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海南省长沈晓明谈“壮士断腕”调控房地产:效果好于预期

人大代表、海南省长沈晓明谈“壮士断腕”调控房地产:效果好于预期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 摄影:聂峥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聂峥):“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的这番言论受到舆论的普遍关注。一年时间过去了,海南房地产调控效果如何?

3月7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举行的开放日上,沈晓明给出“成绩单”,调控效果达到预期、好于预期。

沈晓明介绍说,海南省房地产的指标出现了预期变化,市场基本稳定。他列出了几个数据来说明:2018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6.8%,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7.5%,销售额同比下降23.2%,销售对象由岛外居民为主转变为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为主,房价基本保持稳定。

他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质量有所提升。“去年海南全省GDP增长5.8%,扣除房地产后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

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倒逼海南经济发展转型,经济结构有所优化。“过去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消费主要靠投资,而投资主要靠房地产。”沈晓明说,房地产调控后,主要在出口和消费上做文章。去年海南进出口额增长20.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消费方面,旅游总收入增长14.5%,其中免税品销售增长26%,“我们看到一个可喜的变化,经济结构在好转。”

此外,房地产调控也倒逼海南发展动能的转化,新动能加快培育和引进。“房地产调控留下的缺口,必须由新的产业来填补。”沈晓明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海南已经培育出几个比较有前途的新的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生物医药产业最近几年也都以20%-40%的速度在增长。

讲到下一步规划时,沈晓明表示,海南会继续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一手抓房地产调控,一手抓长效机制建立。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完善保障和供应体系,保障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的基本需求、刚性需求,供应体系重点抓租售并举;三是制定政策,鼓励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商品房土地转型;四是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基本需求由政府保障,改善型需求由市场调节,投资型需求由制度限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