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上海藝倉美術館靠近黃浦江畔,加上下午時開始下起了小雨,站在天台上會讓人有種身處倫敦的恍惚感。考慮到我身旁的還是年過七旬的英國時裝設計師 Zandra Rhodes,和來自倫敦時裝與紡織品博物館(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由 Rhodes 在 2003 年創辦)的策展人 Dennis Nothdruft,這種感受就顯得更為強烈。

Rhodes 和 Nothdruft 來滬是由於他們博物館早在 2014 年舉辦的「Artist Textiles」—— 一場介紹上世紀藝術運動與面料、時裝設計間關聯的展覽 —— 巡展到了藝倉美術館。可惜,巡展脫離了原本紡織品博物館的語境,在一家美術館的環境裡顯得內容有些薄弱,更像是為贊助商定製的宣傳活動(當我到達館裡時,展覽尚未開幕,四樓空間正在舉辦著贊助商的新品發佈會)。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Artist Textiles」展覽的展品之一:由藝術家 Salvador Dali 設計的布料紋樣

不管怎樣,「Artist Textiles」上海站的啟動拉開了 2019 年諸多會在中國舉辦時裝展覽的序幕。和「Artist Textiles」幾乎同期進行的,是時裝品牌 Azzedine Alaïa 在北京籌備的小型展覽「The Secret Alchemy of a Collection」—— 這場展覽將在精品百貨公司 SKP 的四樓中庭位置舉辦,是 2018 年在巴黎 Azzedine Alaïa 畫廊舉辦的同名展覽精簡版,主要展現品牌 1992 年春夏季高級定製系列。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Azzedine Alaïa 在北京 SKP 舉辦的「The Secret Alchemy of a Collection」展覽,場地被佈置成迷宮的樣式,人形臺的「消失」更凸顯了服裝雕塑般的輪廓,滑動查看更多

北京 SKP 是 Azzedine Alaïa 在中國大陸的第三家店鋪所在地。選擇在這裡舉辦展覽 —— 儘管布展手法依舊精巧,服裝如雕塑般生動 —— 這其中少不了想要藉由公眾觀展來帶動品牌認知和店鋪銷量的考量。類似邏輯在以品牌為主導的時裝展覽中幾乎都有痕跡。

從 4 月 20 日起,Chanel 也將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辦「Mademoiselle Privé」展覽。該展覽曾先後在倫敦、首爾和香港舉辦,主要展出品牌的高級定製、香水和珠寶產品。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Mademoiselle Privé」展覽上海站的宣傳海報

「Mademoiselle Privé」展覽不同的是,它背後並沒有一個對外公佈的策展人身份,但藉助互動裝置、多媒體展現形式等布展手法,以及依據各個城市做本土化內容更新的理念,再加上 Chanel 品牌本身的號召力,依舊讓每場巡展都吸引到諸多觀眾。而選擇舉辦展覽,也證實了 Chanel 在中國市場進行推廣想要秉承的價值理念:去年見到幫助品牌做市場顧問的某法國諮詢公司負責人時,對方便是強調了 Chanel 希望

「在中國推廣文化(culture),而非單純產品(product)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Mademoiselle Privé」展覽早前在倫敦、首爾和香港展出時的場景圖,滑動查看更多

這也讓人想起另一個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 剛剛在上海落幕的展覽「Volez, Voguez, Voyagez - Louis Vuitton」。展覽是由巴黎時尚博物館前館長 Olivier Saillard 為品牌策劃(他也是前文提到 Azzedine Alaïa 展覽的策展人),從 2015 年起先後在巴黎、東京、紐約和首爾巡展,展出了品牌悠久的箱包製造歷史和工藝,以及歷任藝術總監的時裝設計作品。上海站選擇在市中心熱門的商業租賃場地 —— 上海展覽中心舉辦,並在近三個月的展出時間內對公眾免費開放。再加上盛大的開幕儀式,媒體平臺投放,與眾多時尚博主合作宣傳等,整個項目的巨大投入,體現了

品牌對於中國市場的特別重視程度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剛剛在上海落幕的「Volez, Voguez, Voyagez - Louis Vuitton」展覽,滑動查看更多

Azzedine Alaïa、Chanel 和 Louis Vuitton 的展覽毫無疑問都反映著中國對於品牌們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但事情並不這麼簡單。時裝展覽,以及更多模糊了展覽和商業展會、店鋪陳列、產品發佈、時裝週秀場展示等之間界限的活動,正成為中國公眾除了消費行為外,少數能接觸到時尚(在這裡,我們暫且將時尚定義成圍繞著人體進行的裝飾手段,如服裝、配飾、化妝、髮型等),並體會其社會和文化價值的重要媒介。

而這樣的趨勢也是公眾對於更深度和嚴謹的時尚主題內容敘事,以及充滿體驗感經歷渴望的體現。

Lanvin 計劃在 2019 年底,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舉辦品牌時裝設計的作品回顧展。一方面,2019 年標誌著 Lanvin 時裝屋成立 130 週年,使其成為當下歷史最悠久的時裝品牌之一;另一方面,復星藝術中心背後的復星國際,和其子公司已是 Lanvin 新的控股股東,並於 2019 年初任命了設計師 Bruno Sialelli 為品牌新的藝術總監。年底舉辦的 Lanvin 展覽,自然也有為品牌獲得新生進行慶祝之意。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Bruno Sialelli 為 Lanvin 創作的 2019 年秋冬系列

即使忽略機構和品牌間的聯繫,復星藝術中心過往考究的布展也讓人對其擁抱時裝展覽有所期待。畢竟,儘管商業品牌們紛紛投向時尚策展,但對於絕大多數中國的博物館機構,肯承認時尚的學術研究價值並將其融進館內長期規劃中,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其中有缺少服飾類館藏,找不到恰當時尚策展團隊等諸多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大部分機構對於時尚持有的偏見:膚淺、浮誇、流於表面等。但全球範圍內領先博物館機構的時尚策展項目,和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興起的時尚學術研究,早就證明了這樣的負面刻板印象並沒有立足點。

好在,很多本土機構已經在對時代趨勢和文化動向做出了回應。上海當代藝術館在新一年裡會舉行時尚攝影類別的展覽,具體細節仍處於保密狀態。考慮到藝術館的歷史(這裡曾是 Dior、Chanel、Salvatore Ferragamo 等時裝品牌過往展覽的舉辦地),和館內從 2018 年發起的時尚文化公共活動系列「Fashion Academy」(該活動繫上海當代藝術館與中國美術學院、時尚研究工作室 ExhibitingFashion.org 合辦,旨在邀請全球時尚策展人來滬舉辦講座和工作坊),顯然藝術館對於將時尚納進館內的長期規劃沒有任何顧慮。

作為招商蛇口和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簡稱 V&A)的國際合作項目,深圳設計互聯(Design Society)將在 2019 年下半年引進 V&A 的「Fashioned from Nature」,一場探討時尚與自然之間相互影響的時裝展覽。「深圳是中國首座獲得『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時尚產業在這裡蓬勃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這場展覽,為本土的時尚從業者們帶來創作上啟發與靈感,也為廣泛公眾帶來理解時尚的新視角。」設計互聯這樣向我解釋著舉辦「Fashioned from Nature」展覽的緣由。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2016 年,演員 Emma Watson 出席 Met Gala 時穿著的 Calvin Klein 禮服裙,是由廢棄塑料瓶回收加工製成,也是「Fashioned from Nature」展覽的重要展品之一

V&A 早前展出時裝大師 Cristóbal Balenciaga 作品的「Balenciaga: Shaping Fashion」則會在 2020 年巡展到杭州絲綢博物館。2019 年下半年,絲綢博物館也會引進早前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策劃的「Christian Dior」展覽。館長趙豐在年初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承認長期以紡織品研究和展示為發展方向的絲綢博物館近年來受到的公眾關注度有所降低,這也是為什麼博物館從十年前就開始嘗試著將時尚融入館內:「我們必須要跟當下契合。

沒有任何一種創意表達形式會比時尚更能迅速對社會和文化動向作出回應,諷刺的是,時尚這般的變化也是人們指責和懷疑它的攻擊點之一。但也正因如此,時尚是記載歷史的最好手段。這也是為什麼本土服裝品牌 EP 雅瑩正在著手修建一家品牌專屬的時裝博物館和策劃相應展覽,來記錄自己已經超過三十年的發展歷程。

我們能從這些 2019 年在中國開幕的時裝展覽裡學到什麼?

雅瑩 2019 年春夏系列

去年上海時裝週期間,我曾陪著時裝設計師 Hussein Chalayan 與一些上海的博物館機構負責人見面,探討在本土舉辦 Chalayan 作品個展的可能性。這名在時裝創作中展露了強烈跨學科、文化特色的設計師,是最常出現在全球各大博物館時裝展覽參展名單上的創作者,自然也會是一場未來在中國發生的,由本土機構和策展人主導實現時裝展覽的理想主角。當然,項目不僅僅是希望向中國觀眾介紹 Chalayan 和他別具特色的設計哲學。如果它能激發更多國內的博物館機構重新審視時尚,這才是最幸運的事情。


圖片承蒙品牌和文中提及機構提供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