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换外援,开心的可能是辽宁队

2019年小外援数据对比:

广东换外援,开心的可能是辽宁队

广东德莱尼的上场时间和投篮次数最少,如果按照其50%的命中率,当出手次数达到20次,德莱尼的得分将跟哈德森差不多,德莱尼的得分能力并不弱。

衡量小外援的得分能力要考量其效率比,更要评估其给予球队攻防两端的作用。

本赛季广东外援得分较少,易建联、周鹏进攻也不像以前那么辛苦,这是广东最好的结果,依赖外援得分,容易被针对性防守,成为输球的关键;而易建联、周鹏也不会因为体能下降,导致进攻效率下降成为输球的因素。

纵观今年CBA小外援高得分对球队产生的负面效果,得分前五名外援,战绩最好是新疆、上海、广州队,余北控、江苏同曦。

深圳在何忠勉、赵捷、顾全、孟铎时代,曾有不错的前锋线,但因为选择小外援布朗,即使请澳大利亚教练戈尔,深圳队也陷入布朗的个人模式,失去集体配合。即使有沈梓捷、李慕豪双高内线,选择得分能力强的大外援萨林杰,深圳队也打不出集体配合,如果不是因为萨林杰受伤,那么深圳队依然打不出集体配合,深圳的前锋线年轻球员,和双高内线,这些本土球员的天赋就不会得到施展的机会。山西选择布朗的下场战绩就已经证明。

福特森的个人进攻模式,绑架了李春江的战术集体理念,李春江正试图拼命把其拉回广厦的集体配合,但福特森个人特点太鲜明,无球在手,不突破的福特森他不知道怎么打球,甚至高位掩护都是多余的。

新疆的亚当斯即使他想传球,他的传球能力都不如福建的老杰特,传球不流畅,不到位。如果你想要外援高得分,增加其上场时间,允许其高出手次数,不外乎,多投三分球,多突破。这种高得分模式正在CBA被多数小外援所使用。而像福特森、亚当斯这种速度球员,他们根本不需要高位掩护,他们要的就是保持长时间控球,抓住对方防守人,和集体防守注意力不集中,瞬间出击,难道这样是CBA教练们想要的吗?

选择合适的小外援,其实今年CBA球队的表现已经越来越证明,他们越来越不吃香,第一,容易被针对性防守。第二破坏了球队的整体配合。第三,像广厦、新疆一样,教练的战术被他们的鲜明特点所绑架,无施展空间。选择愿意防守,传球能力强的外援才是CBA需要的。如果你不知道小外援愿不愿意打集体配合,我认为,看他的传球能力就是重要的评估。

现在,广东在防守端、进攻端、节奏转换都控制的很好,德莱尼愿意去防守,更换他将承担球队化学反应风险。

首先苏伟不能用,曾繁日杜峰不敢用,孟铎的防守跟不上广东的节奏,胡明轩、徐杰只能轮换赵睿位置,无法摇摆小前锋位置,广东既要承认现实,更应该大胆锻炼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