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OTA行業巨頭的攜程,口碑為什麼在逐漸崩壞?

據最新消息稱,攜程在2018年已經成為了在線旅行社行業GMV全球第一,在過去的一年裡成交總額達6900億元,於攜程而言,可以說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了。

然而,表面上風光無限,但這理想的數據未必代表著用戶的喜愛程度,錢是賺到了,同時也在慢慢地失掉用戶的信任度。

近年來,攜程的聲譽用一落千丈來形容也不為其過。

離現在最近的負面消息便是在2018年12月,鳳凰聯動公司總裁張小波起訴攜程價格欺詐,甚至在公司內部發布了禁用攜程的通知。

作為OTA行業巨頭的攜程,口碑為什麼在逐漸崩壞?

而在此之前,攜程的口碑也遭到了抨擊,演員韓雪曾在微博公開點名攜程:“攜程,我要對你說再見嗎?”

其原因是,在攜程獲得了“天外飛仙”稱號的韓雪,曾多次發現,並手動取消隱藏在訂票信息下的預選保險框,但這次還是不能倖免地中套了,除了正常的機票價格和機場建設費外,還被強行加入了38元的酒店優惠券。

另一方面,也有用戶在攜程買機票時落入騙局,疑似個人信息被攜程網洩露了出去。

最終法院判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對個人信息予以保管及防止洩露的義務,並要求向用戶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

作為OTA行業巨頭的攜程,口碑為什麼在逐漸崩壞?

捆綁銷售、大數據殺熟、高價退改簽等變相盈利手段,讓消費者漸漸地對攜程產生了牴觸。

而攜程之所以會走上這種模式,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要在消費者身上,挽回在競爭中損失掉的利潤。

攜程網成立於1999年,當時梁建章憑藉著聰明的頭腦,以及出色的資本業務能力,把攜程打造成了一個,販賣標準化產品信息的巨頭網絡中介平臺。

利用中間商賺差價的模式,攜程一步步地走上商業成功。

在2006年,梁建章第一次離開攜程時,還信心十足地說出了:“行業裡拿望遠鏡也看不到競爭對手”的豪言壯語。

作為OTA行業巨頭的攜程,口碑為什麼在逐漸崩壞?

但這句話很快就被推翻了,因為行業裡陸續出現了眾多競爭者,如同程網、去哪兒網、途家網等,他們的崛起可以說是給攜程帶來了一定的行業威脅。

面對四面傳來的危機信息,梁建章不得不又重新迴歸攜程,並對公司內部進行了整頓,同時也對外展開了血腥的價格戰。

經過兩年的利潤商戰,在2015年攜程終於又穩住了巨頭的位置,一併吞下了當時的強勁對手藝龍網及去哪兒網,但自己也損失了不少,利潤直接下降了39%。

要確保在競爭上游,又不想割捨掉盈利,最終便想到了向消費者開刀。

作為OTA行業巨頭的攜程,口碑為什麼在逐漸崩壞?

再加上現在又面對著美團這一強勁對手,更是讓攜程繃緊了神經。

飛豬有阿里的流量作為支撐,而美團酒旅也有美團這個流量靠山,唯獨攜程始終找不到穩定的流量。

這麼多年的曝光量都是通過廣告來獲取,無法從根本上帶來商業安全感。

且對用戶下手,極大地傷害了攜程自身的聲譽與口碑,為了保證利潤卻忽略了用戶的體驗值,久而久之,用戶便會對此產生牴觸心理,甚至不再使用。

作為OTA行業巨頭的攜程,口碑為什麼在逐漸崩壞?

面對用戶信任度的流失,不管攜程是否會採取相應的措施補救,但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誰都會願意選擇性價比高,且服務好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