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去到博物馆看文物

除了贵,是不觉得又严肃又正经的?

那你是没有来这儿看

想要看文物又有趣又有用吗?

看一下这些奇葩造型的宝贝!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天鸡式尊 清 博物馆藏

文物周边

古人出于对的崇拜,将鸡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认为它们可以通灵。被历代文人名士广泛吟咏的“金马碧鸡”传说,是云南一带的“神鸡”,汉宣帝曾派人前往云南求取。而倍受人们青睐的“天鸡”出现在汉代以后,至明清时期,天鸡发展为前有卷须、后有垂凤尾的形象,见诸于各类高端艺术作品。数千年以来,现实的公鸡、母鸡与虚拟的“天鸡”、“碧鸡”、“金鸡”,都成为人们期盼与神灵交流的介质或载体。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鸟形彩绘陶罐 新石器时代 内蒙古博物院藏

PS:已然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饿,蓝瘦。。。

文物周边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有了鸡的形象;在距今3300年左右的商代都城殷墟遗址,出土了迄今学术界认定的最早的家鸡鸡骨,甲骨文里也发现了鸡的象形文字;从春秋战国时代起,鸡就成为农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吴有“鸡坡”,越有“鸡山”,《》提到了“相鸡术”;汉代鸡的种类日益发展,开始使用家禽调教技术,开办鸡场,并引进长尾鸡、长鸣鸡等新品种;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上有关于鸡的方法,敦煌魏晋出现了“烫鸡”图;有《相鸡经》;北魏《齐民要术﹒养鸡篇》详细地记载了古代养鸡技术的成就;唐代流行斗鸡游戏;宋代发明人工孵化;清代有人总结出《鸡谱》……人类的养鸡史,可谓是一部熟悉鸡、探索鸡的科学技术史。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白玉镂雕鸡纹饰件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文物周边

镂雕是一种雕塑形式,亦称镂空、透雕。指在木、石、象牙、玉、陶瓷体等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一种技法。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已有透雕圆孔为饰;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熏都有透雕纹饰;清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的水平达到了顶峰。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公卣 藏

PS:三生三世,纠缠不休。。。

(yǒu)是商周时期主要的盛酒器之一,在青铜礼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和文献资料,青铜卣主要用于祭祀。商代多装饰兽面纹、夔纹,时期尤其是成康之后则多见鸟纹。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青瓷天鸡 宋 福建博物院藏

PS:自带傲娇总裁霸道范儿,蜜汁骄傲。。。

文物周边

古人认为鸡是上天降临人间的吉祥物,鸡鸣报晓,能呼唤旭日东升。由于鸡的神圣意义,在中国创日神话中,鸡有幸充当了创日第一日所造之物。盘古开天神话里,盘古的形象也以鸡为原型。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朱雀衔环铜杯 河北博物院藏

文物周边

在传统文化里,人们认为凤的形象来源于鸡(或野鸡),“黄帝之时,以凤为鸡”,神话里的三足鸟、火鸟、凤凰、朱雀都和鸡有着千丝万缕的源流关系。在古代艺术作品上,各种凤鸟、天鸡、日神以及金马碧鸡都是以鸡为原型,或者说是被神化了的鸡的形象。如果说,凤和朱雀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则代表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百宝嵌三鸡图漆砂砚盒 清 卢葵生 博物院藏

文物周边

漆砂砚,即以漆制砚,它的出现和使用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比起四大名砚还要早上百年。相比于石质砚,它的制作耗时费工且更加昂贵,一般百姓无缘使用和拥有,只有王公贵胄才能享用。漆砂砚作为文房用具,因其质地轻盈,不损毫、易发墨,便于出游写生携带,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与追捧。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瓷鸡 宋 藏

PS:憋杀我,我投降。。。

文物周边

早在新石器时代,被饲养的家禽——鸡,就成为了早期先民艺术创造的对象,有的体态丰满、神采奕奕,写实功底卓然;有的造型简约、拙中带巧,极具装饰性。这种美化的本质,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田园情趣,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左:白玉公鸡 清 首都博物馆藏

右:袖珍小鸡 清 河北博物院藏

文物周边

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鸡的形象在民间也是妙趣横生,写实中透着一股质朴,没有华丽的色彩装饰,陶器、木器、瓷器、玉器等器物本质的原色更凸显出生活的平淡与安逸。在匠人的手中,这些或大或小、或立或卧、或静或动的自然鸡,被赋予了一股温暖的气息。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清乾隆抹红赶珠龙纹高足盖碗清辽宁省博物馆藏

PS:龙:尼奏凯!( ⊙ o ⊙ )!

鸡:自从得了香港脚,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吃掉了。。。

文物周边

乾隆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在总结和弘扬、瓷器艺术的基础上,使当时制瓷业无论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高足碗传为祭祀礼佛之器,时期品种数量尤为丰富,有釉上红彩、青花、祭红、粉彩、斗彩等品种。

“龙”是封建权威的象征,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使用的器物上充满着龙纹,作为一种纹饰或图案,龙纹在瓷器上出现大约是在五代时期,早期龙纹的使用没有太多的禁忌,元代时对龙纹瓷的烧造有了规定;明代时统治者对龙纹实行垄断,幡饰有龙纹的瓷器多数为官窑器物;清代对龙纹的使用更加严格,五爪龙纹严禁民间使用,三爪和四爪龙纹民间方可使用。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石公鸡 汉 河南博物院藏

文物周边

古代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数千年来一直靠着“鸡鸣报晓”来开始一天的农事活动,并涌现了“闻鸡起舞”、“鸡窗夜开卷”、“雄鸡一唱天下白”等和典故。鸡在漫长的岁月里,一边被畜养,一边被神化。人类养鸡史上,先后出现了报时的鸡、食用的鸡、祭祀的鸡、驱邪的鸡、祈福的鸡、报喜的鸡、游戏的鸡以及衍生出来的神话形象——凤、朱雀、神鸟和天鸡等诸多身份角色。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文物周边

“吹箫引凤传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年代,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的爱情故事。据汉刘向《列仙传》记载,秦穆公时有位萧史者,善吹箫。穆公之女弄玉对他十分仰慕,下嫁与萧史为妻。萧史教弄玉吹箫模仿凤鸣。穆公因而为萧史、弄玉筑凤台。二人居凤台数年,萧史乘龙、弄玉乘凤,一日双双分乘龙凤而去。萧史弄玉以箫为媒,以音乐为共同追求,志同道合;他们情投意合,至情至爱,感化天地,成仙上天;是幸福婚姻的榜样,揭示了爱情婚姻的真谛。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青釉人首鸡身瓷俑 唐 四川博物院藏

文物周边

唐代陶瓷造型总体风格浑圆饱满,不论硕大无朋之器还是小巧玲珑之物都不例外,这和崇尚丰腴的时代风尚有关。唐代青瓷在生产工艺和装饰风格上一直呈现着鲜明的个性,以生产素雅精美的青瓷为己任,始终贯穿着以简为美、大气浑圆的审美思想。大多数瓷器顺物自然,没有过多的雕凿和纹饰,风格典雅素净,设计简繁得当。其在制瓷技术上并非登峰造极,但它所蕴含的简约和清雅的自然审美理念却雅俗共赏,深受世人的喜爱。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铜鸡 三星堆文化(距今3000年前后) 三星堆博物馆藏

PS:密集恐惧症患者请闭眼。。。

文物周边

在古蜀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具绝大部分只能作为祭祀器具的事实表明:古蜀国已具备较为完整的原始宗教体系,古蜀先民经常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三星堆古国正是当时的宗教朝圣之地。三星堆青铜器以祭祀活动所使用的人像动物造型和礼器为载体,充分展现了古蜀先民注重在造型与纹饰艺术中注入自身情感的传统艺术风格。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鸡鸣枕唐新疆文物局供图

PS:千年前的流行枕style~

文物周边

从先秦开始,鸡便被视为吉祥之物,为世俗所信崇,到了汉代,民间开始出现鸡鸣枕。不论是寓意孩子成长,还是丧葬文化中的“重生”之说,鸡鸣枕被赋予了人类美好的愿望,并在汉晋时期广为流传。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瑶族“麒麟送子”银饰件 民俗文物现代广西民族博物馆藏

PS:强行撩妹只会鸡飞蛋打。。。

文物周边

麒麟,仁瑞灵物,古人早就有以麒麟喻人之举,俗传积德人家,求拜麒麟可生育得子。麒麟与人事联系影响最盛者当追孔子,晋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个典故便是“麒麟送子”的来源。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凤首构件辽内蒙古博物院藏

PS:风采不减当年,奈何将军肚已显。。。

文物周边

古人认为凤鸟是一种祥瑞之鸟,它不仅是百鸟之王,而且它的出现给人间带来吉祥,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凤鸟是人类美德的象征,它只亲近有德政的之国和有德行的至德之人,凤鸟亲近的程度是衡量德政和个人德行的尺度,所谓德粗则远,德精则近。凤鸟渐渐成为了一种融众鸟之体,含各鸟之色,兼人伦五德,代表天下太平祥瑞,完全理想化的神鸟了。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朱雀铜灯河北博物院藏

PS:也是人生练家子。。。

文物周边

汉代出现了大量构思奇巧、造型独特的灯。动物造型的铜灯,属于比较尊贵的一种灯具,其造型也比较考究。“朱雀灯”就是其中一种。它的造型属于仿生造型,这种模拟动物的形象并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而是根据艺术的想象作大胆的添加、夸张,使其造型的形象特征和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凤形陶杯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距今7200-6400年前后) 赤峰市博物馆藏

PS:用心灵砒霜代替,你才会逆袭~

文物周边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到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以适应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当人们积累了用火经验,了解到陶土具有可塑性和经烧制后具有一定硬度的特点后,陶器便应运而生,人们便制作出适应各种用途的各种形状的陶器,包括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祭祀用品等。

这是古人的大脑洞?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造型且价值连城的宝贝!

鸡首人身俑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PS:最萌不过歪头杀~

文物周边

俑,是中国古代坟墓中用于陪葬的一种冥器。生肖俑是俑类的一种形式,在、晚唐的墓葬中比较多见,古人将十二生肖与人的相结合,并将其神化为生肖俑,将其在古代墓葬中按一定方位排列,生肖俑有镇墓辟邪,保护墓主亡灵平安之说,所以在民间被广泛用于陪葬。十二生肖人身兽首俑的造像大多用写意和拟人的表现手法,大部分俑皆双手拢袖拱于胸前,成伫立或跪坐(盘坐)状。它们的肖像大多为文吏官员形象,意味着封建体制下的皇权至上,天下的官员和子民都要敬畏皇权,忠于天子的思想。

鸡在民间文化中象征着生命力和生殖力、光明和吉祥,是保护神和神力的象征。这些象征是先民从鸡的生理特点幻化而成,在长期的发展中演变成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象征民俗。一方面,这些渗透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信仰色彩的鸡文化信仰,已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力量。另一方面,鸡的象征文化创造了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水平,也是人类求吉的心愿和向往美好生活理想的深刻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