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點沒想明白,就別扯“農產品上行”

當下縣域電商發展迅猛,但依舊面臨不少問題,這其中“農產品上行”是重點。這裡想談幾點我所認為的“常識”——

NO.1 迴避“上行”問題的縣域電商服務商,都是在“耍流氓”!

我們一直在講,縣域電商的核心,是要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物流,形成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機循環。但更多縣域在乎的,是“農產品上行”。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工業品下鄉在某種程度上講,大部分縣域都有一定基礎,這從各大快遞公司的整體佈局狀況就可見一斑。縣長們也意識到,要富民強縣,更重要的,是要將當地豐富的農特產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正因如此,各大平臺電商,都是竭盡全力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農村淘寶去年底還特意推出“年貨節”,就是希望闖出一條新路子。因此,縣域電商的著力點之一,就是“農產品上行”,當地的綜合服務商必須提供一個整體的上行解決方案,否則就是不稱職、不達標。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個常識——“農產品上行”是縣域電商工作的重中之重。

這幾點沒想明白,就別扯“農產品上行”

NO.2 解決“上行”問題需要生態體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縣域裡有著最好的優質原產地產品,但農產品上行不是開上幾家網店就能解決的。農產品是非標品,成為好商品,成為好網貨,還需要一系列的生態體系建設,品質控制、溯源技術應用、品牌打造、包裝設計提升等等方面,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很多縣長光想著縣裡有豐富的資源,卻沒有考慮到這些資源轉化為市場價值還是需要很多基礎配套的。一上來就去“賣貨”,是不現實的。我們公司剛剛做通榆項目時,當地連QS證照齊全的企業都不多。我們到延邊挑選了幾十款保健產品,有藍帽子的產品不到十分之一。打鐵得要自身硬,基本條件不具備,是很難通過互聯網進行大規模銷售的。

NO.3 有效“上行”需要千軍萬馬,服務商“包銷”是天方夜譚。

有些服務商為了承攬業務,在沒有系統調研的前提下,盲目承諾縣域政府做農產品上行,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當前,電商環境正處於劇變過程中,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社群經濟也在涮新互聯網,流量競爭空前激烈,有誰能夠保證光靠自己幾家網店,就能把縣域農產品上行問題系統解決?網店成長需要時間,運營水平需要逐步提高,而農產品都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區域性。從國內縣域電商發展得比較的地方來看,都是有著群體性優勢,即在當地龍頭企業的引領下,更多人、更多機構參與銷售,才能賣出規模、賣出影響力。服務商能夠起的作用,是引領與示範,絕不是“包銷”,更不可能全面解決上行的問題。

這幾點沒想明白,就別扯“農產品上行”

NO.4 可持續“上行”需要從賣產品走向賣服務、賣生活。

通過互聯網手段賣產品,尤其是單品,無法迴避激烈的價格競爭,無法迴避對手各種手段的“傷害”。從今年開始,由於更多地方的紅棗、蘋果和核桃等品種陸續進入豐產期,可以預期這幾個單品即將面臨的慘烈價格戰。縣域電商剛剛起步,大部分做網商的都是“小白”,他們本身的運營水平就有限,怎麼可能面對得了?所以,單純的賣產品,一定是很艱難的。我們要鼓勵更多的網商,要走向賣服務、賣生活,要從產品層面進行提升,賣食療配方,賣功能組合,等等,提升競爭力。

NO.5 引導“上行”不僅是要輸送經驗,更要研究趨勢。

縣域電商服務商都在做電商培訓,但問題是,現在的培訓內容基本上是PC端時代的“經驗輸送”,而不是基於技術與商業模式的迭代趨勢。換言之,即便培訓出來的網商開了店,幾個月之後,大部分都成了殭屍店。今年以來,商務部在全國佈局了200多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各地都在轟轟烈烈做電商培訓。有些省份,甚至提出了一個縣要有幾萬名的培訓指標。服務商為了完成指標,能拿到財政補貼,又有多少家能夠紮紮實實注重培訓實效,大家都在幹著“自欺欺人”的活兒。

這幾點沒想明白,就別扯“農產品上行”

NO.6 科學“上行”必須走向全網、多屏、跨平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農產品上行必須基於這一趨勢,做整體的分銷渠道搭建,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全網、多屏、跨平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進行分銷。當然,這一前提,首先是要合理地對品種、品類進行分析,哪個渠道更適合?同樣,電子商務也並非是要賣貨到全中國,域內、域外、省內、全國市場,要做整體統籌。同時,社群經濟的崛起,也是農產品上行的一個重要渠道。

NO.7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縣域農產品要狠抓品質,力推品牌,這也是“上行”最大的短板。

FINALLY,永恆不變的終極常識,好產品永遠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