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时隔200多年,宫灯再现紫禁城。

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宫灯,又称宫廷花灯。始创于东汉,盛于隋唐,久传不衰。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历经杀伐统一中国后,定都洛阳,开始在宫中悬挂灯笼。到了汉明帝刘庄,下旨要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夜,家家户户要悬灯。

《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和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为了显示国威,招待少数民族首领,正月十五日,洛阳悬挂灯笼,从昏达旦,整整有一个月。

唐朝时,洛阳为东都,灯节时间定为3天,这3天内,金吾不禁,玉漏莫催,家家灯光,处处烟火,无论男女老少,尽情游玩。元稹《灯影诗》曰“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

《太平广记》载,唐玄宗时,洛阳行宫上阳宫内大摆彩灯,光照宫室,明如白天。时东都匠毛顺心多巧思,利用彩绸打结,做成灯楼二十间,楼高一百五十尺,上面悬挂金翠珠玉等物,微风吹来,铿锵悦耳,又以灯光照射,呈现出龙螭虎豹飞腾跳跃的形状。“似非人力”。

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而宫灯制作,更是作为一门手艺,绵延千年,薪火相传。

洛阳宫灯常见的红纱圆灯、有二龙戏珠灯、白帽方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

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在洛阳老城,从明朝开始有鼓楼杜家、东李家和西李家、朱家、王家、田家、赵家、张家等世家。

在古代,庙宇、会馆、楼台、祠堂以及大户人家都会悬挂宫灯。

另外,每年春节元宵节,小孩子们打灯笼也是民俗,小孩每人一灯,大街小巷玩耍。

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洛邑古城有一条宫灯巷子,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

宫灯檀木为骨,绢纱裹面,龙头流苏,雕花纹饰,雍容繁丽。一排排,一列列,莹灯明明,朱色彤彤,悬灯如昼的长街古巷,讲述着千年神都往事。

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文化的记忆,历史的足迹,千百度的追寻,蓦然回首,却只在这灯火阑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