到驚嚇會讓它們到處飛逃,因此,在養殖時要選周圍沒有噪音的地方建養殖場,還要注意進鴨舍的時候聲音儘量輕一些。

6、就巢:綠頭野鴨每年春天和秋天產蛋,每次產蛋的時候都是自己築巢後產蛋。

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以上就是綠頭野鴨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知道這些後養殖時應該能起到不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