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和游戏,去看看书吧!

时间是历史的车轮,见证了各种奇迹,我的成长虽然没有多么精彩的故事,却也感悟甚多,记录每一阶段的体会,使之铭记于心。

承受着孤独,内心错综复杂。总有万千感慨,因此总要留点痕迹,才把这充满争议的思绪写了下来。

放下手机和游戏,去看看书吧!

“生存之道,存亡之理”,太多的世俗都需要我们去理解,也都让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就像木心一样,他说还没到达那样的境界就别去想那方面的东西,像一个没有长齐牙齿的小孩,你就别去啃骨头。因此要量力而行,由始至终!

很多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之类的人,都是不能同比的,因为毕竟不是一个领域的人,对它了解的深度还不够,或者各不相同,没有可比性。所以有时候别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提并论。就像毛泽东、邓小平说的一样,你不了解政治。确实,世界上没有完满的人,即使再厉害,也不过是别人眼里的文弱书生罢了。

文学确实很难研究,甚至很少有人去研究它,很多人只是把写作当成一种赚钱的方式而已,文笔不对,自创类型,带着些许夸张的故事,完全忽视了文学创作的目的;因此他们取名为随笔。紧接着一大堆小说相继问世并得到世人的喜爱,有人甚至为了看小说不惜荒废学业,然后却没人理会文学的重要性。

很多外国人学中国话也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念的文章也都是一些故事情节的散文小说而已,因为他们不懂得诗经或者古文之类的,这可以明确看出,中国文学确有它的独特之处,为何不愿传承下去呢?

放下手机和游戏,去看看书吧!

当然,学生时代的人都讨厌古文,讨厌写诗,懒得用脑去思考,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场面。在中国一百多年来,真正称得上有意义的文学作品非常少,人类看似正在走向兴盛,实则正在慢慢走向灭亡,很多都远远不如古人,就像翟鸿燊说的那样,如果真正想要生活,就必须回到两千多年跟孔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先易后难,这是一种秩序,就像我们读书一样,先教比较容易的,接着再教稍微难一点的,最后就是自己思考,独立解决。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上大学,然后再回来读小学吧!当然,做一件事情也都有它的秩序,不可随意的去做。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毕竟很多,也许有高潮,也会有低潮,但如实的记叙自己这段思想感情,等到不惑之年,自有它的回味之处,因此要多读书,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每天看两三页也行,这样才能愉悦情性。很多人都不喜欢看书,认为书中的都是纸上谈兵,老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只是个人观点不同而已。真正读书的人,会从中得到许多共鸣!

读书当然有它的益处,就像老子,孔子一样,这充满智慧的老人,何尝不是阅读了许多的书籍,还有走过的路程所体会出来的心得。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文学越来越不被重视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去感悟生命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