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作战装备的快速登陆投送,对于在战斗初期巩固滩头阵地、确保登陆场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装备物资和人员的冲滩效率,减少伤亡,气垫登陆艇这一全新的装备应运而生,成为了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二战期间,大部分的重型装备都要依靠坦克登陆舰运至滩头附近,再自行涉水登陆,对于登陆舰和坦克装甲车辆的乘员而言,己方的目标太大,不但要冒着随时被敌人火力击中的危险,而且效率也偏低。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诺曼底登陆期间,正在卸载“谢尔曼”坦克的美军坦克登陆舰

1959年,由英国工程师克里斯托弗·科克莱尔发明的气垫船技术,为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提供了契机。

气垫船是依靠由鼓风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在船体与水面或地面之间形成气垫,使船体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这样的特性使得气垫船可以在承载比较重的货物的同时,还能拥有十分良好的通过性能,在浅滩、滩涂、岛屿等恶劣地形环境下登陆时表现尤为突出。根据统计,气垫船能够登上全世界超过70%的海岸,而普通登陆艇只能在15%-17%的海岸实施物资和人员的登陆卸载。

此外,气垫船的航行速度也很快:美军的LCAC气垫登陆艇在满载车辆和人员的条件下可达到40节(约合74公里/小时)以上,这对于登陆部队快速冲滩上岸有着十分重要的战术意义。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高速航行中的美军LCAC气垫登陆艇

当然,气垫船也拥有着明显的缺点:它的耐波性较差,在风浪中航行时容易失速。这也使得气垫船无法依靠自己进行长距离航行,只能在较为平静的海岸和河流区域航行。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在河流上充当渡船的民用气垫艇

拥有着诸多性能优势的气垫船,陆续得到了美国和苏联军方的青睐,逐渐转型成军用的气垫登陆艇。

苏联在70年代开发了第一代气垫登陆艇:“鹳”式气垫登陆艇。“鹳”式登陆艇全重350吨,最大承载量74吨,可以搭载2辆主战坦克、或是4辆PT-76两栖坦克/BMP步兵战车,自身还拥有2门AK-230型30毫米自动舰炮,以在登陆阶段提供火力掩护。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正在卸载PT-76两栖坦克的苏军“鹳”式气垫登陆艇

在苏军举行的多次大型登陆作战演习中,气垫登陆艇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术性能,这也促使苏军进一步研制和发展大型气垫登陆艇。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贼鸥”级大型气垫登陆艇(北约代号“欧洲野牛”级)成为了苏联在军用气垫登陆艇领域的代表之作。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贼鸥”/“欧洲野牛”级大型气垫登陆艇

“欧洲野牛”的满载排水量超过500吨,总承载量150吨,可携带3辆40吨级的主战坦克(如T-80/T-90)或者8辆BMP步兵战车及140名步兵。艇上还装有30毫米六管全自动舰炮、140毫米火箭发射器和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自卫火力相当强劲。我国海军也正是看上了它优秀的战术性能,在2014年向乌克兰船厂订购了2艘“欧洲野牛”,并引进其技术自行建造。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与我军96式坦克进行协同登陆演习的“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

与苏联相比,美国海军的LCAC型气垫登陆艇虽然吨位较小(185吨),运载量稍低(60吨),但是建造数量多,运用范围广,它较小的体型也能让大型的两栖船坞登陆舰(LPD)装着它走,算得上是十分独特的优势了。目前美军装备了80多艘LCAC气垫登陆艇,活跃在世界各地,除军事作战外,还在各类海啸、洪灾等自然灾害爆发后充当着人道救援任务的运输主力。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正在驶入船坞登陆舰的LCAC气垫登陆艇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我军装备的726型“野马”气垫登陆艇,可由071型船坞登陆舰搭载

出品 | 科普中国

策划 | Zero601

作者 | 毕孝斌

监制 |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精彩推荐

于本水|陈德仁|毛明|余旭|张超

航空发动机|轰炸机|电磁轨道炮|潜航器|机器狗

长征五号|天宫二号|科普漫画|神州十一号|碳卫星

坦克|装甲车|迷彩|阻拦索|靶机|电磁弹射

歼20|运-20|歼-31|直-15

军事科技前沿微平台

Military2016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