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如何发展?专家评审规划建言献策

2018年4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复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如何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昨日,空港新城举行《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9-2035)(讨论稿)》专家评审会,邀请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进一步讨论研究完善发展规划。

到2035年国际航线将达到180条

《规划》称,示范区发展优势较多,包括区位优势突出、枢纽优势明显、功能配套丰富、临空产业集聚、腹地支撑显著、优势政策叠加,以及发展机遇有利,同时,也存在成立时间短、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临空资源空间布局分散等问题。

以发展“三个经济”为引领,充分发掘枢纽机场核心优势,紧密结合大西安资源禀赋,《规划》称临空经济区将实施“三四五六”临空发展战略,即培育壮大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统筹推进“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激发“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五大优势,聚焦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速临空产业聚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强化开放带动能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六大重点任务。

到2035年,西安国际航线将达到180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200万吨;富有活力的临空产业生态系统全面形成,临空主导产业产值(营收)突破2500亿元;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和配置力大幅提升,全面建成标杆效应显著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建议一:应将自贸区功能放在首位

在随后的专家评审阶段中,不少专家在肯定《规划》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裴成荣表示,目前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产业集群较为薄弱。下一步如何发展,首先应该将自贸区功能放在第一位,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才能实现突破;其次,应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行发展,将理念贯彻到示范区发展的方方面面;此外,因为现有的面积较为局限,在未来规划过程中,不能因此而受限,要在空间布局上做统一考虑,才能有长远发展。

建议二:打造区域性的航空运输支点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王瀚表示,示范区发展规划应紧紧围绕国家发改委批示去考虑,首先应放眼整个陕西省、西部地区,打造区域性的航空运输支点,带动全省以及西部发展;其次,要提升示范区的枢纽型作用,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完善运输、接驳体系,吸引西部省份货源汇聚西安,再由西安发全球;同时,也要围绕军民融合做文章,对接国家战略。

建议三:充分考虑土地、财政、人事管理权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王海杰表示,推进示范区建设,应考虑到土地、财政、人事等管理权,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收益的留存、财政收入是否等同市一级进行管理、如何进行薪酬人事创新和突破,这些问题如果能够提前谋划到位,能够为示范区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其次,要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进一步开放合作,进行相关产业对接,加深国际方面合作,为建设枢纽型机场,提供产业链支撑;同时,提升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程度,在企业注册方面,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并发展口岸经济。

建议四:应更加突出《规划》差异化

西安交通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服贸中心主任冯宗宪表示,《规划》应更加突出差异化,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可以考虑都市圈经济;此外,作为“一带一路”上的西北重镇,应牢牢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推进示范区建设,也要围绕关中城市群等区域性战略做文章;聚焦新经济、新业态,创新服务贸易新模式,争取创新试点;突出示范区开放作用、口岸作用,作为“一带一路”开放前沿,可以大胆探索、考虑自由港,进一步吸引外资。

评审会上,省信息中心二级研究员李振平、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以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也就《规划》建言献策。空港新城将对讨论意见进行整理收纳,下一步将进行《规划》的提升和完善。(本文来自:西安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