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白手起家,2年時間把公司做到16個億!27歲的時候身家達到27億!

他是大名鼎鼎的“90年代商業奇才“,也是鋃鐺入獄的階下之囚,如今已經被人們所遺忘,他就是愛多VCD傳奇創始人胡志標!

1

小飯館聽來的機會


1986年,胡志標和他的好基友陳天南在中山市一所職業中學學習電器專業,畢業之後,胡志標學以致用,在鎮上租下一間小門面,搞起了電器維修的買賣,陳天南則“跨界”玩起了銷售。

心懷抱負的胡志標並不滿足於溫飽,他找來了好基友陳天南,表示要創業。

有理想是好事,但是18歲的胡志標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屌絲,身無分文,啟動資金是陳天南從家裡拿出來的4000元積蓄。

憑藉在學校裡學到的本事,他們前後嘗試了修理電視、做變壓器、生產製造遊戲機、學習機等。

1995年,在一次下館子的時候,胡志標聽到一個新名詞——“數字壓縮技術”,也就是VCD的原理。


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敏銳的嗅覺讓他頓時來了興趣,聯想起自己平時看到的新聞,他覺得整個VCD市場剛剛興起,格局還未確定,如果此時入局,很可能是個好機會。

回家之後,胡志標收拾好行李,買了去香港的車票,準備先去考察一番。

在香港,他發現VCD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是在內地還是新鮮東西,如果把這個技術推廣到內地,肯定賺大發了!

1995年7月20日,陳天南和胡志標拿著自己全部身家80萬成立新公司,兩人各佔45%的股份,另外10%的股份由公司駐地——東昇鎮益隆村所有。

憑藉以前的工作經驗和在香港的考察成果,他們兩個很快就研發成功了第一臺VCD。

90年代是香港四大天王的時代,歌神張學友的《每天愛你多一些》風靡內地,胡志標就把他們的VCD叫做“愛多”。

2

營銷界大師


酒香也怕巷子深。

雖然坐擁“爆款”——愛多VCD,但是怎麼賣出去呢?當時的胡志標和陳天南沒有背景,也沒有人脈資源。

但是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儘管沒有學過營銷,但是胡志標天生就是營銷界大師。

當時的家電走的是經銷商的路子,由廠家發貨給經銷商,然後經銷商再給錢,但是胡志標不走尋常路,他要求經銷商先給錢再提貨。

經銷商們聽到這個要求,瞬間懵比:這是什麼鬼!不過,沒多久,經銷商們就心甘情願把貨款給送上門。

原來胡志標想出一個妙計——提高銷售的利潤,他給出的銷售利潤是競爭對手的一倍多,經銷商們自然樂意先付錢。

這樣一來,愛多VCD還沒打開市場,胡志標就手握2000萬的預付款,這樣的開局簡直不能再夢幻了。

手握大把資金的胡志標,終於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營銷大法,他要把愛多這個品牌打出去。

當時是傳統媒介時代,胡志標揮舞著金元大棒拿下了《羊城晚報》二分之一的版面,還連續買了4天。

第一天,《羊城晚報》整個版面就印著兩個字——愛多!市民們表示很懵比,這個“愛多“是個什麼東東呢?

第二天依然如此,大家討論地更加激烈了。

第三天,《羊城晚報》上演了“愛多“帽子戲法,輿論達到了高潮,大家議論紛紛,被吊足了胃口,都想知道這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到了第四天的時候,謎底終於解開了,報紙上刊登了介紹 “愛多VCD ”的新聞,坊間頓時炸鍋,“愛多VCD ”一炮而紅,賺足了眼球。

在愛多經歷火箭式爆紅之後,胡志標信心倍增,表示要讓愛多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眾多經銷商們也紛紛上門提貨,大筆預付款也跟著送上門。有了錢,胡志標就更有底氣了,他找到導演界的大咖——張藝謀,砸重金請他策劃廣告,又請來當紅國際巨星成龍來為愛多代言。


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1996年,愛多以8200萬的價格拿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後的5秒廣告。

藉著央視的強大影響力,愛多在全國名聲大噪,營業額也是蹭蹭往上漲,1996年還是2億,到了1997年已經是16億!

從此一發不收拾,在1997年底,愛多又以2.1億元的價格成為央視“標王”。

那些年,胡志標帶領下的愛多團隊,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創造了“愛多神話”,不僅使企業獲得了巨大成長,還推動了中國家電行業營銷模式的變革。

3

王者的代價


1997年的愛多已經是行業內數一數二的品牌,但是以營銷起家的胡志標並沒有思考未來的戰略方向,而是繼續在營銷上做文章。

為了在行業內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胡志標親自操刀的“陽光A計劃”新鮮出爐,愛多VCD大幅降價,一眾小廠商應聲倒地。

香港迴歸的時候,胡志標又統一把市場上均價為2000元以上的VCD全都調整為1997元,巧妙地把政治熱點和價格聯繫在一起。

在A計劃成功之後,胡志標又推出了“陽光B計劃”,其實質與A計劃如出一轍,而且更進一步,在降價的基礎上給消費者更多福利。

這場價格戰堪稱慘烈,尤其是在面對國有企業江蘇新科的時候。


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新科市場佔有率完勝愛多,胡志標很不爽,誓要超過對方,在B計劃大減價的基礎上還瘋狂送顧客贈品。戰況最激烈的時候,銷售一臺1000元的愛多VCD,消費者居然可以獲得價值700元的贈品。

新科也不甘示弱,祭出了同樣的營銷大法,大戰三百回合之後,新科首先敗下陣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愛多雖然獲勝,但是也“身受重傷”,付出1.5億元的慘重代價,以前攢下的一點家底基本被揮霍一空,胡志標只能拆了東牆補西牆。

4

兄弟反目,鋃鐺入獄


共享福易,共患難難。

大打價格戰的愛多遇到了嚴重的資金問題和管理問題,就像個奄奄一息的癌症病人,只需要最後一根稻草就可以讓他一命嗚呼。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根稻草不是上門追債的經銷商,也不是原料供應商,而是自己的好基友——陳天南。

在愛多發展的那些年,和胡志標平起平坐的另一位大股東陳天南,一直很低調,外界只知胡,而不知陳。

事實上,在愛多火箭式躥紅的背後,一直是胡志標挑大樑,為公司掌舵,陳天南很少為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基本上是躺著賺錢。

但是,B計劃的實施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陳天南不能忍了。

1999年4月7日,陳天南終於出手,他在愛多打響第一炮的《羊城晚報》發表“股東授權聲明”稱:愛多新辦的子公司未經董事會授權和批准,其所有經營行為和債務債權均與“廣東愛多電器有限公司”無關。


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深陷資金鍊危機的愛多,被陳天南的這個“大招”徹底擊垮,眾多代理商和供應商聞訊前來要債。

更要命的是,陳天南的“爆料”還成功吸引了政府部門的注意,中山市政府初步調查之後,公告稱愛多現在資不抵債達到1.35億元。

這個消息一出來就炸開鍋了,眾多經銷商和供應商聯合申請愛多破產。

雖然胡志標四處奔走,想要扶大廈於將傾,但終究無濟於事。

2000年4月18日,胡志標也被警方逮捕,法院以挪用資金罪、虛假註冊資本罪等罪名判他有期徒刑8年。

一代商業奇才就這樣從巔峰跌入谷底,而他的好基友陳天南也在不久後患上鼻咽癌,在人生行將結束的時候,他公開表示,不應該把責任都推給胡志標,令人不勝唏噓。

5

愛多啟示錄


短短几年間,愛多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手,搖身一變成為行業巨頭,在這個過程中,胡志標大膽採用新技術,創新營銷方式,打造品牌,幾乎都獲得成功,就算是價格戰也獲得了慘勝。

那麼愛多究竟是敗在什麼地方呢?

首先,融資方式有問題。

胡志標為了融資,讓上、下游商家不斷集資維持生產銷售網絡。隨著愛多的不斷成長,融資需求越來越大,而新的融資渠道始終沒有打通,最終導致企業對商家的資金依賴性越來越大。

資金根基不穩的愛多,在陳天南發出“股東授權聲明”之後,被商家集體上門討債,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財務管理混亂。

胡志標在掌控愛多的時候,對財務缺乏細緻管理,甚至公司賬上有多少錢都不是很清楚,對所欠外債也是糊里糊塗。

而且,他居然認為賬面現金就是利潤,這不是笑話嗎?再加上他花錢如流水,成本根本控制不住。

最後,胡志標沒有處理好與合夥人的關係。

公司的大事小事,基本上是他一人做主,他的妻子是財務總監。原本是合夥企業,現在成了他的家族企業,作為擁有相同股份的陳天南自然很不爽,導致後來兄弟反目,公司也被破產處理。


90年代商業奇才,27歲賺27億,2.1億奪央視“標王”,最終卻淪為階下囚!


當年的商界傳奇胡志標在2010年出獄後,成立了一家管理諮詢機構,行事非常低調。

或許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看透人生,又或許是年紀已經不允許再折騰,他的時代已經塵封在歷史之中。

雖然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他的經驗仍然可以幫助很多中小企業家克服困難,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