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水门事件”

程宏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2月初,加拿大主流媒体《环球邮报》率先爆料称,因在利比亚从业期间有涉嫌行贿和欺诈等违法活动,该国企业巨头SNC-兰万灵集团遭到加检方调查。公司总部所在地是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也是现任总理特鲁多和其所属自由党重要票仓。该公司若由此陷入耗时耗力耗钱的司法过程,或引发失业问题,并对试图在今年大选中寻求连任的特鲁多和自由党产生负面影响。

为避免该情形,特鲁多政府要求时任司法部长雷布尔德利用职权进行干预,把该案从刑事诉讼转为和解,最终让该公司缴纳罚款了事,从而皆大欢喜。然而,该要求被雷布尔德拒绝,作为报复,特鲁多1月中旬调整内阁时,解除了她的司法部长职位并调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这表面上是“平调”,但加拿大明眼人都知道其实是“暗降”。

该报道甫一公布就引发加拿大舆论哗然,“特鲁多干预司法”“腐败”等迅疾成为媒体关注焦点。雷布尔德起初保持缄默,特鲁多则在第一时间回应称这是“假消息”,坚称其尊重“司法独立”。然而,这未能说服舆论并阻止事件发酵,反而招致媒体爆料更多SNC-兰万灵集团与政府围绕此案频繁互动的内幕。

特鲁多不得不改变口风,转而承认其内阁曾就此事与雷布尔德“沟通”,可坚称做法并无不妥,也绝非干预司法。2月12日,事件迎来转折,标志就是雷布尔德突然辞职,此时距她任现职仅一月有余。她还决定打破沉默,讲出真相。受此影响,2月18日,被认为在该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总理办公室首席秘书、特鲁多长期密友巴茨在一片质疑声中突然去职。

至此,虽然事件全貌不得而知,但其“真实”且是“丑闻”的性质已成各界共识。保守党、新民主党等反对党趁机大做文章,要求国会举行听证会并彻查此事。起初,特鲁多和自由党利用国会多数席位优势数次拒绝该要求,但面对日益沸腾的舆论,最后被迫让步同意举行听证会并请雷布尔德出席。

2月27日,在众议院长达3个半小时的听证会上,雷布尔德慷慨陈词,详细回顾了事件过程,称巴茨、财长莫诺等十多名特鲁多政府核心成员向其“持续不断施压”,甚至是“威胁”,要她在SNC-兰万灵案上“有所作为”,不要影响特鲁多和自由党选情,否则司法部长职位难保。她把该事件性质定性为加拿大版的“水门

事件”,从而在加政坛和社会抛下一枚“震爆弹”。

针对雷布尔德的指控,特鲁多明确拒绝的同时,继续辩白其政府并未做错,但这未能阻止其政权开始遭到动摇的趋势。3月4日,雷布尔德好友、国库委员主席菲尔波特宣布辞职,理由是“司法体系独立和完整的庄严原则处于危险之中……悲哀的是,我对政府如何处理这件事以及回应所出现问题的方式失去信心”,从而成为短短一个月内因该丑闻离职的第三位特鲁多内阁核心成员。菲尔波特在加政坛速来口碑极好,位高权重的她也非该丑闻当事人,因此她的辞职标志着特鲁多政府遭遇上任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执政危机。

加主流舆论批评更是纷至沓来, 认为该丑闻让“加拿大为之蒙羞”,指责特鲁多已失去执政的道义基础,其干涉司法行为已构成犯罪。反对党要求他立刻引咎辞职并彻查此事,呼吁选民在下半年的大选中把他“投下台”。特鲁多和自由党民意支持率也急速下滑,原先民调落后的保守党借机实现逆转,支持率开始与自由党持平。

丑闻还导致特鲁多失去原住民这一重要群体的支持。起初,雷布尔德作为加国历史上首位出身原住民的司法部长,一度成为该群体支持特鲁多和自由党的标志。但是该群体针对此次丑闻发表声明,支持雷布尔德讲出真相的同时,公开对特鲁多和自由党“感到失望”。根据加拿大媒体民调,多数加拿大人认为特鲁多“做错了事”。

近期以来,无论内政还是外交,特鲁多都遭遇困境。内政上,加国内出现“黄马甲运动”,民粹主义暗流涌动,干预司法丑闻使其在政坛上的“清新”“进步”形象被“黑暗”“隐瞒真相”所取代,对雷布尔德的处置方式甚至引发女权主义者的批评。外交上,虽然跟美国和墨西哥签署了“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但在当前共和、民主两党争斗正酣背景下,该协定在美国国会前景如何有待观察。特鲁多想借机要求美国解除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的关税,美方对该要求明显置若罔闻。

更重要的是,由于“孟晚舟案”导致对华关系大倒退,甚至开始波及两国经贸关系。即使如此,不顾中方反对和加拿大有识之士苦苦劝说,加拿大司法部还是在3月1日批准了启动向美国引渡孟晚舟的司法程序,同时特意强调要坚持所谓的“司法独立”。面对此情景,即使加拿大民众也觉得看不下去了,认为特鲁多深陷干预司法丑闻让他在跟中国打交道时“太打脸”。内外施政无方,加上丑闻引发的“政治内战”,都使加拿大舆论开始认为,原本将在大选中胜券在握的特鲁多和自由党开始“濒临崩溃的边缘”。

至于特鲁多本人,或许对外只剩下有名无实、有形象但无能力的“海报男孩”的名声。随着特鲁多一手制造的加拿大版“水门事件”的持续发酵,其政府甚至其个人政治命运难言顺利,结局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责任编辑:唐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