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白手起家,2年时间把公司做到16个亿!27岁的时候身家达到27亿!

他是大名鼎鼎的“90年代商业奇才“,也是锒铛入狱的阶下之囚,如今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他就是爱多VCD传奇创始人胡志标!

1

小饭馆听来的机会


1986年,胡志标和他的好基友陈天南在中山市一所职业中学学习电器专业,毕业之后,胡志标学以致用,在镇上租下一间小门面,搞起了电器维修的买卖,陈天南则“跨界”玩起了销售。

心怀抱负的胡志标并不满足于温饱,他找来了好基友陈天南,表示要创业。

有理想是好事,但是18岁的胡志标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屌丝,身无分文,启动资金是陈天南从家里拿出来的4000元积蓄。

凭借在学校里学到的本事,他们前后尝试了修理电视、做变压器、生产制造游戏机、学习机等。

1995年,在一次下馆子的时候,胡志标听到一个新名词——“数字压缩技术”,也就是VCD的原理。


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敏锐的嗅觉让他顿时来了兴趣,联想起自己平时看到的新闻,他觉得整个VCD市场刚刚兴起,格局还未确定,如果此时入局,很可能是个好机会。

回家之后,胡志标收拾好行李,买了去香港的车票,准备先去考察一番。

在香港,他发现VCD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内地还是新鲜东西,如果把这个技术推广到内地,肯定赚大发了!

1995年7月20日,陈天南和胡志标拿着自己全部身家80万成立新公司,两人各占45%的股份,另外10%的股份由公司驻地——东升镇益隆村所有。

凭借以前的工作经验和在香港的考察成果,他们两个很快就研发成功了第一台VCD。

90年代是香港四大天王的时代,歌神张学友的《每天爱你多一些》风靡内地,胡志标就把他们的VCD叫做“爱多”。

2

营销界大师


酒香也怕巷子深。

虽然坐拥“爆款”——爱多VCD,但是怎么卖出去呢?当时的胡志标和陈天南没有背景,也没有人脉资源。

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尽管没有学过营销,但是胡志标天生就是营销界大师。

当时的家电走的是经销商的路子,由厂家发货给经销商,然后经销商再给钱,但是胡志标不走寻常路,他要求经销商先给钱再提货。

经销商们听到这个要求,瞬间懵比:这是什么鬼!不过,没多久,经销商们就心甘情愿把货款给送上门。

原来胡志标想出一个妙计——提高销售的利润,他给出的销售利润是竞争对手的一倍多,经销商们自然乐意先付钱。

这样一来,爱多VCD还没打开市场,胡志标就手握2000万的预付款,这样的开局简直不能再梦幻了。

手握大把资金的胡志标,终于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营销大法,他要把爱多这个品牌打出去。

当时是传统媒介时代,胡志标挥舞着金元大棒拿下了《羊城晚报》二分之一的版面,还连续买了4天。

第一天,《羊城晚报》整个版面就印着两个字——爱多!市民们表示很懵比,这个“爱多“是个什么东东呢?

第二天依然如此,大家讨论地更加激烈了。

第三天,《羊城晚报》上演了“爱多“帽子戏法,舆论达到了高潮,大家议论纷纷,被吊足了胃口,都想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谜底终于解开了,报纸上刊登了介绍 “爱多VCD ”的新闻,坊间顿时炸锅,“爱多VCD ”一炮而红,赚足了眼球。

在爱多经历火箭式爆红之后,胡志标信心倍增,表示要让爱多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众多经销商们也纷纷上门提货,大笔预付款也跟着送上门。有了钱,胡志标就更有底气了,他找到导演界的大咖——张艺谋,砸重金请他策划广告,又请来当红国际巨星成龙来为爱多代言。


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1996年,爱多以8200万的价格拿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后的5秒广告。

借着央视的强大影响力,爱多在全国名声大噪,营业额也是蹭蹭往上涨,1996年还是2亿,到了1997年已经是16亿!

从此一发不收拾,在1997年底,爱多又以2.1亿元的价格成为央视“标王”。

那些年,胡志标带领下的爱多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爱多神话”,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巨大成长,还推动了中国家电行业营销模式的变革。

3

王者的代价


1997年的爱多已经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但是以营销起家的胡志标并没有思考未来的战略方向,而是继续在营销上做文章。

为了在行业内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胡志标亲自操刀的“阳光A计划”新鲜出炉,爱多VCD大幅降价,一众小厂商应声倒地。

香港回归的时候,胡志标又统一把市场上均价为2000元以上的VCD全都调整为1997元,巧妙地把政治热点和价格联系在一起。

在A计划成功之后,胡志标又推出了“阳光B计划”,其实质与A计划如出一辙,而且更进一步,在降价的基础上给消费者更多福利。

这场价格战堪称惨烈,尤其是在面对国有企业江苏新科的时候。


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新科市场占有率完胜爱多,胡志标很不爽,誓要超过对方,在B计划大减价的基础上还疯狂送顾客赠品。战况最激烈的时候,销售一台1000元的爱多VCD,消费者居然可以获得价值700元的赠品。

新科也不甘示弱,祭出了同样的营销大法,大战三百回合之后,新科首先败下阵来。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爱多虽然获胜,但是也“身受重伤”,付出1.5亿元的惨重代价,以前攒下的一点家底基本被挥霍一空,胡志标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4

兄弟反目,锒铛入狱


共享福易,共患难难。

大打价格战的爱多遇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和管理问题,就像个奄奄一息的癌症病人,只需要最后一根稻草就可以让他一命呜呼。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根稻草不是上门追债的经销商,也不是原料供应商,而是自己的好基友——陈天南。

在爱多发展的那些年,和胡志标平起平坐的另一位大股东陈天南,一直很低调,外界只知胡,而不知陈。

事实上,在爱多火箭式蹿红的背后,一直是胡志标挑大梁,为公司掌舵,陈天南很少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基本上是躺着赚钱。

但是,B计划的实施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陈天南不能忍了。

1999年4月7日,陈天南终于出手,他在爱多打响第一炮的《羊城晚报》发表“股东授权声明”称:爱多新办的子公司未经董事会授权和批准,其所有经营行为和债务债权均与“广东爱多电器有限公司”无关。


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深陷资金链危机的爱多,被陈天南的这个“大招”彻底击垮,众多代理商和供应商闻讯前来要债。

更要命的是,陈天南的“爆料”还成功吸引了政府部门的注意,中山市政府初步调查之后,公告称爱多现在资不抵债达到1.35亿元。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炸开锅了,众多经销商和供应商联合申请爱多破产。

虽然胡志标四处奔走,想要扶大厦于将倾,但终究无济于事。

2000年4月18日,胡志标也被警方逮捕,法院以挪用资金罪、虚假注册资本罪等罪名判他有期徒刑8年。

一代商业奇才就这样从巅峰跌入谷底,而他的好基友陈天南也在不久后患上鼻咽癌,在人生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公开表示,不应该把责任都推给胡志标,令人不胜唏嘘。

5

爱多启示录


短短几年间,爱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摇身一变成为行业巨头,在这个过程中,胡志标大胆采用新技术,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品牌,几乎都获得成功,就算是价格战也获得了惨胜。

那么爱多究竟是败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融资方式有问题。

胡志标为了融资,让上、下游商家不断集资维持生产销售网络。随着爱多的不断成长,融资需求越来越大,而新的融资渠道始终没有打通,最终导致企业对商家的资金依赖性越来越大。

资金根基不稳的爱多,在陈天南发出“股东授权声明”之后,被商家集体上门讨债,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财务管理混乱。

胡志标在掌控爱多的时候,对财务缺乏细致管理,甚至公司账上有多少钱都不是很清楚,对所欠外债也是糊里糊涂。

而且,他居然认为账面现金就是利润,这不是笑话吗?再加上他花钱如流水,成本根本控制不住。

最后,胡志标没有处理好与合伙人的关系。

公司的大事小事,基本上是他一人做主,他的妻子是财务总监。原本是合伙企业,现在成了他的家族企业,作为拥有相同股份的陈天南自然很不爽,导致后来兄弟反目,公司也被破产处理。


90年代商业奇才,27岁赚27亿,2.1亿夺央视“标王”,最终却沦为阶下囚!


当年的商界传奇胡志标在2010年出狱后,成立了一家管理咨询机构,行事非常低调。

或许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看透人生,又或许是年纪已经不允许再折腾,他的时代已经尘封在历史之中。

虽然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的经验仍然可以帮助很多中小企业家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