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水門事件”

程宏亮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2月初,加拿大主流媒體《環球郵報》率先爆料稱,因在利比亞從業期間有涉嫌行賄和欺詐等違法活動,該國企業巨頭SNC-蘭萬靈集團遭到加檢方調查。公司總部所在地是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也是現任總理特魯多和其所屬自由黨重要票倉。該公司若由此陷入耗時耗力耗錢的司法過程,或引發失業問題,並對試圖在今年大選中尋求連任的特魯多和自由黨產生負面影響。

為避免該情形,特魯多政府要求時任司法部長雷布爾德利用職權進行干預,把該案從刑事訴訟轉為和解,最終讓該公司繳納罰款了事,從而皆大歡喜。然而,該要求被雷布爾德拒絕,作為報復,特魯多1月中旬調整內閣時,解除了她的司法部長職位並調任退伍軍人事務部長。這表面上是“平調”,但加拿大明眼人都知道其實是“暗降”。

該報道甫一公佈就引發加拿大輿論譁然,“特魯多幹預司法”“腐敗”等迅疾成為媒體關注焦點。雷布爾德起初保持緘默,特魯多則在第一時間回應稱這是“假消息”,堅稱其尊重“司法獨立”。然而,這未能說服輿論並阻止事件發酵,反而招致媒體爆料更多SNC-蘭萬靈集團與政府圍繞此案頻繁互動的內幕。

特魯多不得不改變口風,轉而承認其內閣曾就此事與雷布爾德“溝通”,可堅稱做法並無不妥,也絕非干預司法。2月12日,事件迎來轉折,標誌就是雷布爾德突然辭職,此時距她任現職僅一月有餘。她還決定打破沉默,講出真相。受此影響,2月18日,被認為在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總理辦公室首席秘書、特魯多長期密友巴茨在一片質疑聲中突然去職。

至此,雖然事件全貌不得而知,但其“真實”且是“醜聞”的性質已成各界共識。保守黨、新民主黨等反對黨趁機大做文章,要求國會舉行聽證會並徹查此事。起初,特魯多和自由黨利用國會多數席位優勢數次拒絕該要求,但面對日益沸騰的輿論,最後被迫讓步同意舉行聽證會並請雷布爾德出席。

2月27日,在眾議院長達3個半小時的聽證會上,雷布爾德慷慨陳詞,詳細回顧了事件過程,稱巴茨、財長莫諾等十多名特魯多政府核心成員向其“持續不斷施壓”,甚至是“威脅”,要她在SNC-蘭萬靈案上“有所作為”,不要影響特魯多和自由黨選情,否則司法部長職位難保。她把該事件性質定性為加拿大版的“水門

事件”,從而在加政壇和社會拋下一枚“震爆彈”。

針對雷布爾德的指控,特魯多明確拒絕的同時,繼續辯白其政府並未做錯,但這未能阻止其政權開始遭到動搖的趨勢。3月4日,雷布爾德好友、國庫委員主席菲爾波特宣佈辭職,理由是“司法體系獨立和完整的莊嚴原則處於危險之中……悲哀的是,我對政府如何處理這件事以及回應所出現問題的方式失去信心”,從而成為短短一個月內因該醜聞離職的第三位特魯多內閣核心成員。菲爾波特在加政壇速來口碑極好,位高權重的她也非該醜聞當事人,因此她的辭職標誌著特魯多政府遭遇上任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執政危機。

加主流輿論批評更是紛至沓來, 認為該醜聞讓“加拿大為之蒙羞”,指責特魯多已失去執政的道義基礎,其干涉司法行為已構成犯罪。反對黨要求他立刻引咎辭職並徹查此事,呼籲選民在下半年的大選中把他“投下臺”。特魯多和自由黨民意支持率也急速下滑,原先民調落後的保守黨藉機實現逆轉,支持率開始與自由黨持平。

醜聞還導致特魯多失去原住民這一重要群體的支持。起初,雷布爾德作為加國曆史上首位出身原住民的司法部長,一度成為該群體支持特魯多和自由黨的標誌。但是該群體針對此次醜聞發表聲明,支持雷布爾德講出真相的同時,公開對特魯多和自由黨“感到失望”。根據加拿大媒體民調,多數加拿大人認為特魯多“做錯了事”。

近期以來,無論內政還是外交,特魯多都遭遇困境。內政上,加國內出現“黃馬甲運動”,民粹主義暗流湧動,干預司法醜聞使其在政壇上的“清新”“進步”形象被“黑暗”“隱瞞真相”所取代,對雷布爾德的處置方式甚至引發女權主義者的批評。外交上,雖然跟美國和墨西哥簽署了“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但在當前共和、民主兩黨爭鬥正酣背景下,該協定在美國國會前景如何有待觀察。特魯多想借機要求美國解除對加拿大鋼鋁產品的關稅,美方對該要求明顯置若罔聞。

更重要的是,由於“孟晚舟案”導致對華關係大倒退,甚至開始波及兩國經貿關係。即使如此,不顧中方反對和加拿大有識之士苦苦勸說,加拿大司法部還是在3月1日批准了啟動向美國引渡孟晚舟的司法程序,同時特意強調要堅持所謂的“司法獨立”。面對此情景,即使加拿大民眾也覺得看不下去了,認為特魯多深陷干預司法醜聞讓他在跟中國打交道時“太打臉”。內外施政無方,加上醜聞引發的“政治內戰”,都使加拿大輿論開始認為,原本將在大選中勝券在握的特魯多和自由黨開始“瀕臨崩潰的邊緣”。

至於特魯多本人,或許對外只剩下有名無實、有形象但無能力的“海報男孩”的名聲。隨著特魯多一手製造的加拿大版“水門事件”的持續發酵,其政府甚至其個人政治命運難言順利,結局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責任編輯:唐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